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下肢缺血" 12條結果
  • 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的制備與評價△

    目的 通過線栓法制備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將其與急性后肢缺血模型進行比較研究。方法 采用線栓法制備Lewis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分別于術后第7、14、28、42及49天進行激光多普勒血流分析及血管造影。每組動物在血管造影后處死,分別取其健側和患側股四頭肌和腓腸肌行HE染色及α-actin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并計算小動脈密度。結果 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組動物術后未出現(xiàn)明顯的跛行和肢體壞死。血流分析發(fā)現(xiàn),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在術后第49天仍處于缺血狀態(tài)。后肢肌肉組織病理學檢查未發(fā)現(xiàn)急性壞死和肌肉纖維化的表現(xiàn)。術后第7天,慢性缺血組股四頭肌的小動脈密度低于急性缺血組(0.015 2比0.036 4)。結論  線栓法制備大鼠慢性后肢缺血模型與目前采用的急性動物后肢缺血模型制備方法有顯著的不同, 其缺血肢體較少受到代償機制的影響且缺血時間維持較長,此為進一步研究缺血后血管新生的機理和治療嚴重的下肢缺血提供了一種新的動物模型。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下肢缺血預處理對未成熟心肌的保護作用

    目的 探討下肢缺血預處理(LIP)對未成熟心肌保護作用的機制。 方法 采用下肢缺血預處理動物Langendorff離體心臟灌注模型,將30只日本長耳大白兔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5組:缺血再灌注損傷(I/R)組(n=6),建立灌注模型,灌注KH液15 min轉為工作心15 min, 全心停灌45 min,恢復灌注15 min改為工作心30 min; E1組(n=6),動物麻醉后反復3次阻斷雙下肢血流5 min,松開5 min,建立模型,灌注15 min轉為工作心15 min,全心停灌45 min,恢復灌注15 min改為工作心30 min; E2組(n=6), 雙下肢缺血預處理前靜脈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至雙下肢缺血預處理完畢,重復E1組方法;E3組(n=6),靜脈注射蛋白激酶C(PKC)阻滯劑polymyxin(PMB),時間10 min, 重復E1組方法;E4組(n=6),靜脈注射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鉀通道(mitoKATP)阻滯劑5-HD,時間10 min,重復E1組方法。觀察左心室功能恢復、心肌含水量(MWC)、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脫氫酶(LDH)漏出率、 心肌組織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等指標。 結果 E1組的左心室功能恢復優(yōu)于I/R組、E2組、E3組、E4組(Plt;0.05), ATP含量、SOD活性均優(yōu)于其它各組(Plt;0.05),心肌含水量低于其它各組(Plt;0.05),MDA含量、 CK、 LDH漏出率低于其它各組(Plt;0.05) ; I/R組、E2組、E3組、E4組的以上指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預處理前、 后E1組、 E3組、E4組的O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 結論 下肢缺血預處理對未成熟心肌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其機制是通過PKC通路和mitoKATP通道起作用。

    發(fā)表時間:2016-08-30 05:5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中期療效

    目的 總結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中期療效。 方法 2003 年3 月- 2005 年6 月,采用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65 例下肢缺血患者。男50 例,女15 例;年齡36 ~ 89 歲,平均66.5 歲。病變類型:單純動脈硬化閉塞癥4 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5 例,糖尿病下肢缺血56 例。于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血400 mL,分離骨髓單個核細胞。12 例移植治療2 ~ 4 次,其余均為單次移植治療。每次移植細胞數(shù)為(0.60 ~ 1.80)× 109 個,平均1.05 ×109 個。根據(jù)下肢缺血臨床癥狀改善程度行療效評價。 結果 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8 ~ 56 個月,平均21.5 個月。隨訪期內(nèi)5 例死于心肌梗死和心衰,3 例死于腦梗死?;颊咧委熡行蕿?0.8%(46/65),無效率為18.5%(12/65),復發(fā)率為10.7%(7/65)。療效維持時間gt; 12 個月者42 例,占總有效患者的91.3%(42/46);療效維持gt; 24 個月者24 例,占52.2%(24/46);療效維持gt; 37 個月者12 例,占26.1%(12/46)。12 例多次治療者有效率為100%,53 例單次治療者有效率為64.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01)。 結論 中期隨訪結果表明,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是一種臨床可行和簡便有效治療下肢缺血的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自體骨髓干細胞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對比研究

    目的 比較自體骨髓干細胞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臨床療效。方法 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對42例下肢缺血患者分別采用骨髓干細胞移植(A組,n=21)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B組,n=21)。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齡34~80歲,平均656歲。糖尿病下肢缺血28例,血栓閉塞性脈管炎8例,單純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6例。缺血病程:3個月~5年,平均21年。治療后4周,應用主觀標準包括疼痛、冷感、麻木以及客觀標準包括間歇性跛行距離、踝肱指數(shù)(ankle brachial index, ABI)、經(jīng)皮氧分壓、血管造影、截肢率和足部創(chuàng)面變化等一系列指標評價其療效。結果 治療后4周,A、B組疼痛緩解總有效率分別為88.2%和89.5%(P>0.05),冷感緩解改善率分別為94.4%和94.7%(P>0.05),麻木改善有效率分別為69.2%和66.7%(P>0.05)。A、B組ABI分別增加38.1%和33.3%(P>0.05);經(jīng)皮氧分壓(TcPO2)有效率分別增加85.7%和90.5%(P>0.05);新生側支血管評估:A、B組分別有12例和9例患者術后復查血管造影,A、B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3.3%和77.8%(P>0.05);截肢率評價:兩組截肢率均為9.1%(P>0.05);足部創(chuàng)面變化,A、B組有效率分別為600%和66.7%(P>0.05)。40例患者獲隨訪3~15個月,平均8個月。主觀評價,A、B組有效率分別為75.0%和70.0%(P>0.05)??陀^評價:A、B組ABI較術前分別增加60.0%和65.0%;A、B組TcPO2較術前分別增加80.0%和75.0%;A、B組新生側支血管總有效率分別為90.0%和84.6%;A、B組潰瘍面除B組1處明顯縮小外,其余均愈合,客觀評價指標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論是骨髓干細胞還是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都是有效的方法;但對同時伴心腦血管病變的患者,進行自體干細胞移植,尤其是采用外周血干細胞移植需特別慎重。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骨髓動員刺激后自體骨髓源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初步臨床研究

    目的 觀察骨髓動員刺激后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的初步療效。方法 2005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下肢缺血35例43側患肢,男23例,女12例。年齡34~90歲,平均71.3歲。病因:糖尿病下肢缺血30例38側患肢,單純動脈硬化閉塞癥2例2側患肢,血栓閉塞性脈管炎3例3側患肢。其中間歇性跛行期5例5側患肢;靜息痛期15例19側患肢;組織缺損期15例19側患肢,其中組織潰瘍期9例12側患肢;組織壞疽期6例7側患肢。在抽取骨髓前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2~3d,每天300 μg;抽取骨髓血130~200 ml,經(jīng)分離純化后再行移植。采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13例19側患肢,下肢動脈腔內(nèi)注射16例16側患肢,下肢肌肉局部注射與動脈腔內(nèi)同時注射6例8側患肢進行移植。結果 術后2個月肢體疼痛改善率為94.7%,冷感改善率為97.1%,肢體麻木改善率為93.3%。5例5側患肢間歇性跛行距離均有不同程度增加。44.2%患者的踝肱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有不同程度增加。39側患肢行經(jīng)皮氧分壓(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測定,92.3%有不同程度增高?;贾珴儯涸?例11側患肢中,愈合1側,明顯縮小或縮小3側,無變化7側,其中3側患肢被截肢。術后行血管造影評估25例34側患肢,91.2%患肢的側支循環(huán)有不同程度增加。并發(fā)癥:骨髓動員刺激出現(xiàn)發(fā)熱和輕微乏力各1例,均自行緩解;單個核細胞移植后1周出現(xiàn)輕度心肌梗死1例,藥物治療1周后恢復出院,1個月后因患肢疼痛加重行膝下截肢。32例40側患肢獲隨訪3~12個月,癥狀消失13側,明顯改善15側,改善8側,復發(fā)2側,無效2側??陀^評價標準與術前比較ABI增加25側; TcPO2測定增加36側;21側患肢的血管造影顯示90.5%患肢有新生側支形成;10側患肢足部潰瘍7側愈合,3側明顯縮??;3側患肢截除壞疽足趾者于術后2~3個月愈合出院。結論 經(jīng)骨髓動員刺激后的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下肢缺血,具有抽取骨髓血少、細胞量多、近期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優(yōu)點,是除自體骨髓單個核細胞移植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外的又一種治療下肢缺血的新方法。遠期效果尚需進一步隨訪。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不同移植濃度自體骨髓干細胞治療下肢缺血臨床療效的影響

    目的 比較自體骨髓干細胞不同移植濃度的臨床療效,探討其在治療下肢缺血的臨床作用和近期療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對22例雙下肢缺血的患者行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將每一患者其中缺血較嚴重的一側分為實驗組(A組),較輕的一側為對照組(B組)。A組移植骨髓干細胞濃度gt;1×108個/條下肢,B組lt;1×105個/條下肢。應用谷涌泉提出的患肢疼痛、冷感和麻木等主觀標準,間歇性跛行距離、踝肱指數(shù)(ankle/brachial index, ABI)、經(jīng)皮氧分壓(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Tateishi-Yuyama等提出的新生側支血管評估、保肢率和足部創(chuàng)面的變化等客觀標準評價其療效。術后1、2和4周分別觀察其療效,并選擇4周時的療效作為評價標準。結果 A、B組疼痛緩解有效率分別為90.0%和16.7%(Plt;0.01),冷感緩解改善率分別為90.5%和5.3%(Plt;0.01),患肢麻木改善有效率分別為62.5%和9.1%(Plt;0.01)。術后4周的ABI測定,A、B組分別增加了31.8%和0; TcPO2測定,A、B組增加有效率分別為94.4%和11.1%(Plt;0.01);新生側支血管評估分級,12例患者經(jīng)術后血管造影復查,A組有效率為100%,B組除2條下肢為+1級外,余均未見增多的新生血管;截肢率A、B組分別為4.5%和27.3%(Plt;0.05);足部創(chuàng)面的變化,A組有效率為75%,B組無效。結論 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療效與移植的干細胞總量有密切的關系,移植量lt;1×105個/條下肢時無效或僅有微弱療效,移植量gt;1×108個/條下肢時,大多數(shù)患者是有效的,但遠期療效需進一步觀察。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干細胞治療下肢缺血性疾病療效觀察

    目的 觀察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下肢血管病的療效。 方法 移植組:對45例自愿接受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的患者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450~600 U/d,皮下注射,進行外周血干細胞動員,第6天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干細胞,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混懸液,對缺血肢體進行移植。對照組:對33例患者使用擴血管藥物治療,連續(xù)20 d。術后定期行皮溫測定、踝臂指數(shù)觀察和經(jīng)皮氧分壓測定,進行評估。 結果 移植組患者術后各項觀察指標均有改善,其中皮溫、經(jīng)皮氧分壓改善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缺血性下肢血管病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段,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質量。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09:28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臨床應用△

    目的 探討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TAO)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對我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2月期間收治的50例TAO患者(62條患肢)行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術,采用主觀指標包括患肢疼痛、冷感以及客觀指標包括間歇性跛行距離、踝肱指數(shù)(ABI)、足部潰瘍變化、皮溫進行療效評價。結果 4例患者(4條患肢)移植后3周因小腿中段以下出現(xiàn)壞死導致低位截肢;46例保肢患者(58條患肢),移植后1個月,小腿疼痛及冷感覺均消失,足部疼痛和冷感評分均優(yōu)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個月,10例(10條患肢)潰瘍?nèi)坑希?6例保肢患者,間歇性跛行距離由(80.38±45.53) m增加到(330.56±142.31) m,下肢皮溫由(26.50±0.46) ℃增加到(31.49±0.45) ℃,ABI由0.41±0.02增加到0.71±0.05,移植后以上三項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6個月,46例保肢患者58條患肢動脈造影,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側支血管形成。所有患者經(jīng)實驗室或CT檢測,均未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視網(wǎng)膜增生、動脈瘤等并發(fā)癥。40例患者移植后隨訪9~36個月(平均22.5個月)癥狀改善后無加重;6例患者6個月后因下肢疼痛加重,疼痛評分為4分,并伴有足趾潰瘍,再次行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再次移植后18個月,患者僅有下肢乏力,疼痛改善,疼痛評分為1分,足趾潰瘍愈合,無間歇性跛行。結論 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治療TAO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下肢遠端動脈流出道差無法進行搭橋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質量。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6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不同劑量rt-PA導管溶栓治療下肢缺血療效與安全性評價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評價低劑量(10 mg)與高劑量(20 mg)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ecombinant tissue type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導管接觸溶栓治療下肢缺血的療效與安全性。 方法計算機檢索國內(nèi)外數(shù)據(jù)庫中關于低劑量與高劑量rt-PA導管接觸溶栓治療下肢缺血的相關隨機對照試驗(RCT)研究,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進行文獻篩選和質量評價后,利用Cochrane中心提供的RevMan 5.2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結果共納入4篇RCT研究360例患者,其中低劑量組192例,高劑量組168例。低劑量組與高劑量組治療下肢缺血的療效:2組間踝肱指數(shù)(RR=-0.20, 95%CI=-0.43~0.02, P=0.07)、30 d患肢生存率(RR=1.00,95%CI=0.94~1.08,P=0.91)、6個月后血管再狹窄率(RR=1.00,95%CI=0.60~1.67,P=1.00)以及穿刺后直徑< 5 cm腹股溝血腫的發(fā)生率(RR=1.24,95%CI=0.56~2.77,P=0.59)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術后大出血和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率高劑量組均高于于低劑量組(RR=2.38,95%CI=1.10~5.15,P=0.03;RR=2.49,95%CI=1.21~5.13,P=0.01)。 結論兩種劑量rt-PA治療下肢缺血的療效近似,但低劑量方案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高劑量方案。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急性腓動脈缺血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

    目的首次提出“急性腓動脈缺血綜合征”的概念,探明其典型臨床表現(xiàn)和影像學特點,為急性腓動脈缺血的診斷、治療提供依據(jù)。 方法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3例急性腓動脈缺血綜合征患者,其中男2例,女1例;年齡57、68、71歲。均存在典型的“腓動脈供血區(qū)蒼白/發(fā)紅+腓腸肌劇痛+足下垂”三聯(lián)征,查體均有腓腸肌外下方局限性壓痛;患側足背動脈、脛后動脈均可觸及搏動;凝血功能和生化檢驗示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或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明顯升高;磁共振血管造影檢查均發(fā)現(xiàn)患肢腓動脈近端狹窄。入院后予以靜脈溶栓、抗凝、擴張血管、改善循環(huán)治療。 結果3例患者治療后下肢腫脹、疼痛、乏力癥狀明顯好轉,凝血功能和生化檢測示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降解產(chǎn)物、肌酸激酶、肌紅蛋白等逐漸降低;治療9~13 d后好轉出院,隨訪1年癥狀無復發(fā)。 結論急性腓動脈缺血綜合征是一類特殊類型的急性下肢缺血,以“腓動脈供血區(qū)蒼白/發(fā)紅+腓腸肌劇痛+足下垂”三聯(lián)征為主要特點,需早期行積極抗凝及血管再通治療。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