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总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制剂室(北京 10085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系统评价多西紫杉醇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及给药方案。
方法  电子检索Medline(1991 ~ 2008.2)、Pubmed、CBMDisc 等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4.2 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有8 篇文献纳入研究。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支持性疗法相比,疾病进展期和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分别是10.6 周和6.7 周(P lt;0.001)、7.0 月和4.6 月(P lt;0.001),1 年生存率分别为37% 和11%。不良反应研究中,3 ~ 4 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在多西紫杉醇组中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剂量组(100 mg/m2)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75 mg/m2);3 ~ 4 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多西紫杉醇组和支持治疗组发生率相似。另外以长春瑞滨或异环磷酰胺为对照的研究显示,多西紫杉醇组反应率、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率优于对照;4 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多西紫杉醇组高于对照组,其他3 ~ 4 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规律。生存质量评价(LCSS、QLQ-C30 或QLQ-LC13)方面,患者自评和观察者评价均显示多西紫杉醇组优于支持治疗组。不同给药方案(3 周给药和1 周给药)的Meta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给药方案在疾病控制率、反应率及1 年生存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gt;0.05);在嗜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上,1 周给药组发生率均低于3 周给药组(P lt;0.01);在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虚弱、恶心/ 呕吐的发生率上,不同给药方案没有统计学差异(P gt;0.5)。
结论  多西紫杉醇可以认为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中疗效确切的药物;不同的多西紫杉醇给药方案(3 周vs 1 周),在疗效方面差异不明显,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略有差异,因此,在发生严重血液学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用1 周给药代替3 周给药进行治疗。

引用本文: 郭荣荣,徐风华,孙华燕. 多西紫杉醇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的系统评价.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8(10): 861-868. doi: 10.7507/1672-2531.20080191 复制

  • 上一篇

    紫杉醇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
  • 下一篇

    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诊断试验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