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郝月琴, 王欣, 李猛, 陈建攸, 唐华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T 细胞亚群变化及 CD8+CD28+ T 细胞与 C 反应蛋白相关性探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20, 19(1): 75-77. doi: 10.7507/1671-6205.201812018 复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安全问题,慢阻肺急性加重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农村居首位,城市居第四位。反复感染是导致慢阻肺加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T 细胞介导的炎症作为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参与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1-3],在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在 CD4+ T 细胞与 CD8+ T 细胞失衡[4-7]。但关于 CD8+ T 细胞亚群在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8+CD28+ T 细胞即细胞毒性 T 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8-9]。为此,我们观察了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不同时间段 CD8+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就急性加重期 CD8+CD28+ T 细胞及 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5 年 5 月至 2017 年 10 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 30 例,治疗后均缓解。其中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61~84 岁,中位年龄 72 岁,平均年龄(72±9)岁;平均病程(18±11)年;平均吸烟指数(45±18)支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中制订的诊断标准,且要求近 3 个月内无急性加重史。同时排除合并有肺部其他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病史,影响 T 细胞变化及与 CRP 升高相关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慢性肝肾疾病、炎性肠病、急性脑血管意外、血液病、服免疫抑制剂中、活动性结核及肺部以外的细菌感染等。本研究经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等,避免使用免疫调节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 周、3 个月时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并空腹常规采静脉血 2 mL 作 CRP 检测,并抽晨血 3 mL 入乙二胺四乙酸管,取 100 μL 全血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CD3、CD4、CD8 单克隆荧光抗体,后室温避光静置 10 min,再加入红细胞溶解液静置 10 min,以 1 000 r/min 的离心速度离心 10 min,弃上清。以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并悬浮细胞,在美国 Beckman 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T 细胞亚群,CXP 软件分析表达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Windows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各时期数据所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慢阻肺患者不同分期进行比较时方差齐采用 t 检验,方差不齐采用 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直线相关性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明显改善。结果见表 1。


2.2 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比较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比值下降,在治疗后 CD3+、CD4+百分比及 CD4+/CD8+比值均逐渐升高,但治疗前与治疗后 2 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 3 个月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2.3 外周血 CD8+CD28+T 细胞与 CRP 的相关性
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见表 3。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与 CRP 水平呈正相关(r = 0.86,P<0.05),结果见图 1。



3 讨论
慢阻肺的特征是对肺组织中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也与涉及各种免疫细胞的全身效应有关,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特别是 T 细胞。T 细胞的活化、增殖,作为一种启动因子,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气道炎症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5]。然而,先前国内外发表的研究关注热点一直在于 CD4+ 细胞与 CD8+ 细胞之间的失衡方面[6-9],尤其是气道 T 细胞亚群的失衡[10-11]。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 CD8+ T 细胞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12],慢阻肺不仅表现为肺部炎症,而且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认识慢阻肺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更有意义。因此,我们不仅观察了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不同时间段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更侧重观察了外周血 CD8+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就急性加重期杀伤性 T 细胞(CD8+CD28+)及与 CRP 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结果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周血 CD3+、CD4+、CD4+/CD8+与缓解期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这与此前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相似。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除了 CD4+/CD8+细胞亚群失衡外,也存在着 CD8+ T 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紊乱,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12]。CD8+ T 细胞根据是否表达 CD28 可以分为两个亚群,即 CD8+CD28+ T 细胞(Tc)和 CD8+CD28- T 细胞(Ts)。CD8+CD28+ T 细胞即细胞毒性 T 细胞,起杀伤靶细胞的作用,能够找到机体内那些已经被病毒及细菌感染、肿瘤侵犯的细胞,然后像杀手那样将这些细胞摧毁掉,因此又被称为杀伤性 T 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3]。目前尚未查阅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与炎性指标 CRP 进行相关性探讨的文献。江雨顺等[14]曾进行了慢阻肺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和 CRP 变化的探讨,但并未深入进行 CD8+ T 细胞亚群的探讨。本研究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经过系统治疗 2 周以后,患者肺功能 FEV1/FVC 及 FEV1%pred 均显著改善,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86,P<0.05)。已知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越重,CRP 升高越明显。由此我们推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 CD8+CD28+ T 细胞受感染刺激而产生应激性反应,为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的侵害,CD8+CD28+ T 细胞反应性增多并进一步杀伤机体产生的炎症细胞。
本研究还发现经过有效治疗 2 周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虽然改善,但机体的细胞免疫失衡并未完全恢复,直至治疗后 3 个月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才逐渐恢复正常。由此我们推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 T 细胞亚群失衡的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滞后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期待今后有更多的相关研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依据,给慢阻肺的治疗带来突破。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安全问题,慢阻肺急性加重在我国的死亡原因中,农村居首位,城市居第四位。反复感染是导致慢阻肺加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的研究表明,T 细胞介导的炎症作为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参与了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1-3],在慢阻肺患者体内存在 CD4+ T 细胞与 CD8+ T 细胞失衡[4-7]。但关于 CD8+ T 细胞亚群在慢阻肺急性加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缺乏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D8+CD28+ T 细胞即细胞毒性 T 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8-9]。为此,我们观察了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不同时间段 CD8+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就急性加重期 CD8+CD28+ T 细胞及 C 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5 年 5 月至 2017 年 10 月青岛市市立医院呼吸科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住院患者 30 例,治疗后均缓解。其中男 16 例,女 14 例;年龄 61~84 岁,中位年龄 72 岁,平均年龄(72±9)岁;平均病程(18±11)年;平均吸烟指数(45±18)支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中制订的诊断标准,且要求近 3 个月内无急性加重史。同时排除合并有肺部其他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病史,影响 T 细胞变化及与 CRP 升高相关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慢性肝肾疾病、炎性肠病、急性脑血管意外、血液病、服免疫抑制剂中、活动性结核及肺部以外的细菌感染等。本研究经过青岛市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等,避免使用免疫调节剂。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2 周、3 个月时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评估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并空腹常规采静脉血 2 mL 作 CRP 检测,并抽晨血 3 mL 入乙二胺四乙酸管,取 100 μL 全血于试管中,分别加入 CD3、CD4、CD8 单克隆荧光抗体,后室温避光静置 10 min,再加入红细胞溶解液静置 10 min,以 1 000 r/min 的离心速度离心 10 min,弃上清。以磷酸盐缓冲液洗涤并悬浮细胞,在美国 Beckman 公司的流式细胞仪检测 T 细胞亚群,CXP 软件分析表达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Windows Excel 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各时期数据所得结果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慢阻肺患者不同分期进行比较时方差齐采用 t 检验,方差不齐采用 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直线相关性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和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明显改善。结果见表 1。


2.2 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比较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比值下降,在治疗后 CD3+、CD4+百分比及 CD4+/CD8+比值均逐渐升高,但治疗前与治疗后 2 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 3 个月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2。


2.3 外周血 CD8+CD28+T 细胞与 CRP 的相关性
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见表 3。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与 CRP 水平呈正相关(r = 0.86,P<0.05),结果见图 1。



3 讨论
慢阻肺的特征是对肺组织中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也与涉及各种免疫细胞的全身效应有关,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特别是 T 细胞。T 细胞的活化、增殖,作为一种启动因子,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气道炎症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5]。然而,先前国内外发表的研究关注热点一直在于 CD4+ 细胞与 CD8+ 细胞之间的失衡方面[6-9],尤其是气道 T 细胞亚群的失衡[10-11]。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 CD8+ T 细胞在慢阻肺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12],慢阻肺不仅表现为肺部炎症,而且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认识慢阻肺全身性炎症反应可能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更有意义。因此,我们不仅观察了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不同时间段外周血 T 细胞亚群的变化,更侧重观察了外周血 CD8+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就急性加重期杀伤性 T 细胞(CD8+CD28+)及与 CRP 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结果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外周血 CD3+、CD4+、CD4+/CD8+与缓解期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这与此前国内外的诸多研究结果相似。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除了 CD4+/CD8+细胞亚群失衡外,也存在着 CD8+ T 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紊乱,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类似[12]。CD8+ T 细胞根据是否表达 CD28 可以分为两个亚群,即 CD8+CD28+ T 细胞(Tc)和 CD8+CD28- T 细胞(Ts)。CD8+CD28+ T 细胞即细胞毒性 T 细胞,起杀伤靶细胞的作用,能够找到机体内那些已经被病毒及细菌感染、肿瘤侵犯的细胞,然后像杀手那样将这些细胞摧毁掉,因此又被称为杀伤性 T 细胞,在机体抗感染、抗肿瘤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3]。目前尚未查阅到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与炎性指标 CRP 进行相关性探讨的文献。江雨顺等[14]曾进行了慢阻肺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和 CRP 变化的探讨,但并未深入进行 CD8+ T 细胞亚群的探讨。本研究发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显著升高,经过系统治疗 2 周以后,患者肺功能 FEV1/FVC 及 FEV1%pred 均显著改善,外周血 CD8+CD28+ T 细胞及 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二者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86,P<0.05)。已知 CRP 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越重,CRP 升高越明显。由此我们推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 CD8+CD28+ T 细胞受感染刺激而产生应激性反应,为保护机体免受感染的侵害,CD8+CD28+ T 细胞反应性增多并进一步杀伤机体产生的炎症细胞。
本研究还发现经过有效治疗 2 周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虽然改善,但机体的细胞免疫失衡并未完全恢复,直至治疗后 3 个月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才逐渐恢复正常。由此我们推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体内 T 细胞亚群失衡的恢复是一个慢性过程,滞后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期待今后有更多的相关研究为免疫调节治疗提供依据,给慢阻肺的治疗带来突破。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