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回顾性分析汶川地震后7 天内收治的23 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的分区分类救治情况,为今后类似重大灾难事件的伤员救治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23 例伤员较为完整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分析伤员伤口内分泌物细菌直接涂片结果、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经验选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与控制严重感染及愈后之间的关系。
结果 全部伤员均为Ⅵ型开放性骨折,其中男8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6.61 岁。均伴发热、畏寒等感染中毒症状,且合并四肢骨折部位的较大或大范围的肌肉缺血坏死和严重感染。直接涂片检出单一菌感染者6 例(26.09%),双重菌感染者12 例(52.18%),多重菌感染者5 例(21.74%);伤口内分泌物细菌有氧培养结果显示,伤口感染11 种细菌共计18 株:肠杆菌科细菌11 株(61.11%),非发酵菌5 株(27.78%),表皮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各1 株(各占5.56%); 2 例伤员为2 种细菌合并感染,另2 例伤员未培养分离出细菌,有5 例未能进行细菌培养。早期经验采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者12 例中有10 例(83.33%)伤员感染病原菌对经验选用的单一抗菌药物耐药,仅有2 例(16.67%)伤员敏感。早期抗菌药物联合应用药,结合早期清创、充分引流及分区分类治疗后,有效控制了伤员原有感染并避免院内感染发生。
结论 地震伤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抗菌药物早期联合使用以及早期受伤部位的彻底清创和充分引流有利于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为地震伤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的伤员进一步转入二线三甲医院接受外科专科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引用本文: 杨家红,赵鲁平,巫奇,陈皋,文元,袁成良,罗万蓉,张大志. 一线三甲医院23例汶川地震伤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严重感染伤员的分区分类救治.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09(3): 273-274. doi: 10.7507/1672-2531.20090052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