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南昌 33000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评价血液灌流吸附炎症因子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患者60例,均符合脓毒症的诊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脓毒症治疗指南进行常规的治疗,包括液体复苏、机械通气、抗感染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于合并肾衰竭的患者使用肾脏替代治疗(renal eplacement therapy,RRT),并且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以及抽血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症因子测定。研究组在入组后0 h和24 h分别给予2次血液灌流吸附炎症因子。治疗后24 h、48 h再次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相关理化指标:去甲肾上腺素剂量、氧合指数、PCT、IL-6以及血乳酸。比较两组理化指标的变化以及28天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入组时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24 h及48 h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0.77±0.48)μg·kg–1·min–1比(0.92±0.62)μg·kg–1·min–1P=0.030]及血乳酸水平[(2.70±1.43)mmol/L比(4.05±2.60)mmol/L,P=0.001]均明显较对照组下降,研究组的氧合指数在治疗24 h后高于对照组[(212±68)mm Hg比(197±42)mm Hg,P=0.042]。研究组的炎症反应相关指标PCT[(17±24)ng/mL比(32±36)ng/mL,P=0.013]及IL-6[299(102,853)pg/mL比937(247,2230)pg/mL,P=0.026],在治疗48 h后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研究组治疗后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氧合指数、PCT、IL-6以及血乳酸水平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改善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28天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P=0.646)。结论  血液灌流吸附炎症因子治疗虽然不能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率,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早期理化指标,为后续治疗争取机会。

引用本文: 贺慧为, 夏文翰, 陈志, 杨春丽, 杨小刚, 何招辉, 黄翠兰, 陈小红. 血液灌流吸附炎症因子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3, 22(1): 13-17. doi: 10.7507/1671-6205.202210045 复制

  • 上一篇

    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第十版发布,诊治方案之争尘埃落地了吗?
  • 下一篇

    舌下微循环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