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与西药止痛药比较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90~2008)、CNKI(1990~2008)、VIP(1990~2008)、Cochrane Library(2008年第3期)及MEDLINE(1990~2008),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和会议论文集,纳入有关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对同质研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590例患者,文献质量均为C级。由于纳入研究试验组用药均不相同,不能进行合并分析,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止痛总有效率方面,中药复方镇痛散、消癥止痛膏优于消炎痛,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R=1.11,95%CI(1.00,1.24),P=0.05;RR=1.35,95%CI(1.02,1.78),P=0.04];独一味胶囊与消炎痛比较及化坚拔毒膜、麝冰止痛膏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止痛起效时间上,镇痛散、消癥止痛膏与消炎痛比较,麝冰止痛膏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 –9.87,95%CI(–10.84,–8.89),P lt;0.000 01;SMD= –?8.74,95%CI(–0.164,–7.32),P lt;0.000 01;SMD= –?2.24,95%CI(–3.00,–1.49),P lt;0.000?01];化坚拔毒膜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止痛持续缓解时间上,消癥止痛膏与消炎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4.78,95%CI(2.99,6.57),P lt;0.000 01];化坚拔毒膜与曲马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由于研究质量差,样本量少,现有证据尚不能证实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开展设计合理、方法科学的大样本、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提供证据支持。
引用本文: 杜业勤,王庆全,刘晶,哈木拉提吾甫尔. 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0, 10(6): 707-710. doi: 10.7507/1672-2531.20100480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