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郭佳, 姜洁. 中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8, 18(8): 878-882. doi: 10.7507/1672-2531.201808020 复制
现代医院管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对医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管理人员培训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制定符合需求的培训计划,科学开展培训,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我国三级医院肩负着医改的重要任务,提升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 4],只有了解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才能促进制定和开展有效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调查了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5-15],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此进行综合评价,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的内容、方式、时间不一,不利于开展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故我们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已发表研究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横断面调查。
1.1.2 研究对象
我国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1.1.3 结局指标
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
1.1.4 排除标准
① 纳入二级、一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研究或卫生行政管理部分人员的研究;② 仅纳入专科管理者的研究,如仅纳入护士长或院长等;③ 非现任职管理人员的研究,如后备管理人员等;④ 重复发表的文献、综述或摘要等。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有关中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18 年 7 月 29 日。检索采用自由词和主题词相结合方式。中文检索词包括:医院、管理、干部、领导、行政和培训需求;英文检索词包括:training requirement、training demand、training need、management、hospital、China 和 Chinese。以 PubMed 为例,其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 2 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研究后,进一步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资料提取的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和时间;② 纳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包括纳入研究地区、受访管理人员例数、管理人员的职称、性别和年龄等;③ 结局指标的关键信息。
1.4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整理和总结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的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 558 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 11 个研究[5-15]。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

*所检索的数据库及检出文献数具体如下:PubMed(

2.3 系统评价结果
2.3.1 培训内容
共有 10 个研究[5, 6, 8-15]报告了培训需求内容。尤家河的研究[5]提示三级医院管理者选择的培训内容前三位主要为医院经营与战略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和人力资源管理。姜振家等[6]提示培训内容需求前三位为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董魁等[8]提示排名前三位的课程是医院管理学、领导艺术和人文素养课程。裴丽昆等[10]提示排名前三位为领导科学、沟通技能和财务管理技能。杨武等[11]提示: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是高层和中层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细节管理是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沟通技巧是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最重要的需求;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是护理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张岩等[12]提示高层管理者最关注医院战略与目标管理、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医院规范化管理、团队建设与工作管理等宏观管理层面的培训,基层管理者对法规政策、沟通技巧、细节管理等具有突出的培训需求,而中层管理者则兼具两者的特征。袁青的研究[13]提示对中层管理者来讲,由于工作职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岗位对其在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培训内容的提供也要围绕人际技能的核心问题而展开。杨莉等[14]提示管理者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员管理,包括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心理学理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医疗市场形势、有关医疗法规。隗铁夫等[15]提示管理人员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依次为计算机知识、心理学理论、医疗法律法规、财务知识、组织行为学、外语等。
2.3.2 培训方式
共 8 个研究[5-9, 11, 12, 15]报告了培训方式的需求。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题讲授是常见的结局指标。尤家河的研究[5]提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和课堂讲授占前三位。姜振家等[6]提示经验交流、授课,案例分析排位占前三。史美俊等[7]提示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排位占前三。董魁等[8]在对培训方法情况调查中发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加上实地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是最受管理者欢迎、效果最佳的培训方法。谢鲲[9]等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案例分析均为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杨武等[11]的调查显示,高、中层行政管理人员和高年资的科室主任普遍倾向单位间的学习交流,其次为授课和经验交流;而低年资的科室主任和护理管理人员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授课、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的倾向性较大;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经验交流的倾向性高于单位间学习交流和授课。张岩等[12]提示同行单位学习交流是高层行政管理者和中层行政管理者最佳的方式,经验交流是基层行政管理者的最喜欢方式。隗铁夫等[15]提示管理人员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为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
2.3.3 培训频率
共有 3 个研究[5, 7, 10]以每月 1 次、每季度 1 次、每半年 1 次、每年 1 次和每两年 1 次作为结局指标研究了培训频率的需求,结果发现培训频率最佳需求是每季度一次。谢鲲等[9]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正科级和干事管理人员喜欢每月培训 1 次,副科喜欢每月 2 次。姜振家等[6]对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管理培训的分析结果提示,普遍认同的培训频率为每 3~6 个月培训一次,张岩等[12]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也提示,每 3~6 个月培训一次为最佳频率。
2.3.4 培训时长
共有 6 个研究[5, 6, 9-12]报告了培训时长的需求。有 2 个研究[5, 6]报告了长时间培训的需求,相较于半年和 1 年的培训,受调查者更喜欢 1 个月、3 个月时长的培训。2 个研究[11, 12]报告了短时间培训时长的需求,2~3 天的培训最受欢迎。1 个研究[10]报告了培训时间的安排,工作时间、业余时间或工作与业余时间相结合,其结果发现高、中层管理者最理想的培训时间为工作与业余时间相结合。谢鲲[9]等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干事喜欢每次培训 1~2 h,副科喜欢每次培训 0.5~1 h,正科喜欢每次培训 1~2 h。
3 讨论
三级医院是我国医改的主导力量[16, 17]。高素质、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是提升三级医院管理、实现我国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3, 4]。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对于提升三级医院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8-23]。科学规范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具有重要价值[14]。而了解管理人员培训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培训目标和方案。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对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研究,但结论尚不统一。为建立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系统,我们对已经发表的关于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了系统评价。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 11 个研究。对来自我国 7 个地区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了研究。在培训内容需求上,医院经营管理、领导力、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意识等是最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在不同层面管理者研究的结果显示,医院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最关心内容,而基层管理人员或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多关注细节管理,如沟通技巧等。在培训方式上,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题讲授是常见的结局指标。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在培训时间和培训频率上,受调查者比较欢迎每季度一次培训,每次培训 2~3 天时间。这可能与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忙碌程度有关。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仅仅检索了 PubMed、EMbase、CNKI、WanFang 和 VIP 数据库,未纳入灰色文献,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发表偏倚[24-26]。其次,由于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所以,应谨慎看待本结果对当前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价值。第三,纳入的研究的结局指标差异较大,我们未能对部分可量化的结局指标进行 Meta 分析,故期待将来能有更多高质量调查纳入,对医院管理人才培训进行量化分析。第四,本研究未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时需要谨慎。
总之,本系统评价发现,我国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具有多样性。医院经营与战略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最主要的培训需求,而培训方式以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和讲课授课最优,培训频率以 3 个月 1 次为最优。未来应根据培训人员需求设计管理培训目标和方式,并反馈培训结果,以期使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更符合培训需求,达到培养高质量医院管理人员的目标。
现代医院管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对医院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管理人员培训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只有制定符合需求的培训计划,科学开展培训,才能有效提升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我国三级医院肩负着医改的重要任务,提升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3, 4],只有了解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才能促进制定和开展有效培训计划,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调查了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5-15],但目前尚未有研究对此进行综合评价,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的内容、方式、时间不一,不利于开展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管理培训,故我们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已发表研究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纳入标准
横断面调查。
1.1.2 研究对象
我国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
1.1.3 结局指标
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
1.1.4 排除标准
① 纳入二级、一级医院管理人员的研究或卫生行政管理部分人员的研究;② 仅纳入专科管理者的研究,如仅纳入护士长或院长等;③ 非现任职管理人员的研究,如后备管理人员等;④ 重复发表的文献、综述或摘要等。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有关中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 2018 年 7 月 29 日。检索采用自由词和主题词相结合方式。中文检索词包括:医院、管理、干部、领导、行政和培训需求;英文检索词包括:training requirement、training demand、training need、management、hospital、China 和 Chinese。以 PubMed 为例,其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 2 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遇分歧,则讨论解决。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和摘要,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研究后,进一步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资料提取的内容主要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和时间;② 纳入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包括纳入研究地区、受访管理人员例数、管理人员的职称、性别和年龄等;③ 结局指标的关键信息。
1.4 统计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整理和总结我国三级医院管理人员的培训需求的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 558 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 11 个研究[5-15]。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 1。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 1。

*所检索的数据库及检出文献数具体如下:PubMed(

2.3 系统评价结果
2.3.1 培训内容
共有 10 个研究[5, 6, 8-15]报告了培训需求内容。尤家河的研究[5]提示三级医院管理者选择的培训内容前三位主要为医院经营与战略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和人力资源管理。姜振家等[6]提示培训内容需求前三位为沟通技巧、团队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董魁等[8]提示排名前三位的课程是医院管理学、领导艺术和人文素养课程。裴丽昆等[10]提示排名前三位为领导科学、沟通技能和财务管理技能。杨武等[11]提示: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是高层和中层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细节管理是基层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沟通技巧是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最重要的需求;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是护理管理人员最重要的需求。张岩等[12]提示高层管理者最关注医院战略与目标管理、医院文化与创新意识、医院规范化管理、团队建设与工作管理等宏观管理层面的培训,基层管理者对法规政策、沟通技巧、细节管理等具有突出的培训需求,而中层管理者则兼具两者的特征。袁青的研究[13]提示对中层管理者来讲,由于工作职能和工作重心的转变,岗位对其在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培训内容的提供也要围绕人际技能的核心问题而展开。杨莉等[14]提示管理者所需要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人员管理,包括加强团队建设、提升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心理学理论、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医疗市场形势、有关医疗法规。隗铁夫等[15]提示管理人员希望得到的培训内容依次为计算机知识、心理学理论、医疗法律法规、财务知识、组织行为学、外语等。
2.3.2 培训方式
共 8 个研究[5-9, 11, 12, 15]报告了培训方式的需求。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题讲授是常见的结局指标。尤家河的研究[5]提示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和课堂讲授占前三位。姜振家等[6]提示经验交流、授课,案例分析排位占前三。史美俊等[7]提示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讨式教学排位占前三。董魁等[8]在对培训方法情况调查中发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加上实地考察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方法是最受管理者欢迎、效果最佳的培训方法。谢鲲[9]等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案例分析均为最受欢迎的培训方法。杨武等[11]的调查显示,高、中层行政管理人员和高年资的科室主任普遍倾向单位间的学习交流,其次为授课和经验交流;而低年资的科室主任和护理管理人员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授课、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的倾向性较大;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对经验交流的倾向性高于单位间学习交流和授课。张岩等[12]提示同行单位学习交流是高层行政管理者和中层行政管理者最佳的方式,经验交流是基层行政管理者的最喜欢方式。隗铁夫等[15]提示管理人员最希望采取的培训方式依次为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参观考察。
2.3.3 培训频率
共有 3 个研究[5, 7, 10]以每月 1 次、每季度 1 次、每半年 1 次、每年 1 次和每两年 1 次作为结局指标研究了培训频率的需求,结果发现培训频率最佳需求是每季度一次。谢鲲等[9]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正科级和干事管理人员喜欢每月培训 1 次,副科喜欢每月 2 次。姜振家等[6]对临床与医技科室主任管理培训的分析结果提示,普遍认同的培训频率为每 3~6 个月培训一次,张岩等[12]对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也提示,每 3~6 个月培训一次为最佳频率。
2.3.4 培训时长
共有 6 个研究[5, 6, 9-12]报告了培训时长的需求。有 2 个研究[5, 6]报告了长时间培训的需求,相较于半年和 1 年的培训,受调查者更喜欢 1 个月、3 个月时长的培训。2 个研究[11, 12]报告了短时间培训时长的需求,2~3 天的培训最受欢迎。1 个研究[10]报告了培训时间的安排,工作时间、业余时间或工作与业余时间相结合,其结果发现高、中层管理者最理想的培训时间为工作与业余时间相结合。谢鲲[9]等对正科、副科和干事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干事喜欢每次培训 1~2 h,副科喜欢每次培训 0.5~1 h,正科喜欢每次培训 1~2 h。
3 讨论
三级医院是我国医改的主导力量[16, 17]。高素质、职业化的医院管理队伍是提升三级医院管理、实现我国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3, 4]。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对于提升三级医院管理队伍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8-23]。科学规范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具有重要价值[14]。而了解管理人员培训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培训目标和方案。目前已有不少研究对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研究,但结论尚不统一。为建立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系统,我们对已经发表的关于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了系统评价。
本系统评价共纳入 11 个研究。对来自我国 7 个地区的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需求进行了研究。在培训内容需求上,医院经营管理、领导力、人才培养、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意识等是最重要的培训内容之一。在不同层面管理者研究的结果显示,医院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中高层管理人员最关心内容,而基层管理人员或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多关注细节管理,如沟通技巧等。在培训方式上,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课题讲授是常见的结局指标。经验交流和案例分析是最受欢迎的方式。在培训时间和培训频率上,受调查者比较欢迎每季度一次培训,每次培训 2~3 天时间。这可能与医院管理人员的工作忙碌程度有关。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仅仅检索了 PubMed、EMbase、CNKI、WanFang 和 VIP 数据库,未纳入灰色文献,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发表偏倚[24-26]。其次,由于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时间跨度,而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所以,应谨慎看待本结果对当前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价值。第三,纳入的研究的结局指标差异较大,我们未能对部分可量化的结局指标进行 Meta 分析,故期待将来能有更多高质量调查纳入,对医院管理人才培训进行量化分析。第四,本研究未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解释本研究的结果时需要谨慎。
总之,本系统评价发现,我国三级医院的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具有多样性。医院经营与战略管理、领导力与执行力和人力资源管理是最主要的培训需求,而培训方式以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和讲课授课最优,培训频率以 3 个月 1 次为最优。未来应根据培训人员需求设计管理培训目标和方式,并反馈培训结果,以期使三级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更符合培训需求,达到培养高质量医院管理人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