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黄昕, 周丹, 黄淡銮, 尹玉珊. 综合护理在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癫痫杂志, 2020, 6(1): 16-18. doi: 10.7507/2096-0247.20200004 复制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类可复发的疾病,指机体免疫系统对神经元抗原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言行疾病[1-2]。大多数 AE 患者发病呈急性、亚急性,因神经系统症状就医,可能会发生癫痫等精神症状,主要造成其认知功能、行为的障碍,不少患者会延误治疗病情加重。另外,此病会带给患者家庭及生活一定的影响,存在致残、致死风险[3]。选择较高质量护理,可提高患者预后,减少疾病引起的合并症,对患者疾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此次研究通过对 AE 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不只是简单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干预、运动干预等方面护理手段[4]。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 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 AE 患者 3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 16 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年龄为 6~17 岁,平均(9.2±3.1)岁,男 10 例,女 6 例;对照组年龄为 7~18 岁,平均(8.8±3.3)岁,男 11 例,女 5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该试验获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择常规护理干预。用药指导:告知家属及患者正确用药方式,指导其积极用药,并让他们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关键作用;健康宣教:需详细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讲解成功案例,树立治疗信心,提升认知,便于患者配合,缓解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病房环境:需定期保证病房通风良好,扫病房、更换清洗被褥,同时在病房中护理人员需保持安静,注意动作轻柔,进行消毒处理。
1.2.2 观察组
取综合护理。① 生活支持:入院后指导更换松紧适宜的病员服并佩戴手腕带,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积极加强病房巡视,询问其生活需求,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施生活上的支持及帮助。在护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创造安全、安静的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刺激,操作时动作需轻柔[5];
② 康复锻炼:在治疗之后,患者可按照实际情况指导锻炼方式,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其康复[6];
③ 心理护理:需找出患者的根本原因,针对其中的心理问题实施有关心理指导,便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让其心理获得积极改善[7];
④ 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实现对患者各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当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让医生展开相应处理;
⑤ 安全护理:躁动明显、行为异常的患者,指导家属 24 h 留专人陪护,实施三防护理,夜间将消防通道门以及门禁门锁好,严加防范患者出现外出情况。可在患者床边或衣服上系上铃铛,及时了解患者动向;收好刀叉等锐利器物,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证,防止患者自伤或他伤,必须上床挡或约束带,定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护士加强巡视,落实防跌倒、防坠床、防走失护理。床旁准备吸痰用物,压舌板放在患者床头柜显眼的位置,并指导家属在发作情况下正确使用,指导家属当病人癫痫发作,躁狂、精神症状明显,医务人员未到场情况下,第一时间将患者平卧在床上,上好床栏,并用棉被包裹床栏,保护好四肢和头部避免受伤,勿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免受伤;痫性发作时医护人员应快速到达患者床边,到场后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口咽通或者压舌板保护,防止舌咬伤[8];四肢肌张力高,扭转的幅度较大时,应给予肢体约束,否则容易导致病人坠床、磕碰伤、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约束中需注意患者的肢体腕部先用棉衬垫包裹,然后再给予约束手套,注意松紧度,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变化,将病人肘部、脚踝、骶尾等关节突出或容易摩擦的部位进行贴膜保护;
⑥ 用药护理:需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期间密切观察置管处情况,以防药物外渗。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时应建立单独的静脉通路,避免与任何药物同时输注,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开始输注滴速 20 gtt/min,若无不良反应,15 min 后可调至 60 gtt/min。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有无过敏反应、头痛、心悸、恶心等不适,如果有可将滴速调慢或暂停输注[9];甲强龙: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停搏、高或低血压、骨质疏松等。使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关注患者粪便情况,有无黑便等。按医嘱定期复查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环磷酰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出血性膀胱炎,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因此,我们在静脉输注环磷酰胺时要特别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做好护理记录书写。按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生化结果;
⑦ 并发症的护理: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及肢体约束后,需关注患者的神志变化,进食饮水情况,肢体活动情况,动态的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有无发生误吸的风险。实时观察患者每餐进食的量及过程有无呛咳,要求每日饮水量需达到 1 500~2 000 mL。床旁备吸引器,以防误吸发生,必要时留置胃管。动态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实时监测 D-二聚体等实验室化验结果,评估患者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卧床期间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锻炼,即踝关节最大的跖屈、背伸和环转运动;每次 10 组,每日 5 次[10]。病情稳定后,需在家属扶持时尽早下地活动,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需求。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禁止下肢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需每 3~4 d 更换一次,避免长时间留置,损害静脉血管壁,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1]。在及时的护理干预下对照组患者无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⑧ 饮食护理:需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合理安排其饮食情况,详细的标出禁忌食物和应多食用的食物;
⑨ 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需叮嘱其遵医嘱合理饮食、用药及展开适当锻炼,为患者讲解居家注意事项;
⑩ 随访调查: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建立完整的档案,为了便于实现对患者针对性指导,需积极询问其各方面情况[12-1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经 Epidata 数据处理,分析全部数据,以 α=0.05 为检验标准,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值<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 10 例(62.50%),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 15 例(93.75%)更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AE 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是一种致死及致残率高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受其直接影响,所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需积极实施有效护理干预[14]。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服务,以先进护理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护理程度为核心,使责任评价、护理质量、计划及理念均程序化,工作更系统化,整体上展开协调,护理内容环环相扣,保证提升护理质量。综合护理能维护护患间良好关系,同时为简单治疗护理,促进患者疾病有效恢复,为其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15-16]。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 10 例(62.50%),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 15 例(93.75%)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更好配合,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综上,针对 AE 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一类可复发的疾病,指机体免疫系统对神经元抗原成分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言行疾病[1-2]。大多数 AE 患者发病呈急性、亚急性,因神经系统症状就医,可能会发生癫痫等精神症状,主要造成其认知功能、行为的障碍,不少患者会延误治疗病情加重。另外,此病会带给患者家庭及生活一定的影响,存在致残、致死风险[3]。选择较高质量护理,可提高患者预后,减少疾病引起的合并症,对患者疾病预后产生积极影响。此次研究通过对 AE 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不只是简单的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用药干预、运动干预等方面护理手段[4]。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7 年 1 月—2019 年 1 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 AE 患者 3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 16 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年龄为 6~17 岁,平均(9.2±3.1)岁,男 10 例,女 6 例;对照组年龄为 7~18 岁,平均(8.8±3.3)岁,男 11 例,女 5 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该试验获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择常规护理干预。用药指导:告知家属及患者正确用药方式,指导其积极用药,并让他们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关键作用;健康宣教:需详细的为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知识,讲解成功案例,树立治疗信心,提升认知,便于患者配合,缓解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病房环境:需定期保证病房通风良好,扫病房、更换清洗被褥,同时在病房中护理人员需保持安静,注意动作轻柔,进行消毒处理。
1.2.2 观察组
取综合护理。① 生活支持:入院后指导更换松紧适宜的病员服并佩戴手腕带,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积极加强病房巡视,询问其生活需求,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实施生活上的支持及帮助。在护理治疗过程中需要创造安全、安静的舒适的环境,室内光线需柔和,避免强光、噪声刺激,操作时动作需轻柔[5];
② 康复锻炼:在治疗之后,患者可按照实际情况指导锻炼方式,适当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其康复[6];
③ 心理护理:需找出患者的根本原因,针对其中的心理问题实施有关心理指导,便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让其心理获得积极改善[7];
④ 体征监测: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需实现对患者各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当有异常情况出现需让医生展开相应处理;
⑤ 安全护理:躁动明显、行为异常的患者,指导家属 24 h 留专人陪护,实施三防护理,夜间将消防通道门以及门禁门锁好,严加防范患者出现外出情况。可在患者床边或衣服上系上铃铛,及时了解患者动向;收好刀叉等锐利器物,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证,防止患者自伤或他伤,必须上床挡或约束带,定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护士加强巡视,落实防跌倒、防坠床、防走失护理。床旁准备吸痰用物,压舌板放在患者床头柜显眼的位置,并指导家属在发作情况下正确使用,指导家属当病人癫痫发作,躁狂、精神症状明显,医务人员未到场情况下,第一时间将患者平卧在床上,上好床栏,并用棉被包裹床栏,保护好四肢和头部避免受伤,勿用力按压患者肢体,以免受伤;痫性发作时医护人员应快速到达患者床边,到场后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使用口咽通或者压舌板保护,防止舌咬伤[8];四肢肌张力高,扭转的幅度较大时,应给予肢体约束,否则容易导致病人坠床、磕碰伤、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约束中需注意患者的肢体腕部先用棉衬垫包裹,然后再给予约束手套,注意松紧度,并观察约束部位皮肤变化,将病人肘部、脚踝、骶尾等关节突出或容易摩擦的部位进行贴膜保护;
⑥ 用药护理:需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滴注期间密切观察置管处情况,以防药物外渗。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时应建立单独的静脉通路,避免与任何药物同时输注,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开始输注滴速 20 gtt/min,若无不良反应,15 min 后可调至 60 gtt/min。输注过程中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及生命体征,有无过敏反应、头痛、心悸、恶心等不适,如果有可将滴速调慢或暂停输注[9];甲强龙: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心律不齐;停搏、高或低血压、骨质疏松等。使用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关注患者粪便情况,有无黑便等。按医嘱定期复查电解质等生化指标;环磷酰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出血性膀胱炎,最常见的是骨髓抑制,因此,我们在静脉输注环磷酰胺时要特别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输注,并报告医生,做好护理记录书写。按医嘱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生化结果;
⑦ 并发症的护理: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遵医嘱使用镇静药物及肢体约束后,需关注患者的神志变化,进食饮水情况,肢体活动情况,动态的评估患者吞咽功能情况,有无发生误吸的风险。实时观察患者每餐进食的量及过程有无呛咳,要求每日饮水量需达到 1 500~2 000 mL。床旁备吸引器,以防误吸发生,必要时留置胃管。动态评估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实时监测 D-二聚体等实验室化验结果,评估患者有无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卧床期间即可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锻炼,即踝关节最大的跖屈、背伸和环转运动;每次 10 组,每日 5 次[10]。病情稳定后,需在家属扶持时尽早下地活动,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生活需求。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禁止下肢静脉穿刺,静脉留置针需每 3~4 d 更换一次,避免长时间留置,损害静脉血管壁,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1]。在及时的护理干预下对照组患者无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⑧ 饮食护理:需为患者制定科学饮食计划,合理安排其饮食情况,详细的标出禁忌食物和应多食用的食物;
⑨ 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时,需叮嘱其遵医嘱合理饮食、用药及展开适当锻炼,为患者讲解居家注意事项;
⑩ 随访调查:定期对患者实施电话随访,建立完整的档案,为了便于实现对患者针对性指导,需积极询问其各方面情况[12-1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经 Epidata 数据处理,分析全部数据,以 α=0.05 为检验标准,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值<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总护理满意度 10 例(62.50%),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 15 例(93.75%)更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AE 的诊断及治疗较困难,是一种致死及致残率高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受其直接影响,所以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升治疗效果,需积极实施有效护理干预[14]。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为综合护理服务,以先进护理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护理程度为核心,使责任评价、护理质量、计划及理念均程序化,工作更系统化,整体上展开协调,护理内容环环相扣,保证提升护理质量。综合护理能维护护患间良好关系,同时为简单治疗护理,促进患者疾病有效恢复,为其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服务[15-16]。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 10 例(62.50%),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 15 例(93.75%)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更好配合,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综上,针对 AE 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服务,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并改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