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席茜, 白艳, 陈晓莉, 叶磊, 胡海. 四种检伤分类方法与芦山地震伤患者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创伤危重度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7, 17(7): 756-759. doi: 10.7507/1672-2531.201605078 复制
2013 年 4 月 20 日北京时间 8 时 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 7.0 级地震,地震共造成 11 470 人受伤。地震灾害发生突然、短时间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3];受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抢救难度大[4],及时有效地抢救地震伤员是医疗救护工作的关键。短时间内对大批量不同伤情的伤员进行正确的检伤分类[5],特别是对危重(检伤分类为红色)和较重(检伤分类为黄色)的判断是重中之重[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和疑难病症诊治医院[7, 8],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制定的急诊接诊流程,做好批量伤员接诊工作。本文将四种检伤分类方法运用于地震伤员中,以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4 月 20 日~4 月 26 日从芦山地震前线医院转运至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危重地震伤员(预检分诊分级为 3~4 级的创伤患者)。根据病历资料记录各个伤员的格拉斯记分(GCS)、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脉搏、来院时间、入 ICU 时间及离开 ICU 时间等指标,并根据出院诊断、出院记录和手术记录进行 ISS评分。
1.2 分类方法
1.2.1 START 法 对伤员进行简单评估和快速治疗,主要是通过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指标判断伤员受伤严重情况,根据伤员不同伤情用不同颜色进行标示[9],见图 1。此方法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经典检伤分类方法。
1.2.2 Care-Flight 法 优先处理红色标示,其次为黄色标示,再次处理绿色标示,黑色标示为最后处理。具体的方法:只要能走路的标示为绿色;不能走路的以能不能完成应答为标准,不能完成应答需要观察呼吸,有呼吸的标示为红色,没有呼吸标示为黑色;如能按指令应答则观察脉搏,有脉搏为黄色标示,没有脉搏标示为红色[10](图 2)。此方法的特点是指标与 START 一致,但流程更为简略。
1.2.3 REMS 评分法 根据伤员年龄(岁)、平均动脉压(MAP,mmHg)、心率(次/min)、呼吸(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GCS(分)进行判断。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危重程度越高[11],见表 1。此方法是评分式的方案,纳入指标较多。

1.2.4 Sacco 评分法 根据心率(次/min)、呼吸(次/min)、SPO2(%)及运动反应进行判断,见表 2。此方法与 REMS 类似,也是评分式的方案,但纳入指标较 REMS 少。



1.3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法)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检伤分类法不同级别患者的 ISS 评分、ICU 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地震伤患者的一般情况
共纳入了 41 例地震伤患者,其中男 27 例,女 14 例,男︰女为 1︰0.5,平均年龄为 59.69±18.65 岁,住院时间为 77.74±72.61 天,ICU 停留时间为 21.21±45.00 天,ISS 评分中位数为 16 分。其中,根据 START 检伤分类分为红色者 10 例(24%),黄色者 31 例(76%)。根据 Care-Flight 检伤分类法分为红色者 9 例(22%),黄色者 32 例(78%)。REMS 评分中位数为 7 分。Sacco 评分中位数为 10 分。
2.2 不同分级患者在住院时间和 ICU 留置时间的比较
根据 START 分类和 Care-Flight 分类对不同分级患者的住院时间和 ICU 留置时间进行比较发现,START 分类和 Care-Flight 分类为红色者其 ICU 留置时间均长于黄色者,但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表 3)。

2.3 四种检伤分类法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START 分类、Care-Flight 分类的危重症者(红色)与 ICU 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即检伤分类级别越高的患者其 ICU 留置时间越长,而两者住院时间无明显相关性(表 4)。此外,REMS、Sacco 评分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均无相关性。

3 讨论
突发灾难后,在较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可能出现短时间无法满足需求,医疗资源在灾区严重不足的情况[12, 13]。紧急医学救援对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推荐向灾区内输送大量的医疗资源或将灾区内的患者向灾区外转运[14, 15]。将灾区内患者转出灾区外,让其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能促进伤者尽快恢复;但如何快速确定哪些地震伤员需要转运目前在国内外却无统一意见[16, 17]。危重伤员需快速转运至后方医院以得到优质治疗。另外一部分伤员病情相对稳定、恢复慢、治疗时间较长[18, 19],这类伤员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占用大量前线医院医疗资源,可能导致前线医院无法持续接收新伤员,因此有研究建议可将此类伤员优先转至后方医院[20]。目前国内外评估伤员病情危重程度的检伤分类的方法众多[21],但评估其住院时间及 ICU 留置时间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 START、Care-Flight、REMS 和 Sacco 四种检伤分类方法对芦山地震伤员住院时间及 ICU 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为如何快速确定需要转运的伤员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芦山地震伤员的检伤分类中非绿色伤员发现 START、Care-Flight 分类为红色者其 ICU 留置时间长于黄色者,但两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还发现,四种检伤方法仅 START、Care-Flight 分类的危重症者(红色)与 ICU 留置时间呈正相关,提示检伤分类级别越高的患者其 ICU 留置时间越长,而住院时间未发现其相关性。REMS 法通过伤员年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GCS(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值越高,危重程度越重;Sacco 评分法是根据伤员呼吸、心率、运动反应进行分析,分值越低,危重程度越高。而本研究中,REMS 法及 Sacco 评分法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均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 START 和 Care-Flight 检伤分类为红色的危重伤员,其 ICU 留置时间较长;START 和 Care-Flight 检伤分类级别与 ICU 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但 REMS 和 Sacco 检伤分类方法对于群体危重症伤员的 ICU 留置时间并无相关性。但是,针对住院时间的评估,上述检伤分类方法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2013 年 4 月 20 日北京时间 8 时 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 7.0 级地震,地震共造成 11 470 人受伤。地震灾害发生突然、短时间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3];受条件和资源的限制抢救难度大[4],及时有效地抢救地震伤员是医疗救护工作的关键。短时间内对大批量不同伤情的伤员进行正确的检伤分类[5],特别是对危重(检伤分类为红色)和较重(检伤分类为黄色)的判断是重中之重[6]。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和疑难病症诊治医院[7, 8],在芦山地震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制定的急诊接诊流程,做好批量伤员接诊工作。本文将四种检伤分类方法运用于地震伤员中,以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4 月 20 日~4 月 26 日从芦山地震前线医院转运至我院急诊科就诊的危重地震伤员(预检分诊分级为 3~4 级的创伤患者)。根据病历资料记录各个伤员的格拉斯记分(GCS)、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外周血氧饱和度、脉搏、来院时间、入 ICU 时间及离开 ICU 时间等指标,并根据出院诊断、出院记录和手术记录进行 ISS评分。
1.2 分类方法
1.2.1 START 法 对伤员进行简单评估和快速治疗,主要是通过呼吸、脉搏、意识状态等指标判断伤员受伤严重情况,根据伤员不同伤情用不同颜色进行标示[9],见图 1。此方法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经典检伤分类方法。
1.2.2 Care-Flight 法 优先处理红色标示,其次为黄色标示,再次处理绿色标示,黑色标示为最后处理。具体的方法:只要能走路的标示为绿色;不能走路的以能不能完成应答为标准,不能完成应答需要观察呼吸,有呼吸的标示为红色,没有呼吸标示为黑色;如能按指令应答则观察脉搏,有脉搏为黄色标示,没有脉搏标示为红色[10](图 2)。此方法的特点是指标与 START 一致,但流程更为简略。
1.2.3 REMS 评分法 根据伤员年龄(岁)、平均动脉压(MAP,mmHg)、心率(次/min)、呼吸(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GCS(分)进行判断。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危重程度越高[11],见表 1。此方法是评分式的方案,纳入指标较多。

1.2.4 Sacco 评分法 根据心率(次/min)、呼吸(次/min)、SPO2(%)及运动反应进行判断,见表 2。此方法与 REMS 类似,也是评分式的方案,但纳入指标较 REMS 少。



1.3 统计分析
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法)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检伤分类法不同级别患者的 ISS 评分、ICU 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的相关性。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地震伤患者的一般情况
共纳入了 41 例地震伤患者,其中男 27 例,女 14 例,男︰女为 1︰0.5,平均年龄为 59.69±18.65 岁,住院时间为 77.74±72.61 天,ICU 停留时间为 21.21±45.00 天,ISS 评分中位数为 16 分。其中,根据 START 检伤分类分为红色者 10 例(24%),黄色者 31 例(76%)。根据 Care-Flight 检伤分类法分为红色者 9 例(22%),黄色者 32 例(78%)。REMS 评分中位数为 7 分。Sacco 评分中位数为 10 分。
2.2 不同分级患者在住院时间和 ICU 留置时间的比较
根据 START 分类和 Care-Flight 分类对不同分级患者的住院时间和 ICU 留置时间进行比较发现,START 分类和 Care-Flight 分类为红色者其 ICU 留置时间均长于黄色者,但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表 3)。

2.3 四种检伤分类法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START 分类、Care-Flight 分类的危重症者(红色)与 ICU 留置时间呈正相关,即检伤分类级别越高的患者其 ICU 留置时间越长,而两者住院时间无明显相关性(表 4)。此外,REMS、Sacco 评分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均无相关性。

3 讨论
突发灾难后,在较短时间内需要大量的医疗资源,可能出现短时间无法满足需求,医疗资源在灾区严重不足的情况[12, 13]。紧急医学救援对解决这一突出的矛盾,推荐向灾区内输送大量的医疗资源或将灾区内的患者向灾区外转运[14, 15]。将灾区内患者转出灾区外,让其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能促进伤者尽快恢复;但如何快速确定哪些地震伤员需要转运目前在国内外却无统一意见[16, 17]。危重伤员需快速转运至后方医院以得到优质治疗。另外一部分伤员病情相对稳定、恢复慢、治疗时间较长[18, 19],这类伤员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占用大量前线医院医疗资源,可能导致前线医院无法持续接收新伤员,因此有研究建议可将此类伤员优先转至后方医院[20]。目前国内外评估伤员病情危重程度的检伤分类的方法众多[21],但评估其住院时间及 ICU 留置时间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采用 START、Care-Flight、REMS 和 Sacco 四种检伤分类方法对芦山地震伤员住院时间及 ICU 留置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为如何快速确定需要转运的伤员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芦山地震伤员的检伤分类中非绿色伤员发现 START、Care-Flight 分类为红色者其 ICU 留置时间长于黄色者,但两者在住院时间上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还发现,四种检伤方法仅 START、Care-Flight 分类的危重症者(红色)与 ICU 留置时间呈正相关,提示检伤分类级别越高的患者其 ICU 留置时间越长,而住院时间未发现其相关性。REMS 法通过伤员年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GCS(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分值越高,危重程度越重;Sacco 评分法是根据伤员呼吸、心率、运动反应进行分析,分值越低,危重程度越高。而本研究中,REMS 法及 Sacco 评分法与住院时间、ICU 留置时间及 ISS 评分均无相关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 START 和 Care-Flight 检伤分类为红色的危重伤员,其 ICU 留置时间较长;START 和 Care-Flight 检伤分类级别与 ICU 留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但 REMS 和 Sacco 检伤分类方法对于群体危重症伤员的 ICU 留置时间并无相关性。但是,针对住院时间的评估,上述检伤分类方法尚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