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 510080);2. 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中山 528403);3.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518057);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s)冠脉内应用与静脉内应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9期)、Ovid、CBM、CNKI和VIP,收集冠脉内应用GPIs与静脉内应用GPIs比较治疗ACS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2年9月30日。同时手工检索最近1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文献,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位评价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3 553例AC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 与初始剂量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降低给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OR=0.54,95%CI(0.34,0.85),P=0.008]、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OR=0.62,95%CI(0.39,0.97),P=0.04]、血运重建发生率[OR=0.59,95%CI(0.36,0.97),P=0.04]及心衰发生率[OR=0.52,95%CI(0.32,0.84),P=0.008],但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1,95%CI(0.58,1.14),P=0.23]。② 与初始剂量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的轻微出血及严重出血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轻微出血:OR=0.94,95%CI(0.75,1.19),P=0.63;严重出血:OR=1.18,95%CI(0.76,1.84),P=0.47]。
结论  与常规静脉给药相比,GPIs初始剂量冠脉给药能更好地改善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的临床预后,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引用本文: 尹晴,张志刚,马亚平,李斌飞. 冠脉注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介入治疗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9): 1102-1109. doi: 10.7507/1672-2531.20130189 复制

  • 上一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
  • 下一篇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