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福安 355000);2. 井冈山大学医学院(吉安 343000);3.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 350108);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第6期)、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胃癌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2年6月。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7个研究,共74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植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0.93,95%CI(0.54,1.59),P=0.79],但术后随访1~3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OR=0.32,95%CI(0.15,0.65),P=0.002;术后随访2年:OR=0.19,95%CI(0.08, 0.42),P lt;0.001;术后随访3年:OR=0.40,95%CI(0.24,0.67),P=0.004]。植入组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OR=1.98,95%CI(0.92,4.25),P=0.08],但术后随访2年和3年生存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随访2年:OR=2.63,95%CI(1.17,5.91),P=0.02;术后随访3年:OR=2.42,95%CI(1.53,3.83),P=0.002]。植入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2,95%CI(0.49,3.07),P=0.67]。
结论  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胃癌可降低术后1、2年复发率,且提高术后随访2、3年生存率,且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引用本文: 曾林淼,郭小靖,俞晓莲,郭良华,周新伟,刘鹏. 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8): 1001-1007. doi: 10.7507/1672-2531.20130173 复制

  • 下一篇

    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