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徐彦飞, 刘露, 周舟, 陈延伟.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4): 322-326. doi: 10.7507/1671-6205.201810039 复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间断性上气道阻塞、呼吸暂停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低氧血症、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并可导致心、脑、肺血管的合并症[1]。OSAHS 被认为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OSAHS 往往会合并高血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调查发现,OSAHS 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 45%~48%,而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 OSAHS 者超过 30%[2]。另外,OSAHS 合并高血压时往往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达到 43%~47%[3],这类高血压很难在单纯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 OSAHS 的影响[4]。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通气是目前认为治疗 OSAHS 最好的手段之一,可开放上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本研究通过观察 CPAP 治疗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时血压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 CPAP 是否可以改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血压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122 例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9 月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OSAHS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 年修订版)》[5];难治性高血压诊断参照 2013 年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即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至少 3 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 1 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达到 24 h 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服用 4 种或 4 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6]。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2)原发性心肌病及心脏瓣膜病;(3)既往或目前患有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4)其他甲状腺功能减低、恶性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内科性疾病。
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CPAP 组,每组各 61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 41 例,女 20 例,年龄 44~78 岁,平均年龄(57.8±12.9)岁;CPAP 组中男 39 例,女 22 例,年龄 43~80 岁,平均年龄(57.3±13.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得到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或特拉唑嗪等药物联合服用。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降压、降糖等上述常规药物治疗。CPAP 组在饮食控制,降压、降糖等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再给予 CPAP 治疗,采用 Autoset-CPAP 全自动呼吸机,CPAP 时间每晚不低于 5 h,连续治疗 1 周。
1.2.2 监测指标
利用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 7 d 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erpnoea index,AH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患者于每日清晨(6 时至 8 时)、平卧位静息 10 min 以上后,采用血压计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3、5、7 d 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测 3 次,取其平均值。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 7 d 清晨抽取静脉血(抽血前晚 8 时后不再进食),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两两计数资料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
干预前,两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AHI、LSaO2 及 ODI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AP 组经治疗 7 d 后,其 AHI、LSaO2 及 ODI 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同时其呼吸功能状况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干预 7 d 后的改善程度。结果见表 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
干预前对照组收缩压(141.69±15.92)mm Hg,舒张压(93.69±11.04)mm Hg,CPAP 组收缩压(142.36±16.85)mm Hg, 舒张压 ( 93.88 ±12.09)mm 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1、0.928)。常规高血压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第 1、3、5、7 d 后没有显著变化(P=0.953、0.983、0.919、0.959),同时,舒张压第 1、3、5 d 后舒张压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849、0.861、0.863),直至第 7 d 后,患者舒张压略有降低,降至(91.28±11.69)mm Hg,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而 CPAP 组第 1、3、5、7 d 后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0.003、0.001、<0.001),其中干预第 1 d 后,患者的收缩压即下降至(134.37±16.22)mm Hg,同时其收缩压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第 7 d 收缩压降至(130.08±14.26)mm Hg(P<0.001);1、3、5、7 d 后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0.002、0.005、<0.001),其中第 1 d 后患者的舒张压即下降至(87.15±12.46)mm Hg,同时其第 1~7 d 舒张压保持稳定,第 7 d 舒张压降至(86.15±12.06)mm Hg。结果见图 1。

a.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变化;b.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变化。干预第 1、3、5、7 d 后与干预前比较,*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 hs-CRP、IL-6、TNF-α 及 ET-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7 d 后对照组及 CPAP 组相关炎性因子均显著改善(P<0.05);且 CP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 及 ET-1 水平较对照组常规治疗 7 d 后相关炎性因子仍有显著降低(P<0.05)。结果见表 2。


2.4 干预前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相关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经 Spearman 相关检验发现,干预前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 hs-CRP、IL-6、TNF-α 及 ET-1 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 R2 分别为 0.639、0.896、0.680、0.552(P<0.001)。结果见图 2。

a. hs-CRP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b. IL-6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c. TNF-α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d. ET-1 与 AHI 的相关性
3 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指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至少 3 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 1 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达到 24 h 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130/80 mm Hg,或服用 4 种或 4 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 9%~18% 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更差,更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其外周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临床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更高[7]。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肥胖、高盐饮食、OSAHS 及慢性肾病等因素相关。该病病程长,血压高,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OSAHS 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 45%~48%,高血压患者大约占 30% 以上同时患有 OSAHS[2]。OSAHS 是继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OSAHS 与血压有密切的相关性,AHI 可以反映 OSAHS 的严重程度。调查发现,AHI 和高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同样也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 AHI 的增加而增加,AHI 每增加 1 次/h,高血压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1%,同时 OSAHS 中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概率下降[8-9]。另外,OSAHS 合并高血压时往往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达到 43%~47%[3]。OSAHS 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 的存在又加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难度[10]。OSAHS 合并的高血压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往往控制不理想,治疗效果有限,临床上常同时给予 CPAP 治疗。
OSAHS 患者长期处于缺氧、复氧的状态,导致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与觉醒,使机体反复发生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继而导致血管顺应性的改变,最终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若解除了上气道的梗阻因素,就可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逆转[11]。CPAP 是目前认为治疗 OSAHS 最好的手段之一。本研究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 CPAP 治疗后,患者的 AHI、LSaO2 及 ODI 水平显著改善,呼吸功能明显好转。CPAP 可以给予上气道生理性压力,加强对上气道的刺激,改变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现象,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 OSAHS 患者的睡眠结构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提高。潘瑞春等[12]研究也认为每晚使用 CPAP 4 h 以上,AHI 较治疗前降低,LSaO2 水平升高,中重度 OSAHS 患者呼吸困难和夜间低氧血症及白天嗜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这更有利于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Lloberes 等[13]发现,CPAP 治疗可使 71% 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级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发现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案仅仅能稳定其收缩压水平,对舒张压作用也较小;然而经过 7 d 持续性的 CPAP 治疗后,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改善。盛红宇等[3]进行过类似研究,发现对 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短期 CPAP 治疗,其清晨血压显著降低,短期 CPAP 治疗在降低清晨血压和控制血压变异性方面可能有独特优势。一项针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常规药物治疗下,CPAP 治疗可使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24 h 动态收缩压降低 10 mm Hg,而无 CPAP 治疗其 24 h 动态收缩压仅下降 0.7 mm Hg;收缩压下降也尤为明显,CPAP 组与无 CPAP 组收缩压差值为 7.1 mm Hg[14]。Martínez-García 等[15]研究也发现 CPAP 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一定控制效果。
本研究对干预后的相关炎性因子 hs-CRP、IL-6、TNF-α 及 ET-1 进行检测,发现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炎性子经过 CPAP 的干预后明显改善,干预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 hs-CRP、IL-6、TNF-α 及 ET-1 有显著的正相关。国内外研究也发现 AHI 与相关炎性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6-17]。因此,我们认为 CPAP 能显著改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CPAP 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其相关炎性因子,继而降低患者的血压状况。可能的机制为 CPAP 改善这种周期性的缺氧-复氧现象,减少机体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避免机体产生过度的炎性反应。具体表现为 CPAP 改善的 AHI 可有效控制肺循环量及体循环量,随着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夜间呼吸功能的改善,低氧血症的纠正,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8],减轻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炎性状态;炎症反应的减轻可以减少血管内皮损害,避免血管内皮过度增生、重构,内皮功能也得以改善,ET-1 的释放亦减少,避免管腔持续性的狭窄,防止血压处于持续性的高位,进而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19]。以上结果提示 CPAP 治疗可以有效保护 OSAHS 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同时对于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CPAP 联合药物治疗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为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后应加强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主要表现为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间断性上气道阻塞、呼吸暂停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低氧血症、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并可导致心、脑、肺血管的合并症[1]。OSAHS 被认为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中,OSAHS 往往会合并高血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调查发现,OSAHS 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 45%~48%,而高血压患者同时患有 OSAHS 者超过 30%[2]。另外,OSAHS 合并高血压时往往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达到 43%~47%[3],这类高血压很难在单纯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能有效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 OSAHS 的影响[4]。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通气是目前认为治疗 OSAHS 最好的手段之一,可开放上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缓解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本研究通过观察 CPAP 治疗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时血压及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观察 CPAP 是否可以改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血压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机制,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122 例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4 年 1 月至 2018 年 9 月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OSAHS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制定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 年修订版)》[5];难治性高血压诊断参照 2013 年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即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至少 3 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 1 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达到 24 h 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130/8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服用 4 种或 4 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6]。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2)原发性心肌病及心脏瓣膜病;(3)既往或目前患有肺部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4)其他甲状腺功能减低、恶性肿瘤及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的内科性疾病。
将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CPAP 组,每组各 61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 41 例,女 20 例,年龄 44~78 岁,平均年龄(57.8±12.9)岁;CPAP 组中男 39 例,女 22 例,年龄 43~80 岁,平均年龄(57.3±13.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深圳市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得到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吲达帕胺或特拉唑嗪等药物联合服用。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降压、降糖等上述常规药物治疗。CPAP 组在饮食控制,降压、降糖等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再给予 CPAP 治疗,采用 Autoset-CPAP 全自动呼吸机,CPAP 时间每晚不低于 5 h,连续治疗 1 周。
1.2.2 监测指标
利用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第 7 d 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erpnoea index,AHI)、氧减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患者于每日清晨(6 时至 8 时)、平卧位静息 10 min 以上后,采用血压计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1、3、5、7 d 收缩压和舒张压,各测 3 次,取其平均值。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和干预后第 7 d 清晨抽取静脉血(抽血前晚 8 时后不再进食),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高敏 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两两计数资料比较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两变量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
干预前,两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AHI、LSaO2 及 ODI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AP 组经治疗 7 d 后,其 AHI、LSaO2 及 ODI 水平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同时其呼吸功能状况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干预 7 d 后的改善程度。结果见表 1。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
干预前对照组收缩压(141.69±15.92)mm Hg,舒张压(93.69±11.04)mm Hg,CPAP 组收缩压(142.36±16.85)mm Hg, 舒张压 ( 93.88 ±12.09)mm Hg,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1、0.928)。常规高血压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第 1、3、5、7 d 后没有显著变化(P=0.953、0.983、0.919、0.959),同时,舒张压第 1、3、5 d 后舒张压水平没有显著变化(P=0.849、0.861、0.863),直至第 7 d 后,患者舒张压略有降低,降至(91.28±11.69)mm Hg,然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4)。而 CPAP 组第 1、3、5、7 d 后收缩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9、0.003、0.001、<0.001),其中干预第 1 d 后,患者的收缩压即下降至(134.37±16.22)mm Hg,同时其收缩压随时间延长显著下降,第 7 d 收缩压降至(130.08±14.26)mm Hg(P<0.001);1、3、5、7 d 后舒张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3、0.002、0.005、<0.001),其中第 1 d 后患者的舒张压即下降至(87.15±12.46)mm Hg,同时其第 1~7 d 舒张压保持稳定,第 7 d 舒张压降至(86.15±12.06)mm Hg。结果见图 1。

a.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变化;b.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变化。干预第 1、3、5、7 d 后与干预前比较,*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 hs-CRP、IL-6、TNF-α 及 ET-1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7 d 后对照组及 CPAP 组相关炎性因子均显著改善(P<0.05);且 CPAP 组血清 hs-CRP、IL-6、TNF-α 及 ET-1 水平较对照组常规治疗 7 d 后相关炎性因子仍有显著降低(P<0.05)。结果见表 2。


2.4 干预前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相关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经 Spearman 相关检验发现,干预前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 hs-CRP、IL-6、TNF-α 及 ET-1 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 R2 分别为 0.639、0.896、0.680、0.552(P<0.001)。结果见图 2。

a. hs-CRP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b. IL-6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c. TNF-α 水平与 AHI 的相关性;d. ET-1 与 AHI 的相关性
3 讨论
难治性高血压指在戒烟限酒、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服用至少 3 种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治疗 1 个月以上血压仍不能达到 24 h 动态血压监测全天血压<130/80 mm Hg,或服用 4 种或 4 种以上降压药物血压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中大约有 9%~18% 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预后更差,更容易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其外周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脑卒中等临床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更高[7]。难治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年龄、肥胖、高盐饮食、OSAHS 及慢性肾病等因素相关。该病病程长,血压高,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
OSAHS 患者中同时患有高血压者占 45%~48%,高血压患者大约占 30% 以上同时患有 OSAHS[2]。OSAHS 是继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OSAHS 与血压有密切的相关性,AHI 可以反映 OSAHS 的严重程度。调查发现,AHI 和高血压患病率显著相关,同样也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发生率随着 AHI 的增加而增加,AHI 每增加 1 次/h,高血压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1%,同时 OSAHS 中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的概率下降[8-9]。另外,OSAHS 合并高血压时往往为难治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发生率达到 43%~47%[3]。OSAHS 是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SAHS 的存在又加重了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难度[10]。OSAHS 合并的高血压单纯使用药物治疗往往控制不理想,治疗效果有限,临床上常同时给予 CPAP 治疗。
OSAHS 患者长期处于缺氧、复氧的状态,导致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与觉醒,使机体反复发生的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继而导致血管顺应性的改变,最终引起高血压的发生。若解除了上气道的梗阻因素,就可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逆转[11]。CPAP 是目前认为治疗 OSAHS 最好的手段之一。本研究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 CPAP 治疗后,患者的 AHI、LSaO2 及 ODI 水平显著改善,呼吸功能明显好转。CPAP 可以给予上气道生理性压力,加强对上气道的刺激,改变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现象,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同时 OSAHS 患者的睡眠结构明显好转,睡眠质量提高。潘瑞春等[12]研究也认为每晚使用 CPAP 4 h 以上,AHI 较治疗前降低,LSaO2 水平升高,中重度 OSAHS 患者呼吸困难和夜间低氧血症及白天嗜睡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这更有利于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Lloberes 等[13]发现,CPAP 治疗可使 71% 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级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本研究发现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方案仅仅能稳定其收缩压水平,对舒张压作用也较小;然而经过 7 d 持续性的 CPAP 治疗后,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改善。盛红宇等[3]进行过类似研究,发现对 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给予短期 CPAP 治疗,其清晨血压显著降低,短期 CPAP 治疗在降低清晨血压和控制血压变异性方面可能有独特优势。一项针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在常规药物治疗下,CPAP 治疗可使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24 h 动态收缩压降低 10 mm Hg,而无 CPAP 治疗其 24 h 动态收缩压仅下降 0.7 mm Hg;收缩压下降也尤为明显,CPAP 组与无 CPAP 组收缩压差值为 7.1 mm Hg[14]。Martínez-García 等[15]研究也发现 CPAP 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一定控制效果。
本研究对干预后的相关炎性因子 hs-CRP、IL-6、TNF-α 及 ET-1 进行检测,发现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相关炎性子经过 CPAP 的干预后明显改善,干预后 CPAP 组 AHI 水平与 hs-CRP、IL-6、TNF-α 及 ET-1 有显著的正相关。国内外研究也发现 AHI 与相关炎性因子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6-17]。因此,我们认为 CPAP 能显著改善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CPAP 可能通过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其相关炎性因子,继而降低患者的血压状况。可能的机制为 CPAP 改善这种周期性的缺氧-复氧现象,减少机体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避免机体产生过度的炎性反应。具体表现为 CPAP 改善的 AHI 可有效控制肺循环量及体循环量,随着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夜间呼吸功能的改善,低氧血症的纠正,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8],减轻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体内的炎性状态;炎症反应的减轻可以减少血管内皮损害,避免血管内皮过度增生、重构,内皮功能也得以改善,ET-1 的释放亦减少,避免管腔持续性的狭窄,防止血压处于持续性的高位,进而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19]。以上结果提示 CPAP 治疗可以有效保护 OSAHS 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同时对于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CPAP 联合药物治疗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为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后应加强对 OSAHS 合并难治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获得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利益冲突:本研究不涉及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