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72);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采用诊断敏感性及ROC曲线评价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常用三维重建方法诊断上尿路疾病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本院41例上尿路疾病患者,行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MDCTU)进行MPR、MIP以及VR重建。以金标准为对照,分别采用诊断敏感性指标及ROC曲线评价MDCTU、MPR、MIP及VR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  ① 该41例患者共有49处上尿路病变。② MPR、MIP及VR对上尿路疾病的定位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8/49(98.0%)、27/49(53.2%)及19/49(38.8%);定性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7/49(95.9%)、17/49(34.7%)及13/49(26.5%);MPR与MIP、VR两者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0.05)。③ MPR、MIP及VR鉴别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Z值)分别为0.998、0.736及0.669;MPR与MIP、VR两者相比,其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lt;0.05)。④ MPR与MDCTU有相同的诊断敏感性及Az值。
结论  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常用的三维重建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以MPR的诊断效能最高,其与MDCTU相同,是诊断的基础;而MIP及VR立体感较强。由此可见,综合应用CTU中的三维重建方法对上尿路疾病的诊断及良恶性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引用本文: 孔维芳,刘荣波,王娜. 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上尿路疾病的ROC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2): 143-148. doi: 10.7507/1672-2531.20130026 复制

  • 上一篇

    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免疫组化及其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分析
  • 下一篇

    粪便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