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一科(乌鲁木齐 83005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 gt;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 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 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 lt;0.000 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
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 gt;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gt;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引用本文: 巴巴音斯勒玛,马依彤,于子翔,杨毅宁,马翔,李晓梅,谢翔.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5): 577-582. doi: 10.7507/1672-2531.20120093 复制

  • 上一篇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昂丹司琼预防椎管内使用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