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枝 1,2,3 , 梁达强 1 , 吴冰 1 , 李锦涛 2,3 , 李皓 1 , 陆伟 1,2 , 谢登辉 2,3 , 柳海峰 1
  • 1. 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广东深圳 518025);
  • 2.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医学中心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科(广州 510630);
  • 3. 广东省骨科医院 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3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国人盂肱关节(包括关节盂、喙突)形态学特点;通过构造不同程度关节盂骨缺损模型并模拟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明确根据术前关节盂骨缺损弧长度设计喙突截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愿捐赠的6具成年尸体12个肩关节标本,首先解剖观察喙肩韧带与联合腱是否相连,确定两者交叉点,测量喙突尖端距离喙突折返处的垂直长度、以交叉点为起点允许的最大截骨线长度以及最大截骨角度。然后,随机构建不同程度关节盂前下方骨缺损模型,测量关节盂骨缺损弧长度并计算缺损面积;根据模型中关节盂骨缺损弧长度设计喙突斜形截骨,测量实际喙突截骨长度及截骨角度;模拟保留喙肩韧带有限截骨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观察骨块中心位置。结果  所有肩关节标本喙肩韧带与联合腱之间存在交叉纤维,喙突尖距离喙突折返处垂直长度为24.8~32.2 mm,平均28.5 mm;以交叉点为起点允许的最长截骨线长度为26.7~36.9 mm,平均32.0 mm;最大截骨角度为58.8°~71.9°,平均63.5°。基于关节盂前下方骨缺损模型,测量关节盂骨缺损弧长度为22.6~29.4 mm,平均26.0 mm;关节盂骨缺损比例为20.8%~26.2%,平均23.7%。基于喙突骨块,测量喙突截骨长度23.5~31.4 mm,平均26.4 mm;截骨角度51.3°~69.2°,平均57.1°。关节盂骨缺损弧长度与喙突截骨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后,所有模型中喙突截骨骨块最高点(线袢固定位置)均位于最适圆心下方,骨块集中于关节盂前下方。结论  喙突大小基本能满足较大关节盂骨缺损修复需求,保留喙肩韧带的斜形截骨方式有望替代传统Latarjet截骨方式。

引用本文: 梁新枝, 梁达强, 吴冰, 李锦涛, 李皓, 陆伟, 谢登辉, 柳海峰. 保留喙肩韧带有限截骨弹性固定Latarjet手术解剖学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6): 691-695. doi: 10.7507/1002-1892.202403123 复制

  • 上一篇

    弹性固定骨遮挡方法治疗肩关节复发脱位的手术意外及术后并发症
  • 下一篇

    HoloSight创伤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二窗螺钉植入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