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合移植" 30條結果
  • 胰腎聯(lián)合移植的指征和現(xiàn)狀

    近40年來,胰腺移植在基礎和臨床研究方面都獲得了令人振奮的長足進步。據(jù)國際胰腺移植登記中心(IPTR)記錄,全球已實施了18 900余例胰腺移植(截至2002年10月),其中絕大多數(shù)在美國(近14 000例),約90%為胰腎聯(lián)合移植(SPK)。迄今為止,SPK被公認是治療糖尿病合并腎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據(jù)報道,胰腺移植受體1年生存率超過95%,3年生存率接近90%; 移植胰腺有功能(患者不依賴胰島素)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別為83%和77%。

    發(fā)表時間:2016-08-28 04:4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腎聯(lián)合移植圍手術期感染的特點及治療(附2例報告)△

    目的總結胰腎聯(lián)合移植術后感染的特點,并對其預防及治療進行討論。方法對我院施行的2例胰腎聯(lián)合移植術后感染的臨床資料結合有關文獻進行討論。結果1例術后發(fā)生7次感染,其中2次為肺部感染,4次為泌尿系感染,1次為巨細胞病毒感染,移植之胰腎有功能存活3年余; 另1例發(fā)生呼吸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各1次,術后早期恢復尚可,3周發(fā)生急性腎排斥,7周死于混合菌感染敗血癥。結論胰腎聯(lián)合移植圍手術期感染根據(jù)其臨床特點,正確的圍手術期處理非常重要。

    發(fā)表時間:2016-08-28 05: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腺苷對犬心肺聯(lián)合移植供肺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

    目的 研究腺苷(ADO) 對犬心肺聯(lián)合移植供肺缺血-再灌注(I/R)損傷的保護作用。 方法 建立犬心肺聯(lián)合移植模型,將實驗分為心肺聯(lián)合移植對照組(對照組)和腺苷組,觀察恢復血流灌注后30、60、90和120 min時兩組犬動脈血氧分壓(PaO2)的變化;測定缺血前10 min、缺血后10 min、120 min、再灌注后10 min、60 min供肺組織一氧化氮(NO)含量;在恢復血流灌注60 min后,取供肺組織為標本,檢測肺組織中髓過氧化物酶(MPO)活力、丙二醛(MDA) 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以及肺組織濕干重比(W/D);HE染色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病理變化。結果 (1)在各時間點腺苷組PaO2值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lt;0.05);(2)與缺血前比較,缺血后120min、再灌注后10min和60min的肺組織NO含量均顯著降低(Plt;0.05),而腺苷組缺血后120 min、再灌注后10 min和60 min肺組織NO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3)腺苷組肺組織中MPO活力、MDA含量、肺組織W/D顯著低于對照組,SOD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lt;0.05);(4)病理切片觀察顯示對照組的肺組織呈嚴重的炎性細胞浸潤及肺水腫形成,而腺苷組的病變程度較對照組輕微。 結論 在心肺聯(lián)合移植過程中應用ADO,對供肺的缺血再灌注損傷有保護作用。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6: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心腎聯(lián)合移植的現(xiàn)狀

    對同時患有終末期心臟和腎臟疾病的患者,心腎聯(lián)合移植(CHKT)是一種切實可行的選擇,術后療效良好.該手術的適應證為合并由器質性腎臟疾病導致的腎功能衰竭的心臟移植患者,合并嚴重心功能不全的腎移植患者.CHKT術后心臟移植排斥發(fā)生率較單純心臟移植術低,但機制尚不確定;腎移植排斥發(fā)生率較單純腎移植術顯著降低,這可能與較短的冷缺血時間和較強的免疫抑制治療有關.行CHKT患者的生存率與單純心臟移植者無明顯差別.若嚴格把握手術適應證,CHKT術可在臨床上安全、合理地應用,但移植物和患者的長期存活率還有待多中心的進一步觀察.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6:3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復合皮移植修復燒傷功能部位創(chuàng)面療效評價

    【摘 要】 目的 探討脫細胞同種異體真皮與自體刃厚皮復合移植修復深度燒傷功能部位創(chuàng)面的療效。 方法 2002 年6 月- 2008 年12 月,收治30 例燒傷及瘢痕整形患者共42 個創(chuàng)面。男25 例,女5 例;年齡3 ~ 52 歲,中位年齡31 歲。燒傷24 例35 個創(chuàng)面,其中深Ⅱ度23 個創(chuàng)面,Ⅲ度12 個創(chuàng)面;病程3 ~ 45 d,平均24 d。瘢痕整形6 例7 個創(chuàng)面;病程9 ~ 21 d,平均16 d。42 個創(chuàng)面分別位于頸部2 個,手部4 個,前臂及肘部8 個,肩部3 個,腘窩6 個,膝部4 個,小腿及足踝部15 個。徹底清創(chuàng)、削痂及切除瘢痕后,創(chuàng)面范圍為10 cm × 10 cm ~ 30 cm × 20 cm。采用一步法將脫細胞同種異體真皮與自體刃厚皮復合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 結果 術后27 例39 個(92.9%)創(chuàng)面復合皮移植完全成活;3 例3 個(7.1%)創(chuàng)面復合皮部分壞死,分別經(jīng)換藥和自體皮片移植術后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0 ~ 34 個月,平均32 個月。復合皮有輕度色素沉著,外觀平整,質地柔軟,彈性好,皮膚耐磨;復合皮無攣縮及瘢痕增生,功能部位活動正常。刃厚皮供皮區(qū)未見瘢痕增生。 結論 脫細胞同種異體真皮與自體刃厚皮復合移植修復功能部位深度燒傷及瘢痕整形創(chuàng)面,可獲得良好外形及功能。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BMSCs聯(lián)合去細胞肌肉生物支架修復大鼠脊髓半切損傷的實驗研究

    目的 以去細胞肌肉生物支架(acellular muscle bioscaffolds,AMBS)接種BMSCs,同種異體移植修復大鼠脊髓半切損傷,觀察兩者聯(lián)合移植對脊髓損傷的修復作用。 方法取8周齡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化學方法制備AMBS,并進行復合冷滅菌;密度梯度離心法提取、貼壁法培養(yǎng)BMSCs,取第3代細胞用Hoechst 33342熒光標記,采用注射法制備BMSCs-AMBS復合支架,14 d后掃描電鏡及熒光顯微鏡觀察其生物相容性。取成年雌性SD大鼠48只,制備T9~11脊髓半切損傷模型后隨機分為4組(n=12),A組于缺損處移植BMSCs-AMBS復合支架,B組單獨移植BMSCs,C組單獨移植AMBS,D組注射PBS作為空白對照組,分別于術后1、2、3、4周行運動功能評分,術后4周行HE染色觀察及免疫熒光檢測。 結果Masson染色及HE染色示AMBS內(nèi)部呈平行結構,主要為膠原纖維,幾乎無肌纖維。BMSCs-AMBS復合培養(yǎng)14 d后熒光顯微鏡觀察示Hoechst 33342標記BMSCs大量存活,掃描電鏡可見BMSCs貼附于支架內(nèi)表面生長。術后2~4周,大鼠BBB評分A組均高于其余3組(P lt; 0.05),D組明顯低于其余3組(P lt; 0.05);術后4周B組明顯高于C組(t=10.352,P=0.000)。術后4周,HE染色示脊髓空洞面積A組明顯小于其余3組,免疫熒光染色示A 組神經(jīng)絲蛋白200、巢蛋白陽性細胞表達量高于其余3組,神經(jīng)膠質原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則明顯低表達。A、B組熒光示蹤的BMSCs移植到體內(nèi)后主要遷移至對側灰質前角,部分分化為神經(jīng)元樣細胞。A、B、C、D組GFAP熒光半定量分析積分吸光度(IA)值分別為733.01 ± 202.04、926.42 ± 59.46、1 069.37 ± 33.42、1 469.46 ± 160.53,A組明顯低于其余3組,D組高于其余3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AMBS具有相對規(guī)則的內(nèi)部結構,與BMSCs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能抑制膠質瘢痕,促進BMSCs存活、遷徙、分化,是細胞移植理想的天然載體。兩者聯(lián)合移植修復大鼠脊髓損傷能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促進運動功能恢復。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異種(豬)脫細胞真皮基質修復大鼠全層皮膚缺損的實驗研究

    目的? 比較豬脫細胞真皮基質(porcin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PADM)加大鼠自體刃厚皮與單純大鼠自體刃厚皮修復全層皮膚缺損的效果,組織學觀察 PADM 在大鼠體內(nèi)的轉歸。? 方法 健康雌性 SD 大鼠 20 只,體重 200 ~ 225 g。于每只大鼠背部左側翻起 4.0 cm × 2.5 cm 皮瓣,達深筋膜,皮下植入 4.0 cm × 2.5 cm 拉網(wǎng)的 PADM,10 ~ 14 d 待植入的 PADM 血管化后,沿原切口處將左側 4.0 cm × 2.5 cm 皮瓣切下,右側背部也制作 4.0 cm × 2.5 cm 全層皮膚缺損創(chuàng)面,兩側切除的全層皮膚用鼓式取皮機反取為 0.2 mm 厚刃厚皮片,分別植入左側 PADM 上(實驗組)和右側皮膚缺損(對照組)。術后 2、4、8、20 周,觀察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計算創(chuàng)面愈合率和創(chuàng)面收縮率,并對創(chuàng)面行組織學觀察。? 結?果 術后2周大體觀察,實驗組自體刃厚皮與PADM貼合良好,大部分復合皮泛紅成活;對照組自體刃厚皮創(chuàng)面絕大部分泛紅成活。組織學觀察,實驗組 PADM 內(nèi)有大量成纖維細胞長入,少量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周圍可見巨噬細胞;對照組自體刃厚皮下纖維結締組織充填。術后4~8周大體觀察,實驗組大部分創(chuàng)面愈合,復合皮挾起時皮片厚,柔軟、豐滿,有彈性;對照組創(chuàng)面基本愈合,但挾起時皮片薄弱。組織學觀察,實驗組 PADM 內(nèi)炎性浸潤逐步消退;對照組自體刃厚皮下層狀排列的膠原纖維束平行于表面。術后 20 周大體觀察,實驗組復合皮與周圍皮膚結合部平坦,復合皮柔軟、豐滿;對照組皮片薄,彈性較差。組織學觀察, PADM 內(nèi)及周圍未見炎性浸潤,膠原纖維組織結構與自體皮接近;對照組自體刃厚皮皮片薄,內(nèi)見殘存皮膚附件結構,皮下被平行于表面的瘢痕組織充填。實驗組 4、8 周創(chuàng)面愈合率低于對照組(P lt; 0.05);創(chuàng)面收縮率有較對照組低的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 結論 大鼠自體刃厚皮與 PADM 支架復合移植修復全層皮膚缺損,復合皮片厚,彈性好, PADM 在體內(nèi)逐步被自體膠原所替代。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7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修復燒傷后不穩(wěn)定性瘢痕的臨床應用及病理學觀察

    目的 探討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與自體薄皮片復合移植修復燒傷后不穩(wěn)定性瘢痕的臨床療效,并行病理學觀察,旨在為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的臨床應用奠定理論基礎。 方法 2007 年1 月- 2008 年6 月,收治19 例24個部位不穩(wěn)定性瘢痕。男16 例20 個部位,女3 例4 個部位;年齡3 ~ 58 歲,中位年齡27 歲。致傷原因:火焰燒傷14 例18 個部位,電擊傷4 例5 個部位,燙傷1 例1 個部位。瘢痕位于手部8 例,前臂2 例,大腿3 例,小腿2 例,足部2 例,胸部1 例,腹部1 例。瘢痕遺留3 個月~ 1 年。術中瘢痕切除后缺損范圍為7 cm × 5 cm ~ 22 cm × 15 cm,采用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復合自體薄皮片修復缺損。于一期術后6 ~ 18 個月二期行局部瘢痕修復時,取復合移植區(qū)域全層皮膚組織樣本進行病理學檢查。 結果 術后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其中18 例瘢痕潰瘍完全去除,移植皮片成活;1 例移植皮片表皮局部出現(xiàn)水皰,經(jīng)換藥后愈合?;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0 個月~ 2 年,平均18 個月。移植皮片外觀、質地、彈性等與周圍正常皮膚相似,均未再次出現(xiàn)不穩(wěn)定性瘢痕,功能恢復可。供皮區(qū)呈色素沉著或表淺瘢痕。病理學檢查示表皮細胞層、基底膜結構完整,形態(tài)與正常皮膚相似,真皮層內(nèi)膠原纖維排列規(guī)則,無慢性炎性細胞浸潤,毛細血管生長良好。 結論 脫細胞異體真皮基質與自體薄皮片復合移植能有效修復不穩(wěn)定性瘢痕切除后創(chuàng)面,術后外觀及功能恢復良好,組織結構與正常皮膚相似。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同種異體松質骨復合自體紅骨髓移植治療創(chuàng)傷性骨缺損

    目的 探討同種異體松質骨復合自體紅骨髓移植治療創(chuàng)傷性骨缺損的臨床效果。 方法 2002 年2 月- 2006 年4 月,應用同種異體松質骨復合自體紅骨髓移植治療創(chuàng)傷性骨缺損38 例。男25 例,女13 例;年齡21 ~ 68歲,平均38 歲。內(nèi)固定失敗骨不愈合11 例,嚴重粉碎性骨折13 例,開放性骨折或感染性骨缺損9 例,陳舊性骨折需矯形植骨5 例。肱骨干骨折8 例,肱骨髁上髁間粉碎性骨折4 例,股骨髁間髁上粉碎性骨折8 例,股骨干骨折5 例,脛骨開放(Gustilo Ⅰ、Ⅱ型)粉碎性骨折4 例,脛骨平臺骨折9 例。新鮮骨折17 例,陳舊性骨折21 例。局限性骨缺損23 例,范圍3 cm × 3 cm × 2 cm ~ 7 cm × 4 cm × 3 cm,整段骨缺損15 例,范圍在3 cm 以內(nèi)。骨折按AO/ASIF 分類,B2 型5 例,B3型10 例,C2 型16 例,C3 型7 例。新鮮骨折傷后至手術時間5 ~ 17 d,平均8 d;陳舊性骨折傷后至手術時間5 ~ 13 個月,平均7.5 個月。術中植入同種異體松質骨與自體紅骨髓復合體20 ~ 50 g,平均28 g。 結果 38 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8 個月~ 4 年,平均3.2 年。復查X 線片示36 例達骨性愈合,其中新鮮骨折愈合時間2 ~ 6 個月,平均4 個月;陳舊性骨折愈合時間3 ~ 10 個月,平均7 個月。同種異體松質骨6 ~ 8 周開始與自體骨融合爬行替代。1 例感染性骨缺損移植后遲發(fā)性感染,去除內(nèi)固定及同種異體骨,置管沖洗、局部穩(wěn)定后再次植骨愈合,隨訪2 年1 個月骨感染未復發(fā);1 例鋼板松動致骨折未愈合,再次行內(nèi)固定、自體骨移植后骨折愈合。根據(jù)Mankin 等和 Komender 等標準評定,滿意36 例,不滿意2 例。 結論 同種異體松質骨復合自體紅骨髓移植安全、有效,是修復骨折和骨缺損的較好材料。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橋式交叉游離組織移植修復肢體組織缺損

    目的 探討橋式交叉吻合血管游離組織移植在四肢組織缺損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1982年5月~2005年11月,收治四肢組織缺損110例,其中男80例,女30例;年齡5~54歲,中位年齡30歲。損傷原因:車禍傷59例,機器傷32例,壓軋傷19例。損傷部位:前臂2例,小腿108例。損傷范圍:單純軟組織缺損69例,單純骨缺損6例,軟組織合并骨缺損35例。骨缺損5~19 cm,軟組織缺損6 cm×10 cm~15 cm×35 cm。游離移植組織包括背闊肌肌皮瓣、股前外側皮瓣、腓骨皮瓣、腓骨骨瓣及髂骨皮瓣。除2例為上下肢橋式交叉,2例為雙上肢橋式交叉外,其余均為雙下肢橋式交叉。移植組織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應用組合移植方法。供區(qū)創(chuàng)面直接縫合67例,部分縫合加植皮43例。結果 術后9例發(fā)生血管危象,行血管探查后,5例解除危象,移植組織成活,4例失?。黄溆?01例移植組織成活,成功率為96.4%。獲隨訪4個月~22年,平均6.3年。移植骨均愈合,平均愈合時間4個月;皮瓣形態(tài)良好,肢體功能基本恢復。供區(qū)創(chuàng)面1例皮緣壞死,經(jīng)清創(chuàng)、換藥、植皮后愈合,其余供區(qū)創(chuàng)面均于術后2~3周Ⅰ期愈合。結論 在患肢無可供吻合的血管時,應用橋式交叉吻合血管游離組織移植修復四肢組織缺損是一種切實有效的途徑。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