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杜威, 杜娟, 周俊, 时国朝, 汤葳. 白细胞介素-25 及其受体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调控作用.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3): 247-253. doi: 10.7507/1671-6205.201805012 复制
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导致气道炎症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1-2],但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该类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机制仍存在争议。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是属于 IL-17 家族的促炎因子,具有维持 2 型免疫反应的作用[3],其受体 IL-17RA/RB 由 IL-17RA(信号亚单位)和 IL-17RB(与特定细胞因子结合的亚单位)2 个亚单位构成[4]。在过敏性疾病的动物模型[5-6]和体外试验[7]中已经基本明确 IL-25 能够促进 Eos 的聚集和活化,我们既往的研究也已经发现无症状的过敏性哮喘患者相比健康人群其体内的成熟 Eos 细胞表面的 IL-17RA 和 IL-17RB 的表达以及血浆 IL-25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8]。但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过程中 IL-25 及其受体的作用和表达情况变化目前仍不明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哮喘患者在吸入过敏原激发后其外周血 Eos 细胞中 IL-25 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还探究了 IL-25 对 Eos 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脱颗粒和趋化能力的作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过敏性哮喘中 IL-25 如何引起气道 Eos 浸润和炎症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7 年至2018 年门诊收治、符合 GINA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9],经过知情同意后纳入该研究。患者年龄 19~52 岁,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仅间断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且均不吸烟,以排除吸烟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疾病诊断和试验结果的影响[8-9]。同时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至少一种吸入过敏原阳性(点刺试验阳性指出现 2 mm×2 mm 的风团且组胺反应阳性而溶剂反应阴性),从而保证后续试验的进行且进一步证实患者为过敏性哮喘[8-9]。该研究通过研究者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1.2.1 过敏原及溶剂吸入激发反应
过敏原激发试验按照既往研究中的描述进行[10]。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以过敏原为试验组,过敏原溶剂作为对照组。其中用于试验的吸入过敏原选择在点刺试验中导致最大风团的过敏原或在临床病史中暴露后出现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受试者于激发前后采集外周血以进行后续实验。
1.2.2 细胞标本准备和免疫荧光染色
采集患者全血至乙二胺四乙酸管中,裂解液裂解红细胞,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加入 0.1% 的叠氮化钠和 0.5% 的牛血清白蛋白中重悬白细胞]。为了检测 Eos 表面的 IL-25 受体表达情况,细胞通过 V450-CD45、APC-CD16、FITC-IL-17RA、PE-IL-17RB 或 FITC-IgG1,以及 PE-IgG2B 等抗体进行标记。为了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细胞首先通过 V450-CD45 和 APC-CD16(或 V450-CD3、Alexa Fluor 700-CD4 和 APC-CRTH2)进行预染色并在 4% 多聚甲醛中重悬 10 min,缓冲液洗涤 2 次后以皂苷缓冲液破膜(Hanks 平衡盐缓冲液中加入 1% 皂苷和 0.05% NaN3),再通过 FITC 标记的 IL-25 或 IgG1 同型对照抗体标记染色(20 ℃ 下 30 min),然后再加入 1% 多聚甲醛并送流式细胞检测。所用抗体均购自美国 R&D Systems 公司。
1.2.3 检测血浆 IL-25 水平
血浆 IL-25 的表达水平通过购买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美国 Peprotech 公司)进行检测,方法参考文献[8, 11]。
1.2.4 Eos 脱颗粒分析
即 Eos 过氧化物酶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100 ml)经过 AccuPrep 分层后采集粒细胞层并通过磁珠分选出 Eos(美国 Miltenyi Biotech 公司)。分选出的细胞纯度>95%,存活率>90%。这些细胞在 24 孔板(1×106/ml)中进行培养(RPMI 培养基)并分为加入和不加入 IL-25(1 ng/ml;R&D Systems)处理细胞,在分析结束前 2 h 进行处理。细胞处理后再在 1% 多聚甲醛中重悬,取上清液通过 ELISA 法检测 Eos 过氧化物酶含量(美国 Cloud Clone 公司)。
1.2.5 IL-25 刺激 Th2 型细胞因子表达
Eos 进行富集后培养于 24 孔板中(1×106/ml),并加入 IL-25 或空白对照试剂 18 h。细胞培养结束前 6 h 加入高尔基体拮抗剂莫能霉素(美国 BioLegend 公司)。细胞活性通过台盼蓝染色进行检测。细胞培养结束后采集细胞样本并通过前述免疫染色及流式细胞方法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在该过程中,Eos 纯度应>95%,活性>90%。
1.2.6 成熟 Eos 的趋化能力
行跨膜移行试验。Eos 纯化后在 RPMI 培养液中培养 2 h,并在其中加入 1 pg/ml 的 IL-25 或溶剂。细胞趋化能力通过 48 孔 Boyden 小室进行评估,方法参考文献[12]。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1 nmol/L,美国 R&D Systems 公司)加至下方小室,而 Eos(3×106/ml)加入上方小室。通过随机选取 10 个 40 倍光镜下视野进行计数,从而得出 Eos 数目。
1.2.7 流式细胞术
细胞以 LSR II 流式细胞仪(美国 Becton Dickinson 仪器系统)进行检测,并以 FACSDiva 软件程序(美国 Becton Dickinson 生物公司)获取数据。设门策略参考文献[8]。数据分析采用 FlowJo 9.3.2(美国 Tree Star 公司)软件,从而获得 IL-25 受体及细胞内 IL-25 的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 Graphpad Prism 5 软件(Graphpad Software Inc.,美国)。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误(±SEM)表示。使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下降 20% 所需乙酰胆碱浓度(PC20)采用几何均数和几何标准误进行表示。对于 IL-25 受体在 Eos 表面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他所有体外试验数据,主要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Tukey 多组比较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道生理和气道炎症
共纳入 15 例患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均阳性,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70%。在吸入过敏原后患者都出现了双相气道反应,即在吸入后 3 h 内 FEV1 下降≥20%(速发相哮喘反应),而在吸入后 3~7 h FEV1 再次下降≥15%(迟发相哮喘反应)。受试者的基线指标见表 1。相比于吸入溶剂,吸入过敏原的患者无论在哮喘的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中均存在 FEV1 的显著下降(表 2)。而患者在使用过敏原激发后 24 h 会出现 PC20 的显著降低和痰 Eos 的显著增高(表 2)。此外,激发后 24 h 患者外周血成熟 Eos 绝对数目显著上升[(38±6)×103/ml 和(64±9)×103/ml,基线水平和激发后,P<0.05,表 2]。


2.2 过敏原诱导 IL-25 受体表达水平改变
在过敏原激发后 24 h,外周血中表达 IL-17RB[(7 426±2 824)/106 白细胞和(19 446±5 593)/106 白细胞,激发前和激发后,P<0.01]和 IL-17RA/RB[(4 508±1 360)/106 白细胞和(9 025±3 166)/106 白细胞,P<0.001]的成熟 Eos 数目显著增多(图 1),而 IL-17RA 的表达无此变化。

a、b、c 分别代表 IL-17RA 阳性、IL-17RB 和 IL-17RA/RB 阳性 Eos 数目。过敏原激发后 IL-17RB 阳性和 IL-17RA/RB 阳性外周血 Eos 数目显著增加。水平线表示均数。*过敏原组激发前后对比,
2.3 过敏原诱导血浆和细胞内 IL-25 表达水平的改变
激发后 7 h 和 24 h,血浆 IL-25 的水平均有显著上升[(激发前,(650±45)pg/ml;激发后 7 h,(851±43)pg/ml,P<0.001(相比激发前);激发后 24 h,(813±56)pg/ml,P<0.001(相比激发前)]。此外,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表达 IL-25 的数目显著增加[(10 398±1 909)/106 白细胞和(147 684±46 222)/106 白细胞,激发前和激发后,P<0.05]。结果见图 2。

a. 血浆 IL-25 的水平,激发后 7 h 和 24 h 均有显著上升;b. 外周血 IL-25 阳性的 Eos 数目,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表达 IL-25 的数目显著增加。*激发前后对比,
2.4 IL-25 引起成熟 Eos 脱颗粒改变
6 例患者测定了 IL-25 引起成熟 Eos 脱颗粒改变。1 ng/ml 的 IL-25 持续刺激 2 h 能够显著增加成熟 Eos 释放过氧化物酶[(1.26±0.40)和(12.5±4.20)ng/ml,对照组和 IL-25 组,P<0.05]。结果见图 3。

2.5 IL-25 诱导 Th2 型细胞因子在 Eos 中的胞内表达改变
5 例患者测定了 IL-25 诱导 Th2 型细胞因子在 Eos 中的胞内表达改变。Eos 在 IL-25 刺激(18 h,理想浓度在 1 ng/ml 和 10 ng/ml)后胞内表达 IL-5 和 IL-13 的水平显著上升。结果见图 4a 和4b。

a. IL-5 阳性 Eos 比例;b. IL-13 阳性 Eos 比例
2.6 体外试验中 IL-25 能够促进 Eos 的趋化反应
7 例患者测定了体外试验中 IL-25 对 Eos 趋化反应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较大浓度范围内的 IL-25(1~1 000 pg/ml)对成熟 Eos 进行直接刺激并不能增强其迁移能力。但是如果使用低浓度 IL-25(1 pg/ml)对成熟 Eos 进行预处理则能够显著增强这些细胞随后对 eotaxin(1 nmol/L)的趋化反应(36±3 比 69±5,P<0.05)。结果见图 5。

体外试验中 IL-25 的预处理能够促进 Eos 对 eotaxin 的趋化作用。*相比空白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具有双相反应的哮喘患者中,吸入过敏原后外周血 IL-25 表达水平和成熟 Eos 表面 IL-25 受体表达均显著增加。此外,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 IL-25 对的表达亦有所增加。通过检测过氧化物酶的释放情况,我们还发现,相对高浓度的 IL-25(1 000 pg/ml)可短时刺激成熟 Eos 脱颗粒。而 IL-25(100~1 000 pg/ml)的持续刺激(过夜)能够促进 Eos 胞内 2 型细胞因子表达。而在体外试验中,我们还发现低浓度 IL-25(1 pg/ml)能够促进 Eos 对 eotaxin 的趋化作用。通过人体研究和体外实验我们从多个层面发现 Eos 通过增加其表面 IL-25 受体的表达而对 IL-25 更加敏感,从而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增强了过敏原暴露后气道中炎症细胞尤其是 Eos 的募集和促炎因子的产生。
IL-25 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促炎因子。既往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 2 型细胞炎症并促进哮喘的发生发展[5-7]。而对于 Eos,IL-25 通过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 的表达能够直接激活 Eos,并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IL-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和 IL-6 的释放,且能够延迟 Eos 的凋亡[13-14]。IL-25 的生物作用主要通过与 IL-25 受体结合而实现,后者由 IL-17RA 和 IL-17RB 组成并形成 IL-25 的功能性受体 IL-17RA/IL-17RB[15],且 IL-25 与 IL-17RB 具有高度亲和性[16, 21]。既往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过敏性哮喘患者相比正常人或过敏体质者其体内 Eos 的 IL-25 受体表达显著升高[8]。在该项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过敏原激发后哮喘患者外周血 Eos 表面 IL-17RB 和 IL-17RA/IL-17RB 的表达显著升高。该结果与国外研究者的试验结果一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过敏原激发后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的 IL-25 及其受体的表达均会上升,而在该过程中 Eos 具有重要作用[17]。还有研究显示 Eos 是 IL-25 的重要来源[11],而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过敏原激发后 Eos 胞内 IL-25 的表达明显增加。这些结果均提示在过敏反应中 Eos 能够动态释放 IL-25。
既往研究已经发现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 IL-25 水平相比正常人显著增加[8, 18]。而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吸入过敏原后哮喘患者血浆 IL-25 水平能够明显增加。尽管血浆 IL-25 水平的增加与该项研究中 Eos 表面 IL-17RB 或 IL-17RA 的表达并不相关,但是由于 IL-25 曾被发现能够上调 Eos 表面 IL-17RB 的表达[14],因此这能够部分解释 Eos 表面 IL-17RB 表达的增加。在此次研究的预试验中,痰液上清的 IL-25 水平并不能通过 ELISA 检测到,这可能是由于处理痰液过程中加入试剂的蛋白分解作用。但是由于最近的研究显示过敏性哮喘患者中血浆 IL-25 水平和气道上皮 IL-25 的表达密切相关[18],因此血浆 IL-25 水平也能侧面反映气道 IL-25 的表达情况。此外,血浆 IL-25 高表达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均密切相关,也显示了过敏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 IL-25 的重要作用。
成熟 Eos 是颗粒蛋白如 EPX、MPB 和 EPO 的重要来源,而这些颗粒蛋白均能够导致气道上皮损伤,Eos 还是 2 型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从而进一步促进哮喘患者的炎症产生[19]。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IL-25 能够直接刺激 Eos 释放过氧化物酶和增加 IL-5 及 IL-13 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发现尽管 IL-25 不能直接促进趋化反应,但 IL-25 预处理后的 Eos 对强趋化因子如 Eotaxin 的趋化作用显著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Eos 活化后 IL-25 的自分泌增加,从而使 Eos 在 IL-25 低浓度时表现出趋化反应增强,在 IL-25 高浓度时出现脱颗粒反应。
当然,该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人体研究中样本量仍较少,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虽然通过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充分使用能够获得的样本数据,其外推性仍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次,在细胞实验中由于相关抗体未能获得,IL-25/IL-25 受体途径的作用未能够得到充分探究,这可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补充和深入。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哮喘患者中,过敏原诱发的气道反应与 IL-25 息息相关,该过程可能是通过促进 Eos 的聚集和增强其效应功能而发生。因此拮抗 IL-25 的作用很可能能够减轻哮喘患者过敏原诱发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并成为新的哮喘治疗手段。
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是导致气道炎症的主要细胞成分之一[1-2],但在哮喘发生发展中该类细胞的迁移和活化机制仍存在争议。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是属于 IL-17 家族的促炎因子,具有维持 2 型免疫反应的作用[3],其受体 IL-17RA/RB 由 IL-17RA(信号亚单位)和 IL-17RB(与特定细胞因子结合的亚单位)2 个亚单位构成[4]。在过敏性疾病的动物模型[5-6]和体外试验[7]中已经基本明确 IL-25 能够促进 Eos 的聚集和活化,我们既往的研究也已经发现无症状的过敏性哮喘患者相比健康人群其体内的成熟 Eos 细胞表面的 IL-17RA 和 IL-17RB 的表达以及血浆 IL-25 的表达均显著升高[8]。但在哮喘患者急性发作过程中 IL-25 及其受体的作用和表达情况变化目前仍不明确。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测定了哮喘患者在吸入过敏原激发后其外周血 Eos 细胞中 IL-25 及其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情况,还探究了 IL-25 对 Eos 细胞的细胞因子生成、脱颗粒和趋化能力的作用,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过敏性哮喘中 IL-25 如何引起气道 Eos 浸润和炎症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7 年至2018 年门诊收治、符合 GINA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者[9],经过知情同意后纳入该研究。患者年龄 19~52 岁,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仅间断使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且均不吸烟,以排除吸烟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疾病诊断和试验结果的影响[8-9]。同时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至少一种吸入过敏原阳性(点刺试验阳性指出现 2 mm×2 mm 的风团且组胺反应阳性而溶剂反应阴性),从而保证后续试验的进行且进一步证实患者为过敏性哮喘[8-9]。该研究通过研究者所在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
1.2 方法
1.2.1 过敏原及溶剂吸入激发反应
过敏原激发试验按照既往研究中的描述进行[10]。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交叉试验,以过敏原为试验组,过敏原溶剂作为对照组。其中用于试验的吸入过敏原选择在点刺试验中导致最大风团的过敏原或在临床病史中暴露后出现哮喘症状的过敏原。受试者于激发前后采集外周血以进行后续实验。
1.2.2 细胞标本准备和免疫荧光染色
采集患者全血至乙二胺四乙酸管中,裂解液裂解红细胞,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PBS)中加入 0.1% 的叠氮化钠和 0.5% 的牛血清白蛋白中重悬白细胞]。为了检测 Eos 表面的 IL-25 受体表达情况,细胞通过 V450-CD45、APC-CD16、FITC-IL-17RA、PE-IL-17RB 或 FITC-IgG1,以及 PE-IgG2B 等抗体进行标记。为了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细胞首先通过 V450-CD45 和 APC-CD16(或 V450-CD3、Alexa Fluor 700-CD4 和 APC-CRTH2)进行预染色并在 4% 多聚甲醛中重悬 10 min,缓冲液洗涤 2 次后以皂苷缓冲液破膜(Hanks 平衡盐缓冲液中加入 1% 皂苷和 0.05% NaN3),再通过 FITC 标记的 IL-25 或 IgG1 同型对照抗体标记染色(20 ℃ 下 30 min),然后再加入 1% 多聚甲醛并送流式细胞检测。所用抗体均购自美国 R&D Systems 公司。
1.2.3 检测血浆 IL-25 水平
血浆 IL-25 的表达水平通过购买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美国 Peprotech 公司)进行检测,方法参考文献[8, 11]。
1.2.4 Eos 脱颗粒分析
即 Eos 过氧化物酶检测。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100 ml)经过 AccuPrep 分层后采集粒细胞层并通过磁珠分选出 Eos(美国 Miltenyi Biotech 公司)。分选出的细胞纯度>95%,存活率>90%。这些细胞在 24 孔板(1×106/ml)中进行培养(RPMI 培养基)并分为加入和不加入 IL-25(1 ng/ml;R&D Systems)处理细胞,在分析结束前 2 h 进行处理。细胞处理后再在 1% 多聚甲醛中重悬,取上清液通过 ELISA 法检测 Eos 过氧化物酶含量(美国 Cloud Clone 公司)。
1.2.5 IL-25 刺激 Th2 型细胞因子表达
Eos 进行富集后培养于 24 孔板中(1×106/ml),并加入 IL-25 或空白对照试剂 18 h。细胞培养结束前 6 h 加入高尔基体拮抗剂莫能霉素(美国 BioLegend 公司)。细胞活性通过台盼蓝染色进行检测。细胞培养结束后采集细胞样本并通过前述免疫染色及流式细胞方法检测胞内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在该过程中,Eos 纯度应>95%,活性>90%。
1.2.6 成熟 Eos 的趋化能力
行跨膜移行试验。Eos 纯化后在 RPMI 培养液中培养 2 h,并在其中加入 1 pg/ml 的 IL-25 或溶剂。细胞趋化能力通过 48 孔 Boyden 小室进行评估,方法参考文献[12]。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1 nmol/L,美国 R&D Systems 公司)加至下方小室,而 Eos(3×106/ml)加入上方小室。通过随机选取 10 个 40 倍光镜下视野进行计数,从而得出 Eos 数目。
1.2.7 流式细胞术
细胞以 LSR II 流式细胞仪(美国 Becton Dickinson 仪器系统)进行检测,并以 FACSDiva 软件程序(美国 Becton Dickinson 生物公司)获取数据。设门策略参考文献[8]。数据分析采用 FlowJo 9.3.2(美国 Tree Star 公司)软件,从而获得 IL-25 受体及细胞内 IL-25 的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 Graphpad Prism 5 软件(Graphpad Software Inc.,美国)。正态分布数据采用均数±标准误(±SEM)表示。使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下降 20% 所需乙酰胆碱浓度(PC20)采用几何均数和几何标准误进行表示。对于 IL-25 受体在 Eos 表面的表达差异以及其他所有体外试验数据,主要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Tukey 多组比较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气道生理和气道炎症
共纳入 15 例患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均阳性,FEV1 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70%。在吸入过敏原后患者都出现了双相气道反应,即在吸入后 3 h 内 FEV1 下降≥20%(速发相哮喘反应),而在吸入后 3~7 h FEV1 再次下降≥15%(迟发相哮喘反应)。受试者的基线指标见表 1。相比于吸入溶剂,吸入过敏原的患者无论在哮喘的速发相反应和迟发相反应中均存在 FEV1 的显著下降(表 2)。而患者在使用过敏原激发后 24 h 会出现 PC20 的显著降低和痰 Eos 的显著增高(表 2)。此外,激发后 24 h 患者外周血成熟 Eos 绝对数目显著上升[(38±6)×103/ml 和(64±9)×103/ml,基线水平和激发后,P<0.05,表 2]。


2.2 过敏原诱导 IL-25 受体表达水平改变
在过敏原激发后 24 h,外周血中表达 IL-17RB[(7 426±2 824)/106 白细胞和(19 446±5 593)/106 白细胞,激发前和激发后,P<0.01]和 IL-17RA/RB[(4 508±1 360)/106 白细胞和(9 025±3 166)/106 白细胞,P<0.001]的成熟 Eos 数目显著增多(图 1),而 IL-17RA 的表达无此变化。

a、b、c 分别代表 IL-17RA 阳性、IL-17RB 和 IL-17RA/RB 阳性 Eos 数目。过敏原激发后 IL-17RB 阳性和 IL-17RA/RB 阳性外周血 Eos 数目显著增加。水平线表示均数。*过敏原组激发前后对比,
2.3 过敏原诱导血浆和细胞内 IL-25 表达水平的改变
激发后 7 h 和 24 h,血浆 IL-25 的水平均有显著上升[(激发前,(650±45)pg/ml;激发后 7 h,(851±43)pg/ml,P<0.001(相比激发前);激发后 24 h,(813±56)pg/ml,P<0.001(相比激发前)]。此外,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表达 IL-25 的数目显著增加[(10 398±1 909)/106 白细胞和(147 684±46 222)/106 白细胞,激发前和激发后,P<0.05]。结果见图 2。

a. 血浆 IL-25 的水平,激发后 7 h 和 24 h 均有显著上升;b. 外周血 IL-25 阳性的 Eos 数目,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表达 IL-25 的数目显著增加。*激发前后对比,
2.4 IL-25 引起成熟 Eos 脱颗粒改变
6 例患者测定了 IL-25 引起成熟 Eos 脱颗粒改变。1 ng/ml 的 IL-25 持续刺激 2 h 能够显著增加成熟 Eos 释放过氧化物酶[(1.26±0.40)和(12.5±4.20)ng/ml,对照组和 IL-25 组,P<0.05]。结果见图 3。

2.5 IL-25 诱导 Th2 型细胞因子在 Eos 中的胞内表达改变
5 例患者测定了 IL-25 诱导 Th2 型细胞因子在 Eos 中的胞内表达改变。Eos 在 IL-25 刺激(18 h,理想浓度在 1 ng/ml 和 10 ng/ml)后胞内表达 IL-5 和 IL-13 的水平显著上升。结果见图 4a 和4b。

a. IL-5 阳性 Eos 比例;b. IL-13 阳性 Eos 比例
2.6 体外试验中 IL-25 能够促进 Eos 的趋化反应
7 例患者测定了体外试验中 IL-25 对 Eos 趋化反应的影响。在体外试验中较大浓度范围内的 IL-25(1~1 000 pg/ml)对成熟 Eos 进行直接刺激并不能增强其迁移能力。但是如果使用低浓度 IL-25(1 pg/ml)对成熟 Eos 进行预处理则能够显著增强这些细胞随后对 eotaxin(1 nmol/L)的趋化反应(36±3 比 69±5,P<0.05)。结果见图 5。

体外试验中 IL-25 的预处理能够促进 Eos 对 eotaxin 的趋化作用。*相比空白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在具有双相反应的哮喘患者中,吸入过敏原后外周血 IL-25 表达水平和成熟 Eos 表面 IL-25 受体表达均显著增加。此外,激发后 24 h 外周血 Eos 胞内 IL-25 对的表达亦有所增加。通过检测过氧化物酶的释放情况,我们还发现,相对高浓度的 IL-25(1 000 pg/ml)可短时刺激成熟 Eos 脱颗粒。而 IL-25(100~1 000 pg/ml)的持续刺激(过夜)能够促进 Eos 胞内 2 型细胞因子表达。而在体外试验中,我们还发现低浓度 IL-25(1 pg/ml)能够促进 Eos 对 eotaxin 的趋化作用。通过人体研究和体外实验我们从多个层面发现 Eos 通过增加其表面 IL-25 受体的表达而对 IL-25 更加敏感,从而在过敏性哮喘患者中增强了过敏原暴露后气道中炎症细胞尤其是 Eos 的募集和促炎因子的产生。
IL-25 是哮喘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促炎因子。既往研究表明它能够促进 2 型细胞炎症并促进哮喘的发生发展[5-7]。而对于 Eos,IL-25 通过上调细胞间黏附分子-1 的表达能够直接激活 Eos,并促进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IL-8、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 和 IL-6 的释放,且能够延迟 Eos 的凋亡[13-14]。IL-25 的生物作用主要通过与 IL-25 受体结合而实现,后者由 IL-17RA 和 IL-17RB 组成并形成 IL-25 的功能性受体 IL-17RA/IL-17RB[15],且 IL-25 与 IL-17RB 具有高度亲和性[16, 21]。既往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过敏性哮喘患者相比正常人或过敏体质者其体内 Eos 的 IL-25 受体表达显著升高[8]。在该项研究中我们进一步发现过敏原激发后哮喘患者外周血 Eos 表面 IL-17RB 和 IL-17RA/IL-17RB 的表达显著升高。该结果与国外研究者的试验结果一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过敏原激发后哮喘患者支气管黏膜的 IL-25 及其受体的表达均会上升,而在该过程中 Eos 具有重要作用[17]。还有研究显示 Eos 是 IL-25 的重要来源[11],而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发现过敏原激发后 Eos 胞内 IL-25 的表达明显增加。这些结果均提示在过敏反应中 Eos 能够动态释放 IL-25。
既往研究已经发现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 IL-25 水平相比正常人显著增加[8, 18]。而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吸入过敏原后哮喘患者血浆 IL-25 水平能够明显增加。尽管血浆 IL-25 水平的增加与该项研究中 Eos 表面 IL-17RB 或 IL-17RA 的表达并不相关,但是由于 IL-25 曾被发现能够上调 Eos 表面 IL-17RB 的表达[14],因此这能够部分解释 Eos 表面 IL-17RB 表达的增加。在此次研究的预试验中,痰液上清的 IL-25 水平并不能通过 ELISA 检测到,这可能是由于处理痰液过程中加入试剂的蛋白分解作用。但是由于最近的研究显示过敏性哮喘患者中血浆 IL-25 水平和气道上皮 IL-25 的表达密切相关[18],因此血浆 IL-25 水平也能侧面反映气道 IL-25 的表达情况。此外,血浆 IL-25 高表达与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肺功能异常和气道高反应性均密切相关,也显示了过敏性哮喘的发病过程中 IL-25 的重要作用。
成熟 Eos 是颗粒蛋白如 EPX、MPB 和 EPO 的重要来源,而这些颗粒蛋白均能够导致气道上皮损伤,Eos 还是 2 型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从而进一步促进哮喘患者的炎症产生[19]。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IL-25 能够直接刺激 Eos 释放过氧化物酶和增加 IL-5 及 IL-13 的表达。此外,我们还发现尽管 IL-25 不能直接促进趋化反应,但 IL-25 预处理后的 Eos 对强趋化因子如 Eotaxin 的趋化作用显著增强。因此,我们推测在过敏性炎症反应中,Eos 活化后 IL-25 的自分泌增加,从而使 Eos 在 IL-25 低浓度时表现出趋化反应增强,在 IL-25 高浓度时出现脱颗粒反应。
当然,该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人体研究中样本量仍较少,且部分数据存在缺失,虽然通过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充分使用能够获得的样本数据,其外推性仍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其次,在细胞实验中由于相关抗体未能获得,IL-25/IL-25 受体途径的作用未能够得到充分探究,这可能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补充和深入。
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哮喘患者中,过敏原诱发的气道反应与 IL-25 息息相关,该过程可能是通过促进 Eos 的聚集和增强其效应功能而发生。因此拮抗 IL-25 的作用很可能能够减轻哮喘患者过敏原诱发的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并成为新的哮喘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