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李皓" 11條結果
  • bcl-2與p53的表達對女性乳腺癌新輔助化學療法影響的Meta分析

    目的 評價凋亡相關基因bcl-2、p53的表達與乳腺癌新輔助化學療法(化療)療效的關系。 方法 計算機檢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國知網(wǎng)、萬方、維普等數(shù)據(jù)庫,2003年4月-2013年4月bcl-2、p53蛋白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的病例對照研究,應用RevMan 4.2統(tǒng)計軟件進行定量分析。 結果 共納入15篇病例對照研究,bcl-2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6篇,治療有效279例,其中bcl-2表達陽性159例;治療無效115例,其中bcl-2表達陽性57例。p53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13篇,治療有效679例,其中p53表達陽性249例;治療無效341例,其中p53表達陽性195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bcl-2表達的陽性率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40,95%CI(0.89,2.18),P=0.14],而p53表達的陽性率與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0.46,95%CI(0.26,0.80),P=0.007]。 結論 p53可以作為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敏感性的一個指標,對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有提示作用。

    發(fā)表時間:2016-09-07 02:3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環(huán)抱”縫合法修復內側半月板桶柄狀撕裂中期療效觀察

    目的 探討“環(huán)抱”縫合法修復內側半月板桶柄狀撕裂(bucket-handle tear,BHT)的中期療效。 方法 總結 2011 年 3 月—2013 年 6 月采用關節(jié)鏡下“環(huán)抱”縫合法修復內側半月板 BHT 的 78 例(78 膝)患者臨床資料。男 57 例,女 21 例;年齡 16~39 歲,平均 28.3 歲。致傷原因:運動損傷 61 例,交通事故傷 12 例,其他傷 5 例。新鮮損傷 35 例,陳舊性損傷 43 例。合并前交叉韌帶損傷 65 例。術前國際膝關節(jié)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Lysholm 評分、Tegner 評分分別為(48.2±6.3)、(43.6±4.7)、(2.5±0.6)分。MRI 檢查示半月板Ⅲ度撕裂。術后采用 Barrett 等的評價標準、MRI 檢查、二次關節(jié)鏡檢查評估半月板愈合情況,并采用 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和 Tegner 評分評價膝關節(jié)功能。 結果 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關節(jié)感染、異物排斥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 26~63 個月,平均 42.8 個月。2 例術后 1 年內 BHT 復發(fā)。末次隨訪時,根據(jù) Barrett 等的標準,72 例半月板達臨床愈合,臨床愈合率為 92.3%。IKDC 評分、Lysholm 評分、Tegner 評分分別為(81.5±5.1)、(86.9±3.9)、(6.2±0.5)分,與術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4.598,P=0.000;t=–18.478,P=0.000;t=–3.362,P=0.002)。MRI 復查示,末次隨訪時 56 例半月板完全愈合,15 例部分愈合,7 例全層面不愈合,總愈合率為 91.0%(71/78)、完全愈合率為 71.8%(56/78)。21 例于術后 18~49 個月行二次關節(jié)鏡探查,其中 17 例半月板達完全愈合,4 例為部分愈合,總愈合率為 100%(21/21)、完全愈合率為 81.0%(17/21);均無新撕裂出現(xiàn)。 結論 采用關節(jié)鏡下“環(huán)抱”縫合法修復內側半月板 BHT,具有縫合牢固、對半月板血供影響小的特點,可取得滿意的中期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7-04-01 08:5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前后交叉韌帶同時重建固定角度實驗研究

    目的 探討采用自體半腱肌肌腱同時重建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和后交叉韌帶(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移植肌腱固定時膝關節(jié)屈曲最佳角度。 方法 清潔級6 ~ 8 月齡新西蘭大白兔24 只,雌雄不限,體重(2.5 ± 0.2)kg,根據(jù)重建韌帶固定時膝關節(jié)屈曲角度不同,隨機分為3 組(n=8)。取雙側后肢半腱肌肌腱,同時重建右后肢PCL 及ACL,并分別于膝關節(jié)屈曲90°(A 組)、60°(B 組)、30°(C 組)位固定。術后觀察實驗動物一般情況;術后3 個月時,采用空氣栓塞法處死實驗動物,取膝關節(jié)遠、近端各10 cm 長肢體,行伸屈等長實驗、前后位移實驗、膝關節(jié)內外旋轉實驗。 結果 實驗動物均存活至實驗完成。3 組間ACL 及PCL 最大位移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各組前、后方位移均lt; 1 mm,提示前、后穩(wěn)定性均良好;A 組屈曲30° 時前方位移及屈曲90° 時后方位移均較C 組大,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A 組內、外旋轉角度與C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其余各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 同時重建兔ACL 及PCL,以屈曲60° 行韌帶固定效果最佳。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Latarjet 手術治療肩關節(jié)前向脫位中螺釘固定與紐扣固定的生物力學對比分析

    目的通過生物力學分析,明確皮質紐扣作為內固定物在 Latarjet 手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 6~7 月齡雄性家豬肩關節(jié)標本 10 對,每對標本左右側隨機分為螺釘組及紐扣組。制備 25% 肩胛盂缺損模型,使用家豬岡下肌腱及其相連骨塊作為修補骨塊,螺釘組使用 2 枚 3.5 mm 螺釘固定,紐扣組使用雙皮質紐扣、高強線打結擠壓固定。將制作好的肩胛盂缺損修復模型固定于生物力學測試臺,分別在肩胛盂及骨塊上固定光學標記點。對模型進行疲勞試驗,觀察移植骨塊或內固定物是否脫落;同時在測試過程中,通過光學標記點測量兩組骨塊與肩胛盂之間相對位移量的標準差。接著進行最大失敗載荷測試,對比兩組最大失敗載荷。結果疲勞試驗顯示,10 對肩關節(jié)標本均未出現(xiàn)肌腱撕裂、骨塊骨折等移植物失效情況,內固定物均未出現(xiàn)斷裂情況。螺釘組和紐扣組相對位移量的標準差分別為(0.007 87±0.001 44)mm 和(0.034 88±0.011 10)mm,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682,P=0.000);最大失效載荷分別為(265±39)N 和(275±52)N,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86,P=0.199)。失敗方式主要有 3 種:骨塊在螺釘孔位置裂開(螺釘組 6 個、紐扣組 3 個),鉗夾的腱性部分撕裂(兩組各 2 個),肌腱止點在內固定物接觸界面撕裂(螺釘組 2 個、紐扣組 5 個),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395)。結論盡管皮質紐扣未能達到金屬螺釘?shù)膱詮姽潭ǚ€(wěn)定性,但其固定穩(wěn)定性已能滿足臨床要求;兩種固定方式在 Latarjet 手術中能給予相似的固定強度。

    發(fā)表時間:2020-06-15 02:4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改良關節(jié)鏡下Latarjet術中劈裂肩胛下肌方法:基于腋神經(jīng)、關節(jié)盂及肩胛下肌的解剖學研究

    目的通過尸體標本確定改良關節(jié)鏡下Latarjet術中肩胛下肌劈裂窗口與腋神經(jīng)的空間關系,為改良肩胛下肌劈裂方法提供解剖學依據(jù)。方法選取29具成人防腐肩關節(jié)標本,逐層解剖并最終確認腋神經(jīng)于肩胛下肌前方表面走行方向。保持肩關節(jié)中立位,用克氏針于右肩關節(jié)盂圓4 : 00位置(左肩關節(jié)盂圓7 : 00位置)由后往前穿過肩胛下肌,記錄前方穿出點(A點,即Latarjet手術過程中肩胛下肌劈裂點),分別測量A點與腋神經(jīng)的垂直及水平距離。結果 肩關節(jié)中立位下,A點與腋神經(jīng)的水平距離為27.37(19.80,34.55)mm,垂直距離為16.67(12.85,20.35)mm。結論于肩關節(jié)中立位時,采取射頻從右肩關節(jié)盂圓4 : 00位置(左肩關節(jié)盂圓7 : 00位置),由后向前穿過并向外劈裂肩胛下肌時,損傷腋神經(jīng)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LU-tarjet手術治療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中期療效

    目的 探討喙突有限截骨線袢固定Latarjet(LU-tarjet)手術治療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中期療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2月,采用關節(jié)鏡下LU-tarjet手術治療56 例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前脫位患者。男44例,女12例;年齡18~41歲,平均26.3歲。肩關節(jié)脫位2~16次,平均7.5次。初次脫位至該次手術時間6個月~13年,中位時間4.6年。術前肩關節(jié)恐懼試驗及再復位試驗均為陽性;關節(jié)松弛度Beighton 評分1~7分,平均4.1 分;肩關節(jié)不穩(wěn)定嚴重程度指數(shù)評分(ISIS)5~10分,平均7.8分?;紓燃珉斡酃侨睋p面積15%~32%,平均22.4%,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Hill-Sachs損傷,Bankart損傷修復后再脫位6例。記錄手術時間、切口愈合以及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手術前后肩關節(jié)活動度(前屈、后伸、外展、體側外旋、外展90° 外旋和內旋)及前屈、外展、外旋、內旋活動時肌力,肩關節(jié)功能美國肩肘外科協(xié)會(ASES)評分、Rowe 評分及Walch-Duplay 評分。通過X線片及三維CT分析移植喙突骨塊位置、骨塊愈合及塑形、肩胛盂骨缺損修復程度、肩關節(jié)退行性變化等。結果 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42~98 min,平均63.0 min;切口均Ⅰ期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5~7 年,平均6.3年。隨訪期間2例外傷導致肩關節(jié)半脫位、1例肩關節(jié)反復疼痛,余無其他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末次隨訪時,肩關節(jié)前屈、后伸、外展、體側外旋、外展90° 外旋及內旋活動度以及前屈、外展、外旋、內旋活動時肌力與術前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肩關節(jié)功能ASES 評分、Rowe 評分及Walch-Duplay 評分均較術前提高(P<0.05)。影像學復查示,移植喙突骨塊垂直方向位置居中53例(94.64%)、偏上2例(3.57%)、偏下1例(1.79%);內外位置與肩胛盂齊平49例(87.50%)、偏內2例(3.57%)、偏外5例(8.93%)。術后喙突骨塊體積呈先減小后增大趨勢,其中術后6個月及1年時體積小于其他時間點,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移植喙突骨塊逐漸向四周延伸塑形,2~3年時形態(tài)基本穩(wěn)定,肩胛盂最終與同側肱骨頭形成匹配的弧面結構,末次隨訪時喙突骨塊均達骨性愈合。末次隨訪時肩胛盂最適圓覆蓋率為89.6%~100%, 平均97.4%%;肩胛盂骨缺損面積為2.6%±1.3%,較術前(22.4%±5.4%)縮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肩關節(jié)均未出現(xiàn)明顯退行性改變。結論 LU-tarjet手術治療復發(fā)性肩關節(jié)前脫位手術時間短、并發(fā)癥少,可獲得良好中期療效。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保留喙肩韌帶有限截骨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解剖學研究

    目的 探討國人盂肱關節(jié)(包括關節(jié)盂、喙突)形態(tài)學特點;通過構造不同程度關節(jié)盂骨缺損模型并模擬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明確根據(jù)術前關節(jié)盂骨缺損弧長度設計喙突截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愿捐贈的6具成年尸體12個肩關節(jié)標本,首先解剖觀察喙肩韌帶與聯(lián)合腱是否相連,確定兩者交叉點,測量喙突尖端距離喙突折返處的垂直長度、以交叉點為起點允許的最大截骨線長度以及最大截骨角度。然后,隨機構建不同程度關節(jié)盂前下方骨缺損模型,測量關節(jié)盂骨缺損弧長度并計算缺損面積;根據(jù)模型中關節(jié)盂骨缺損弧長度設計喙突斜形截骨,測量實際喙突截骨長度及截骨角度;模擬保留喙肩韌帶有限截骨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觀察骨塊中心位置。結果 所有肩關節(jié)標本喙肩韌帶與聯(lián)合腱之間存在交叉纖維,喙突尖距離喙突折返處垂直長度為24.8~32.2 mm,平均28.5 mm;以交叉點為起點允許的最長截骨線長度為26.7~36.9 mm,平均32.0 mm;最大截骨角度為58.8°~71.9°,平均63.5°。基于關節(jié)盂前下方骨缺損模型,測量關節(jié)盂骨缺損弧長度為22.6~29.4 mm,平均26.0 mm;關節(jié)盂骨缺損比例為20.8%~26.2%,平均23.7%?;卩雇还菈K,測量喙突截骨長度23.5~31.4 mm,平均26.4 mm;截骨角度51.3°~69.2°,平均57.1°。關節(jié)盂骨缺損弧長度與喙突截骨長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模擬彈性固定Latarjet手術后,所有模型中喙突截骨骨塊最高點(線袢固定位置)均位于最適圓心下方,骨塊集中于關節(jié)盂前下方。結論 喙突大小基本能滿足較大關節(jié)盂骨缺損修復需求,保留喙肩韌帶的斜形截骨方式有望替代傳統(tǒng)Latarjet截骨方式。

    發(fā)表時間:2024-06-14 09:5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自體腘繩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后移植物的組織學研究

    目的觀察自體腘繩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術后移植物組織學表現(xiàn)特點,總結 ACL 移植物組織學轉歸規(guī)律。方法以 2017 年 3 月—12 月應用自體腘繩肌腱移植單束重建 ACL 術后 4 年以上、因移除脛骨端內固定物行二次關節(jié)鏡探查,并符合選擇標準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關節(jié)鏡下對移植物滑膜及血管覆蓋、移植物張力、移植物容量及纖維再撕裂情況評分,將患者分為塑形良好組(good remodeling group,GRG),總分為 4~6 分;塑形不良組(poor remodeling group,PRG),總分為 1~3 分。鏡下取移植物體部中央標本,分別行光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血管分布)及透射電鏡觀察(細胞合成代謝、膠原纖維分布)并評分。以同期行人工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且年齡<60 歲患者的正常 ACL 標本作為對照組。結果共 18 例二次關節(jié)鏡探查患者納入研究,關節(jié)鏡下移植物評分為 2~6 分,平均 4.7 分;其中 GRG 組 11 例、PRG 組 7 例。對照組 9 例。光鏡下觀察示,PRG 組血管分布及細胞形態(tài)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及 GRG 組(P<0.05);GRG 組與對照組相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透射電鏡觀察示,PRG 組膠原纖維分布評分較對照組及 GRG 組明顯降低,但細胞合成代謝評分明顯增高,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GRG 組細胞合成代謝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膠原纖維分布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ACL 重建術后自體腘繩肌腱移植物塑形穩(wěn)定期,關節(jié)鏡下評估為塑形良好的移植物在光鏡下其組織學結構更接近于正常 ACL,但其超微結構特點與正常 ACL 仍存在明顯差異。

    發(fā)表時間:2018-07-12 06:1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自體腘繩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后移植物膠原纖維直徑與 Mohawk 表達水平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探討在自體腘繩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術后的移植物塑形穩(wěn)定階段,移植物 Mohawk(MKX)表達水平與膠原纖維直徑的相關性。方法以 2018 年 1 月—8 月關節(jié)鏡下自體腘繩肌腱單束重建 ACL 術后 48 個月以上、因移除脛骨端內固定物行二次關節(jié)鏡探查患者的移植物為研究對象。術中對移植物塑形評分;取移植物中央表面標本,采用實時熒光定量 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RT-PCR)檢測 ACL 移植物 MKX 表達水平;透射電鏡下觀察移植物膠原纖維超微結構,測量膠原纖維直徑(Dc)、大直徑(≥90 nm)膠原纖維直徑(DL)、小直徑(<90 nm)膠原纖維直徑(DS)以及大、小直徑膠原纖維數(shù)量比值(RL/S)。計算 MKX 表達水平與膠原纖維直徑的相關性。結果共 26 例患者符合選擇標準,其 ACL 移植物標本納入研究。ACL 重建術至二次關節(jié)鏡探查時間為 52~128 個月,平均 78.6 個月。關節(jié)鏡下移植物質量評分為 3~6 分,平均 4.8 分;塑形良好 17 例、塑形一般 9 例。透射電鏡觀察,ACL 移植物均表現(xiàn)為大直徑與小直徑膠原纖維雙峰混合排列,與正常 ACL 類似。與塑形一般的移植物相比,塑形良好的移植物可見更豐富的大直徑膠原纖維,且大、小直徑膠原纖維間隔交叉分布更均勻、有序。移植物 Dc、DL、DS 及 RL/S 分別為(65.2±9.3)nm、(91.6±10.5)nm、(45.7±8.6)nm、0.73±0.12。移植物 MKX 相對表達量為 1.42±0.11。相關分析顯示,移植物 MKX 表達水平與 Dc、DL 及 RL/S 成正相關(r=0.809,P=0.000;r=0.861,P=0.000;r=0.942,P=0.000),與 DS 無相關(r=0.147,P=0.238)。進一步回歸分析示,MKX 表達水平可以預測移植物 Dc、DL、RL/S(P<0.05)。結論采用自體腘繩肌腱重建 ACL 移植物達塑形穩(wěn)定后,MKX 表達水平可預測電鏡下膠原纖維直徑測量結果,提示其可作為移植物膠原合成代謝水平的重要評估依據(jù)。

    發(fā)表時間:2019-08-23 01: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大腿肌群等速訓練對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移植物塑形的影響

    目的探討大腿肌群等速訓練對前交叉韌帶(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術后移植物塑形的影響,總結規(guī)律以指導臨床康復訓練。方法選取 2016 年 8 月—12 月 40 例接受關節(jié)鏡下自體腘繩肌腱單束重建 ACL 手術患者,根據(jù)術后功能鍛煉方案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每組 20 例。對照組常規(guī)康復鍛煉,試驗組在此基礎上于術后 3~6 個月替換為大腿肌群等速訓練。最終試驗組 12 例、對照組 12 例獲完整隨訪納入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損傷側別、受傷至手術時間、術前國際膝關節(jié)文獻委員會(IKDC)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3、6、12 個月及行二次關節(jié)鏡手術(以下簡稱,二次鏡檢)時,行膝關節(jié)等速肌力測定,包括伸屈膝關節(jié)力矩峰值(peak torque,PT)以及腘繩肌與股四頭肌肌力比值(hamstring quadriceps ratio,H/Q);MRI 檢查并行移植物評分。二次鏡檢時觀察移植物外形、張力、血管化程度并評分,取樣本行組織學觀察并評分(血管分布、細胞形態(tài))。結果試驗組 ACL 重建術至二次鏡檢時間為(23.57±3.23)個月,對照組為(23.22±3.56)個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二次鏡檢時,試驗組 IKDC 評分為(90.45±4.73)分,對照組為(89.32±4.54)分,均較術前明顯提高(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68,P=0.404)。膝關節(jié)等速肌力測定顯示,術后 3 個月兩組屈伸膝關節(jié) PT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6、12 個月以及二次鏡檢時試驗組屈伸膝關節(jié) PT 均大于對照組(P<0.05)。兩組術后 3 個月及二次鏡檢時 H/Q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 6、12 個月時 H/Q 均大于對照組(P<0.05)。術后 3、6 個月及二次鏡檢時兩組 MRI 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 12 個月試驗組 MRI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二次鏡下觀測,試驗組移植物評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血管分布及細胞形態(tài)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常規(guī)康復訓練基礎上,利用等速訓練系統(tǒng)制定適宜的大腿肌群等速訓練方案,有助于 ACL 重建術后早期肌力恢復、韌帶早期塑形,甚至影響移植物遠期組織學轉歸。

    發(fā)表時間:2019-08-23 01:5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