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梁杰" 7條結果
  • 膝關節(jié)后交叉韌帶重建中等長點測定

    目的 測定膝關節(jié)后交叉韌帶重建中其股骨附麗部上的等長點。方法 取7側正常成人新鮮膝關節(jié)標本 ,切除后交叉韌帶 ,在其股骨附麗部上選前、后、中、近、遠五個測試點 ,用細軟鋼絲將各點與脛骨附麗部中點相連 ,將標本固定于CPM功能鍛煉器上 ,用百分表測量膝關節(jié)0~12 0活動范圍內各鋼絲關節(jié)內長度的變化。結果 比較各點的鋼絲在關節(jié)內長度變化的最大值 ,發(fā)現前測試點變化最大 ,遠點次之 ;近測試點變化最小 ,而近、中兩點無顯著性差異 ,中、后兩點亦無顯著性差異 ,但近、后兩點有顯著性差異 ;近、中、后三點的鋼絲關節(jié)內長度的最大值均不超過2 m m。結論 在后交叉韌帶重建中 ,應以其股骨附麗部上緣的中點 (即本實驗中的近測試點 )為中心鉆孔 ,建立股骨骨隧道。術中根據需要 ,可將鉆孔中心向中點和后緣偏移。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0:2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皮瓣延遲與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對大鼠背部皮瓣成活影響的比較

    目的 將皮瓣延遲與采用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growth factor,VEGF)對皮瓣成活的影響進行對比研究。方法 3月齡SD大鼠30只,隨機分為生理鹽水組、皮瓣延遲組及VEGF組,每組10只。應用背部超長、寬比隨意皮瓣模型。皮瓣延遲組采用雙蒂皮瓣延遲,延遲時間為7 d,之后斷頭端蒂,形成蒂部位于尾端的單蒂皮瓣;VEGF組形成單蒂皮瓣,于皮瓣中、遠段均勻分為4點,局部皮下注射含400 ng VEGF溶液100 μl;生理鹽水組于局部皮下注射生理鹽水100 μl,余同VEGF組。單蒂皮瓣完全形成后5 d,計算皮瓣成活率,切取皮瓣組織,進行微血管密度分析、微血管直徑測量和微血管斷面面積測量。結果 VEGF組皮瓣成活率與皮瓣延遲組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皮瓣延遲組內部微血管平均直徑明顯大于VEGF組和生理鹽水組,VEGF組皮瓣內部微血管密度明顯大于生理鹽水組和皮瓣延遲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皮瓣延遲組和VEGF組相比,其微血管斷面面積接近,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皮瓣延遲后皮瓣內部主要表現為微血管擴張,應用VEGF后,皮瓣內部主要表現為微血管增生。二者均能有效增加皮瓣內部微血管斷面面積,提高皮瓣成活率,但其作用途徑不同。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鄰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指背皮膚缺損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全骨髓培養(yǎng)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hBMSCs 的比較研究

    目的 比較全骨髓培養(yǎng)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對hBMSCs 的分離效果。 方法 取健康成年人自愿捐贈的骨髓,分別采用全骨髓培養(yǎng)法和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培養(yǎng)hBMSCs 并進行傳代。采用倒置相差顯微鏡觀察原代細胞形態(tài)變化;取第2 代細胞培養(yǎng)7 d 后行HE 染色;對比原代及第2、3 代細胞傳代時間;流式細胞儀檢測表面標志物;并檢測細胞經成骨誘導后3、6、9 d 的ALP 含量,于第9 天采用Kaplow 法染色觀察細胞ALP 染色情況。 結果 全骨髓培養(yǎng)法分離的原代細胞呈聚集樣生長,而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的原代細胞呈單個、散在生長。HE 染色示兩種方法分離培養(yǎng)的第2 代細胞輪廓清晰,大小及形態(tài)均勻一致。全骨髓培養(yǎng)法原代細胞的傳代時間(15.36 ± 1.67) d;明顯快于密度梯度離心法的(18.57 ± 1.05)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第2、3 代細胞的傳代時間兩種分離方法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經流式細胞儀檢測,兩種方法培養(yǎng)的hBMSCs 上陽性表面標志物CD29、CD44、CD71、CD105、CD166 含量和陰性表面標志物CD34 含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陰性表面標志物CD14、CD45 含量差異 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兩種方法分離的第2 代細胞經成骨誘導后各時間點ALP 含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成骨誘導后第9 天ALP 染色程度基本一致。 結論 全骨髓培養(yǎng)法可分離出hBMSCs,其分離效果與密度梯度離心法相似。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瘢痕疙瘩TNF 受體Ⅱ基因1 573 位點突變的研究

    目的 探討瘢痕疙瘩患者TNF 受體Ⅱ(TNF receptor Ⅱ,TNFR- Ⅱ)基因1 573 位點突變的情況。 方 法 收集22 例自愿捐獻的經臨床及病理確診的瘢痕疙瘩標本,其中男6 例,女16 例;年齡18 ~ 53 歲。設患者自身外周靜脈血標本為正常對照。提取基因組DNA,PCR 擴增TNFR- Ⅱ基因1 573 位點片段,DNA 測序,將測序結果與GeneBank 比較。 結果 實驗提取DNA 濃度均gt; 0.5 μg/μL,純度(A260/A280)均gt; 1.5,經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與所設計DNA 片段大小相近,符合實驗要求。13 例瘢痕疙瘩標本檢測示不同程度突變,突變率為59.1%;9 例1 663 編碼子發(fā)生點突變,占總數的40.9%。與外周靜脈血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1)。突變類型主要為點突變、插入、缺失,為多位點、多類型,呈多態(tài)性。 結論 TNFR- Ⅱ基因1 573 位點突變與瘢痕疙瘩的發(fā)生有關。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1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新型胸鎖關節(jié)解剖鎖定鋼板的研制與臨床應用

    目的報道一種新型胸鎖關節(jié)解剖鎖定鋼板,探討其治療胸鎖關節(jié)骨折脫位的療效。方法研制一種符合國人胸鎖關節(jié)解剖特點及生物力學特性的新型胸鎖關節(jié)解剖鎖定鋼板。采用臨床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將 2008 年 6 月—2015 年 5 月收治且符合選擇標準的 32 例胸鎖關節(jié)骨折脫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n=16),分別采用新型解剖鎖定鋼板( A 組)和橈骨遠端斜 T 型鎖定鋼板( B 組)內固定。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傷側別、體質量指數、致傷原因、受傷類型、傷后至手術時間及術前 Rockwood 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采用 Rockwood 評分評定術后療效。結果兩組手術均順利完成。A 組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及住院時間均顯著少于 B 組(P<0.05),但兩組切口長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72,P=0.507)。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8~30 個月,平均 24 個月。A 組發(fā)生胸鎖關節(jié)疼痛 1 例,切口感染 2 例;B 組發(fā)生胸鎖關節(jié)疼痛 1 例,內固定松動 1 例,胸鎖關節(jié)再次脫位 1 例;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兩組患者術后各時間點 Rockwood 評分均較術前明顯改善。術后 1 個月,A 組 Rockwood 評分顯著高于 B 組(t=2.270,P=0.031),術后 6 個月及末次隨訪時兩組 Rockwoo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末次隨訪時根據 Rockwood 評分標準,A 組獲優(yōu) 13 例,良 2 例,可 1 例,優(yōu)良率 93.75%;B 組獲優(yōu) 11 例,良 4 例,可 1 例,優(yōu)良率 93.75%;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748,P=0.455)。結論新型胸鎖關節(jié)解剖鎖定鋼板符合國人解剖特點,術中操作簡便,且手術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術中失血量少、住院時間短,治療胸鎖關節(jié)骨折脫位可獲較好療效。

    發(fā)表時間:2018-03-07 04:3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甘肅省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構建

    目的 探索甘肅省三級甲等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建立預測模型并進行驗證。方法 選取 2021 年 1 月—12 月甘肅省人民醫(yī)院 690 例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住院患者為感染組,1∶1 匹配入院科室、年齡因素,選取同期住院的 690 例未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患者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基礎疾病、內鏡操作、輸血和免疫抑制劑使用情況等信息,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住院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并建立 logistic 預測模型。以甘肅省人民醫(yī)院數據的 80% 作為模型的訓練集,其余 20% 作為測試集用于內部驗證;以甘肅省內其他 3 所醫(yī)院的病例數據用于外部驗證。采用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受試者操作特征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評價模型效能。結果 多因素 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內鏡治療操作[比值比(odds ratio, OR)=3.360,95% 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 CI)(2.496,4.523)]、留置導尿管[OR=3.100,95%CI(2.352,4.085)]、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OR=3.133,95%CI(1.780,5.516)]、輸血及血液制品[OR=3.412,95%CI(2.626,4.434)]、糖皮質激素[OR=2.253,95%CI(1.608,3.157)]、基礎疾病數量[OR=1.197,95%CI(1.068,1.342)]和住院期間手術次數[OR=1.221,95%CI(1.096,1.361)]是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預測模型回歸方程為:logit(P)=–2.208+1.212×內鏡治療操作+1.131×留置導尿管+1.142×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1.227×輸血及血液制品+0.812×糖皮質激素+0.180×基礎疾病數量+0.200×住院期間手術次數。內部驗證集模型靈敏度為 72.857%,特異度為 77.206%,準確率為 76.692%,AUC 為 0.817;外部驗證模型靈敏度為 63.705%,特異度為 70.934%,準確率為 68.669%,AUC 為 0.726。結論 內鏡治療操作、留置導尿管、器官移植/人工制品植入、輸血及血液制品、糖皮質激素、基礎疾病數量、住院期間手術次數是醫(y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建立的模型可有效預測醫(yī)院感染發(fā)生情況,指導臨床采取預防措施,減少醫(yī)院感染發(fā)生。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