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討脂肪干細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及血管束植入法聯(lián)合應用對組織工程支架體內血管化的影響,為臨床應用組織工程支架復合物治療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取4 月齡SD 大鼠,分離培養(yǎng)ADSCs,并行成骨誘導鑒定。取第3 代ADSCs 接種于納米羥基磷灰石/ 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de/polyamide-66,nHA/PA66)支架上制備復合支架,掃描電鏡觀察細胞與支架復合情況。取4 月齡SD 大鼠24 只,體重350 ~ 400 g,隨機分為3 組,每組8 只。A、B 組分離大鼠雙側腹壁下動、靜脈,分別將血管束植入培養(yǎng)10 d 的復合支架及單純nHA/PA66 支架;C 組將培養(yǎng)10 d 的復合支架包埋入雙側股四頭肌中。術后2、4 周每組取4 只大鼠支架標本行HE染色及CD34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觀察,檢測其血管生成情況。 結果 所分離細胞經(jīng)鑒定為ADSCs。掃描電鏡觀察示復合培養(yǎng)10 d,細胞數(shù)目增多,形態(tài)完全伸展,呈長梭形。術后2、4 周,HE 染色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均顯示A 組支架植入動、靜脈周圍有大量血管生成,血管數(shù)量及管壁成熟度均優(yōu)于同一時間點的B、C 組。術后2、4 周,A 組血管密度和血管直徑均顯著大于B、C 組,B 組大于C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 ADSCs 和血管束植入法聯(lián)合應用可以促進組織工程支架體內血管化程度。
目的 總結預構皮瓣的實驗研究進展及臨床應用成果。方法 廣泛查閱有關預構皮瓣的實驗研究及臨床應用的文獻報道綜述及研究成果,提出尚需解決的問題。結果 實驗研究已證明:預構皮瓣的血管化過程主要是植入血管與皮瓣原血管間的直接溝通,其次是植入血管新生形成完整的血管網(wǎng)并支配整個皮瓣,3~4周血管成熟,可進行皮瓣轉移。臨床應用方面將顳淺動靜脈、胃網(wǎng)膜血管、旋股外側血管及胸背血管等預構皮瓣帶蒂移位或游離移植,均獲成功。結論 預構皮瓣為難治性復雜缺損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為提高非神經(jīng)組織橋接周圍神經(jīng)缺損的療效,改善橋接物內的血供,利于再生神經(jīng)的延伸和成熟。以硅膠管為橋接物,游離與置入鄰近的血管束,再將兩神經(jīng)斷端切除神經(jīng)瘤后分別套入硅膠管內,以7/0無損傷針線將神經(jīng)外膜與硅膠管壁固定數(shù)針。1990年~1995年修復11例15條上肢神經(jīng),其中正中神經(jīng)7條,尺神經(jīng)5條,橈神經(jīng)3條,切除神經(jīng)瘤后缺損長度3cm13條,3.1cm~5cm2條。術后隨訪到10例13條神經(jīng),隨訪時間為1年~5年,優(yōu)(M4S4)8條,良(M3S3)3條,差(M1S1)2條。認為,此法有一定優(yōu)點,對神經(jīng)缺損不能直接縫合,患者又不愿取自體神經(jīng)移植者,可列為手術指征。
目的探討應用帶神經(jīng)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復手指指端缺損的臨床療效。方法2019年8月—2021年10月,采用帶神經(jīng)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復15例15指手指指端缺損。男8例,女7例;年齡28~65歲,平均44歲。致傷原因:機器碾壓傷8例,重物砸壓傷4例,切割傷3例。其中拇指1例,示指5例,中指6例,環(huán)指2例,小指1例。急診12例,外傷縫合后指端壞死3例。創(chuàng)面均有骨或肌腱外露,指端缺損范圍為1.2 cm×0.8 cm~1.8 cm×1.5 cm,皮瓣切取范圍2.0 cm×1.5 cm~2.5 cm×2.0 cm。皮瓣供區(qū)均直接拉攏縫合。結果術后皮瓣全部成活,無感染或壞死發(fā)生,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6~12個月,平均10個月。末次隨訪時皮瓣外觀滿意,耐磨性好,顏色與指腹皮膚接近,無臃腫;皮瓣兩點辨別覺為3~5 mm。1例出現(xiàn)掌側線性瘢痕攣縮,屈伸略受限,對功能影響較??;其余患者瘢痕攣縮不明顯,手指屈伸可,無功能障礙。按中華醫(yī)學會手外科學會手指關節(jié)總活動度(TAM)系統(tǒng)評定方法評價手指功能,獲優(yōu)13例,良2例。結論 應用帶神經(jīng)血管束鹿角形皮瓣修復手指指端缺損,操作簡單,皮瓣成活可靠,與創(chuàng)面契合度高,不浪費皮膚,術后手指外形和功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