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巨痣" 4條結果
  • 胸科鋼絲內(nèi)固定聯(lián)合皮片移植修復胸背部巨痣切除術后缺損

    目的 探討胸科鋼絲內(nèi)固定聯(lián)合皮片移植修復胸背部巨痣切除術后缺損的臨床療效。 方法 2007年6 月- 2010 年10 月,收治17 例胸背部巨痣患兒。男7 例,女10 例;年齡3 歲6 個月~ 15 歲,平均8 歲。巨痣范圍為20 cm × 12 cm ~ 60 cm × 50 cm。2 例曾行激光治療,余15 例均未治療。巨痣表面皮膚破潰及滲出2 例,堅硬3 例,毛發(fā)生長7 例,5 例皮膚質(zhì)地與周圍正常皮膚一致;5 例皮膚瘙癢明顯。手術切除巨痣后,于創(chuàng)緣以胸科鋼絲內(nèi)固定縮小創(chuàng)面,再取大腿中厚皮片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術后綜合抗瘢痕治療。 結果 巨痣切除后創(chuàng)面面積為(2 110.74 ± 725.69)cm2,胸科鋼絲縮創(chuàng)后面積為(1 624.94 ± 560.57)cm2,縮創(chuàng)前后創(chuàng)面面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006,P=0.001)。術后植皮均順利成活,切口及供皮區(qū)創(chuàng)面均Ⅰ期愈合?;颊咝g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為6 個月~ 2 年,平均13 個月。植皮區(qū)、供皮區(qū)無明顯瘢痕增生或攣縮,皮膚色澤及彈性與創(chuàng)周正常皮膚相似,乳頭、肚臍等局部器官與術前比較無牽拉移位。 結 論 胸背部巨痣切除后,胸科鋼絲內(nèi)固定聯(lián)合皮片移植修復繼發(fā)創(chuàng)面,可減少取皮量,術后瘢痕輕微,外觀滿意。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5:4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皮膚擴張器置入術用于巨痣整形的護理

    【摘要】 目的 總結皮膚擴張器用于巨痣整形的護理措施。 方法 2008年4月-2009年11月對28例皮膚擴張器置入治療巨痣整形的護理措施進行總結和分析,重點加強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及注水期間的護理。 結果 術后患者皮膚色澤正常,外觀滿意出院。隨診1年,效果佳。 結論 加強心理護理,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重視注水期間護理措施的實施,對皮膚擴張器置入術用于巨痣整形患者至關重要?!続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of skin expander plasty of giant nevus. Methods From April 2008 to November 2009, 28 cases of giant nevus were admitted for skin expander surgery.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especially the ment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infusion period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including the color and the appearance by one-year follow-up. Conclusion It is important to emphasize the mental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and nursing care during the infusion period for the patient undergoing giant nevus plasty treated with skin expander.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雙葉皮瓣修復鼻尖部巨痣切除后缺損的療效觀察

    目的總結雙葉皮瓣修復鼻尖部巨痣切除后皮膚缺損的療效。 方法2011年1月-2015年6月,收治46例鼻尖部巨痣患者。男22例,女24例;年齡15~59歲,中位年齡28歲。黑色素痣偏右側鼻翼28例,鼻尖正中8例,偏左側鼻翼10例。黑色素痣直徑8~12 mm,平均9.75 mm;向內(nèi)均未侵犯鼻翼軟骨;14例有毛發(fā)生長。病程3~49年,平均9.8年。既往行激光治療后復發(fā)9例。黑色素痣切除后遺留缺損范圍為10 mm×10 mm~14 mm×14 mm,一期采用雙葉皮瓣修復,皮瓣切取范圍分別為11 mm×10 mm~15 mm×14 mm、10 mm×10 mm~15 mm×14 mm。 結果術后皮瓣均順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均未發(fā)生顱內(nèi)及硬膜下出血等圍手術期并發(fā)癥。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個月~5年,平均18個月。鼻尖及鼻唇溝外觀良好,隨訪期間局部黑色素痣無復發(fā)。 結論雙葉皮瓣一期修復鼻尖部巨痣切除術后皮膚缺損安全,鼻部外觀恢復較好。

    發(fā)表時間:2016-11-14 11: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人羊膜活性皮膚替代物修復巨痣切除術后創(chuàng)面的可行性及療效研究

    目的 探討臨床應用以人羊膜為基質(zhì)的活性皮膚替代物(amniotic membrane-living skin equivalent,AM-LSE)修復皮膚缺損的可行性。 方法 2016 年 7 月收治 1 例 5 歲頸肩背部先天性巨痣患兒。首先取其正常皮膚分離擴增表皮角化細胞和真皮成纖維細胞,再以自愿捐贈的人去上皮 AM 為基質(zhì),經(jīng)氣液面培養(yǎng) 10 d 構建含有真皮基質(zhì)和重層分化表皮的 AM-LSE。對 AM-LSE 行大體及組織學觀察。手術切除巨痣至深筋膜層,遺留創(chuàng)面面積為 20 cm×15 cm;覆蓋膠原蛋白海綿人工真皮,2 周后改用 AM-LSE 貼敷于肉芽創(chuàng)面,之后常規(guī)換藥。術后觀察 AM-LSE 成活以及創(chuàng)面修復效果。 結果 氣液面培養(yǎng) 10 d 后,成功構建具有真皮層以及重層分化良好的表皮層的 AM-LSE。臨床修復術后見 AM-LSE 貼敷良好,逐漸擴大融合,至術后 6 個月其色澤接近正常皮膚,質(zhì)地柔軟,皮片間隙為淡紅色瘢痕。組織學觀察,可見呈柱狀緊湊排列的基底層細胞,以及分化的棘細胞層、顆粒層以及角質(zhì)層。真皮層內(nèi)分布大量成纖維細胞以及血管,未見明顯炎性細胞浸潤。 結論 采用自體皮膚細胞構建的 AM-LSE 移植修復創(chuàng)面可行,術后能長期存活,且無排斥反應。

    發(fā)表時間:2017-12-11 12:1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