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长沙, 41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检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Robo3的动态表达, 探究其在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n=6):1个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 实验组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LiCl-PILO)建立颞叶癫痫大鼠模型,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5个实验组分别于致痫后1d(急性期), 7、14 d(静止期), 30、60 d(慢性期)。取海马组织为研究对象, 并与对照组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Robo3 mRNA的表达变化及规律, Western blot检测Robo3蛋白在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规律,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组造模成功率为86.7%。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致痫后急性期的大鼠海马组织中的Robo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静止期和慢性期大鼠海马组织中的Robo3 mRNA表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在静止期达到最低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致痫后急性期大鼠海马组织中Robo3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静止期和慢性期Robo3蛋白表达降低(P<0.05), 在慢性期达到最低值。 结论 Robo3在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静止期和慢性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并在慢性期达到最低值, 提示Robo3可能参与颞叶癫痫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相关。

引用本文: 周艺, 罗朝辉, 贺星惠, 肖波. Robo3在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的动态表达研究. 癫痫杂志, 2016, 2(1): 34-37. doi: 10.7507/2096-0247.20160007 复制

  • 上一篇

    癫痫患者服用托吡酯发生尿路结石的临床研究
  • 下一篇

    电引导治疗新皮层癫痫大鼠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