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總結70歲以上老年患者心瓣膜置換術的治療經(jīng)驗,以提高手術效果。 方法 回顧性分析1998年5月至2009年6月期間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235例70歲以上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103例,女132例;年齡70~89歲(73.4±4.2歲)。病種為風濕性心臟瓣膜病165例,非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包括缺血性瓣膜病、退行性瓣膜病變等)70例;行二尖瓣置換術(MVR)146例,主動脈瓣置換術(AVR)54例,雙瓣膜置換術(BVR)34例,其中同期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56例,三尖瓣成形術136例,三尖瓣置換術5例,術中行心房顫動消融5例。全組中采用生物瓣膜141例,機械瓣94例。 結果 術后早期死亡15例(6.3%),死亡原因為:嚴重低心排血量綜合征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6例,嚴重心律失常3例、心臟驟停1例。術后主要并發(fā)癥有:低心排血量綜合征15例(6.3%),大出血(引流量gt;1 000 ml) 23例(9.8%),切口感染3例(1.3%),呼吸功能不全17例(7.2%),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23例(9.8%),肺部感染14例(5.9%),腎功能不全2例(0.8%),心臟壓塞、再次開胸止血11例(4.7%)。全組出院220例,術后6個月隨訪172例,無死亡患者;心功能恢復至Ⅰ~Ⅱ級146例,Ⅲ~Ⅳ級26例。 結論 只要加強圍手術期管理,提高術中的手術技巧,對70歲以上老年心臟瓣膜病患者行手術治療是相對安全、可行的。
目的 觀察體外循環(huán)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圍手術期血漿腦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變化規(guī)律。 方法 2005年7~10月我院收治20例CABG患者,分別于麻醉誘導后,主動脈開放前,開放后20 min,進入ICU,術后12 h,24 h和48 h測量血漿BNP濃度,分析圍手術期BNP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BNP與心功能、血流動力學指標及術后血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鈣蛋白(TNT)等的相關關系。 結果 麻醉誘導后BNP與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呈明顯負相關(r=-0.912,P=0.000),與左心室舒張期末內徑(r=0.714,P=0.000),肺毛細血管楔壓(PCWP,r=0.809,P=0.000),中心靜脈壓(r=0.787,P=0.000)呈明顯正相關。手術前后BNP濃度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42.259,Plt;0.01),從主動脈鉗開放后逐步上升,并在術后24 h達峰值。進入ICU,術后12 h,24 h的BNP濃度與PCWP呈明顯正相關(r=0.602,P=0.005;r=0.554,P=0.011;r=0.631,P=0.003),與CK-MB濃度呈明顯正相關(r=0.528,P=0.017;r=0.638,P=0.002;r=0.882,P=0.000);但與TNT濃度的相關性不明顯。 結論 冠心病患者術前血漿BNP濃度能正確反映術前的心功能狀態(tài);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是術后BNP大量釋放的原因;術后BNP監(jiān)測能正確及時地反映患者的心功能狀態(tài),特別是前負荷狀態(tài)。
目的 總結80例同期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心瓣膜置換術患者的臨床經(jīng)驗,分析手術死亡的危險因素,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方法 1997年5月至2006年3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換術80例,共移植血管159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99支。同期行二尖瓣置換術49例,主動脈瓣置換術18例,雙瓣膜置換術13例(置換機械瓣68例、生物瓣12例)。 結果 術后住院時間19.2±13.4d。術后早期死亡10例(12.5%,10/80),主要死亡原因:低心排血量、急性腎功能衰竭、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心室顫動、心臟驟停等。相關危險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術前有心肌梗死史、心功能差、心胸比率大、射血分數(shù)低與早期死亡有關 (P<0.05)。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包括內出血、嚴重室性心律失常、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切口感染等,經(jīng)相應的治療均痊愈。隨訪58例(82.86%),隨訪時間6~60個月,心絞痛和心力衰竭癥狀、體征均明顯改善,80%的患者術后6個月恢復正常生活;遠期死亡2例(腦梗死、肺部感染)。 結論 CABG聯(lián)合心瓣膜置換術是治療冠心病合并心瓣膜病變的有效方法,術前積極改善心功能、術中加強心肌保護、縮短手術和心肌缺血時間以及完全的心肌再血管化能有效地提高手術成功率。
目的總結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和激光心肌血運重建術(TMLR)中的治療難點、圍術期處理要點,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療效果。方法1997年5月~2006年1月,1405例冠心病患者中在體外循環(huán)下行CABG 825例,其中單純CABG 666例,CABG+心瓣膜手術98例,CABG+室壁瘤手術55例,CABG+左心房粘液瘤摘除術2例,CABG+室間隔穿孔修補術2例,CABG+升主動脈成形術1例,CABG+縱隔內腫瘤切除術1例;非體外循環(huán)下CABG(OPCAB)500例;單純TMLR30例,CABG+TMLR50例。結果每例移植旁路血管2.9±1.0支。住院死亡42例(3.0%),死亡原因包括出血、心肌梗死、低心排血量綜合征、腎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70例,包括出血、低心排血量綜合征、心肌梗死、腎功能不全等,均經(jīng)積極的對癥處理后治愈或好轉。術前心絞痛(CCS)為Ⅲ~Ⅳ級的1177例患者中,術后1154例(98.0%)改善為0~Ⅰ級。術后隨訪857例(62.9%),隨訪時間8.3±2.9個月。隨訪6個月時788例(91.9%)無心絞痛發(fā)作,復查超聲心動圖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0.66±0.10,較術前提高7.9%,生活質量較術前大為提高。結論CABG已成為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常規(guī)手術,只要能正確掌握適應證,有效地加強圍術期管理,便可以擴大手術適應證范圍,降低手術死亡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手術療效。
目的探索早期手術對感染性心內膜炎術后結果的影響。 方法回顧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yī)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術治療左心系統(tǒng)伴有贅生物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97例的臨床資料,男65例、女32例,年齡29~75(55.2±16.3)歲。明確診斷后按1周內是否手術將患者分為早期手術組(52例)和常規(guī)手術組(45例)。比較兩組術后院內死亡和1 年隨訪發(fā)生的死亡及栓塞和感染復發(fā)事件的差異。 結果早期手術組和常規(guī)手術組院內死亡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9% vs. 6.7%,P=0.241),兩組栓塞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1.9% vs. 13.3%,P=0.030)。在1年隨訪期間,兩組死亡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1.9% vs. 8.9%,P=0.122);兩組組栓塞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5.8% vs. 20.0%,P=0.034)。早期手術組中有11例合并腦梗死,其中1例術后再發(fā)腦梗死(9.1%);常規(guī)手術組中有9例合并腦梗死,在等待手術過程中和術后有6例再發(fā)腦梗死(66.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5)。 結論對于左心系統(tǒng)伴有贅生物的自體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早期手術并不能降低院內死亡率和1年死亡率(P>0.05),但可顯著減少術后栓塞事件的發(fā)生(P<0.05)。對于合并腦梗死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行早期手術干預可行。
目的 對比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瓣膜置換同期單極和雙極射頻消融的療效。 方法 回顧性分析 2010~2015 年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行瓣膜置換術和射頻消融迷宮手術的 261 例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合并心房顫動(房顫)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射頻消融方式的不同分為單極消融組 [(209 例,其中男 129 例、女 80 例,年齡(59.6±9.7)歲]和雙極消融組 [52 例,其中男 36 例、女 16 例,年齡(58.6±11.2)歲]。比較兩組患者基礎臨床資料、圍術期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死亡率、房顫消除率等指標。 結果 兩組圍術期死亡率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單極消融組射頻消融時間長于雙極消融組 [(29.7±3.3)minvs.(22.3±7.8)min,P=0.035)],術后 1 年隨訪中,兩組患者的左房內徑均明顯減小,雙極消融組術后 3 個月和 1 年隨訪時房顫消除率分別為 82.0% 和 80.0%,明顯高于單極消融組的 66.3% 和 59.6%(P=0.037 和P=0.008)。 結論 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瓣膜置換同期行房顫消融術是安全有效的,與單極射頻消融相比,雙極射頻消融房顫消除率高,射頻消融時間和體外循環(huán)時間均有所縮短,具有更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