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李方福, 鄢慧妤, 贾卫国. 社区呼吸支持中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影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5): 464-468. doi: 10.7507/1671-6205.2014114 复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积极稳定期管理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量,降低急性加重率、入院率和病死率。稳定期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支气管舒张剂、抗炎药、氧疗以及必要时使用排痰药物或者雾化稀释痰液等。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 LTOT)是治疗重度到极重度慢阻肺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措施之一,可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 改善氧合, 增加运动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延缓病程进展[1]。长期氧疗在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普遍,设立有专门机构和人员,通常要为患者开具氧疗处方, 内容包括氧流量或吸氧浓度、用氧频率、每日吸氧时间等。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有利于慢阻肺患者痰的排出,减少慢阻肺患者的感染率和再入院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50%的慢阻肺患者以及反复急性发作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安全、有效,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减少病情恶化[2]。三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拟探讨联合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对稳定期慢阻肺的影响,并讨论一种介于医院和家庭之间的医疗模式:建立社区呼吸支持中心。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1.纳入标准:选择成都市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例55岁以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符合慢阻肺GOLD分级Ⅲ级的诊断标准[3]: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50%≥FEV1 %pred≥30%;(2)PaO2≤5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3)PaO2为55~60 mm 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
2.排除标准:(1)年龄大于75岁以上以及预期寿命小于2年的患者;(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3)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4)曾患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或者因为某些疾病导致意识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5)其他严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6)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二 方法
1.基线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格表法随机分为呼吸支持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过去1年住院次数、FEV1 %pred、FEV1/FVC比较均无差别(P > 0.05),病程中无入ICU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 1。

2.呼吸支持组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1~2 L/min每日15 h,同时予以氨溴索15 mg一日2次进行雾化,敦促患者进行长期使用吸入型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维持现有的医疗模式,在入选的时候给患者处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告知对照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氧疗和长期雾化氨溴索15 mg一日2次,嘱每月门诊随访就诊。观察24个月,两组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加重需要住院则送入同一大型三甲医院的呼吸科进行诊治,待进入稳定期后呼吸支持组则立即转入社区呼吸支持中心进行继续治疗。
3.依从性:为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中心设立棋牌娱乐室、阅览室,鼓励中心内患者组建歌友会、交际舞会、太极拳等,患者在呼吸支持期间可以边娱乐边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定期邀请大型三甲医院教授来中心举行关于慢阻肺的讲座,让患者更进一步了解慢阻肺的防治知识。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在治疗24个月后,1名社区医生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对照组遵医行为进行统计。
4.综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慢阻肺综合评估比较,主要指标包括:(1)治疗前后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2)治疗前后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3)治疗前后FEV1 %pred测定;(4)6分钟步行距离(6MWD)。根据以上指标结合过去1年中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按照慢阻肺的最新防治指南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未来的风险[4]。
5.客观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pO2、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的检测。
6.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设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入选的慢阻肺患者均由同一社区医生向他们讲解自制问卷勾选方法、mMRC问卷及CAT问卷的内容及评分方法,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回答。肺功能检测和各种抽血检测均由受过培训的医师执行。所有的统计学指标均由2名观察者分别核对,确保所统计出的值一致。
三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失访率为0,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治疗24个月时完成相关检测和评估,呼吸支持组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也无患者中途退出呼吸支持治疗。
二 对照组的遵医行为情况
对照组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见表 2,长期使用是指使用频率大于80%,频繁使用是指使用频率60%~80%,间断使用是指使用频率30%~60%,偶尔使用是指使用频率30%以下。

三 两组患者研究终点的情况
呼吸支持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比对照组减少(P < 0.05),对照组有2例ICU治疗,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果见表 3。经2年治疗后,呼吸支持组患者肺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好转,而对照组肺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恶化。两组患者治疗前慢阻肺综合评估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配对资料的t检验提示:呼吸支持组CAT、mMRC下降(P < 0.05),6MWD、FEV1 %pred上升(P < 0.05),进入综合评估C组的人数增加;对照组CAT、mMRC上升(P < 0.05),FEV1 %pred下降(P < 0.05),6MWD未见明显改变(P > 0.05),进入综合评估D组的人数增加。结果见表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客观指标无明显差异(P > 0.05),配对资料的t检验提示:呼吸支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pO2、PaO2、BMI、Alb上升,Hb、PaCO2下降(P < 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改变(P > 0.05)。结果表 5。



讨论
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病情的进展和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降低未来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慢阻肺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肺上皮细胞损伤引起气道重塑,随着肺循环阻力的升高出现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下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慢阻肺的气道病变特征是慢性呼吸道炎症,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的增加,整个气道呈高反应性。长期使用布地奈德可以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切断炎性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和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的中间环节,同时可以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对β2受体的敏感性[5]。因此,最新的慢阻肺防治指南推荐对FEV1 %pred<60%的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4]。慢阻肺患者往往有长期的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痰液淤积在气道内可以增加感染的风险,长期雾化氨溴索激活呼吸道黏膜纤毛功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可以溶解痰液,使痰液容易咯出,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LTOT能提高患者的SpO2、PaO2,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低氧血症,减轻呼吸肌疲劳。Nonoyama等[6]研究显示,LTOT患者5年生存率为62%,不接受LTOT患者只有16%,建议在活动时SpO2出现降低但休息时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持续吸氧。国内的研究也发现,持续家庭氧疗,可以抑制气道重构,有助于改善预后[7]。
本研究中,以上三种措施的联合使用使呼吸支持治疗组通过2年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使FEV1%pred上升、肺氧合得到改善,从而使SpO2、PaO2上升,Hb、PaCO2下降,6MWD上升,增加了患者的运动耐力。慢阻肺患者由于全身缺氧和右心衰竭导致胃肠道淤血引起纳差、消化不良,从而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体重下降。呼吸支持组BMI、Alb较治疗前上升(P < 0.05),其原因是以上三种措施使慢阻肺患者的胃肠道淤血得到了改善,食欲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从而使机体营养不良状况好转。
Vestbo等[8]通过慢阻肺患者对吸入药物依从性的研究表明:依从性差的组因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年度率为27%, 而依从性好的则为15%, 两组有差异(P < 0.05)。本研究中对照组在家进行呼吸支持,由于缺乏专业的监督、氧气和雾化源得不到满足、嫌到医院就诊麻烦、忘记用药、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费用高以及部分患者认为只需要用药不需要氧疗和雾化等因素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对照组长期使用加上频繁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一共才1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43.75%,长期加上频繁使用雾化和氧疗的患者分别才3例和9例,仅分别占对照组的9.38%和28.13%。可见对照组大部分患者依从性极差,大部分仅重视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对慢阻肺的危害性未引起重视,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性、气道的氧合均没有好转使对照组肺功能下降,所以FEV1 %pre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O2、PaO2有下降的趋势,入院次数和急性加重次数均较呼吸支持组增加,甚至有2例患者入住ICU。由于患者症状多、CAT和mMRC评分高、风险大,因此综合评估进入D组的患者增加。此外,对照组患者的Hb、PaCO2、BMI、6MWD未见明显变化,可能因为观察时间较短的原因,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也会逐渐出现异常。
Wood-Baker等[9]的研究表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在社区护士的定期指导下可以明显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上移。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患者之间通过在呼吸支持同时进行娱乐活动,专家定期讲座使患者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种患者之间相互影响和医患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关系使得患者依从性高。此外社区呼吸支持中心与在家进行呼吸支持还有以下优势:(1)方便、节约资源:传统的在家进行呼吸支持,患者需要自行购买制氧机和雾化器。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所有患者使用同一来源的氧气,雾化器可以经消毒后重复交叉使用,节约了费用和成本。(2)便于观察病情变化: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另一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急性加重,并根据急性加重的程度和临床表现确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所有患者均建立了健康档案,一旦发生急性加重均转往医院早期进行治疗。由于在中心内的均为稳定期患者,因此不会导致社区呼吸支持中心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的恶化,降低急性加重次数和入院次数,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治疗方案规范、方便、节约资源,是将来患者和医生可以选择的一种医疗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发病率、致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劳动力和生活质量。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通过积极稳定期管理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运动耐量,降低急性加重率、入院率和病死率。稳定期管理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支气管舒张剂、抗炎药、氧疗以及必要时使用排痰药物或者雾化稀释痰液等。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 LTOT)是治疗重度到极重度慢阻肺合并低氧血症患者的措施之一,可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pO2), 改善氧合, 增加运动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延缓病程进展[1]。长期氧疗在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普遍,设立有专门机构和人员,通常要为患者开具氧疗处方, 内容包括氧流量或吸氧浓度、用氧频率、每日吸氧时间等。长期雾化吸入氨溴索有利于慢阻肺患者痰的排出,减少慢阻肺患者的感染率和再入院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50%的慢阻肺患者以及反复急性发作的中重度慢阻肺患者长期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剂安全、有效,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减少病情恶化[2]。三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对社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拟探讨联合以上三种治疗方法对稳定期慢阻肺的影响,并讨论一种介于医院和家庭之间的医疗模式:建立社区呼吸支持中心。
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1.纳入标准:选择成都市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4例55岁以上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符合慢阻肺GOLD分级Ⅲ级的诊断标准[3]: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50%≥FEV1 %pred≥30%;(2)PaO2≤5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SaO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3)PaO2为55~60 mm Hg或SaO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
2.排除标准:(1)年龄大于75岁以上以及预期寿命小于2年的患者;(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3)合并糖尿病、恶性肿瘤以及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4)曾患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或者因为某些疾病导致意识障碍等精神障碍患者;(5)其他严重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6)不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
二 方法
1.基线资料: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格表法随机分为呼吸支持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过去1年急性加重次数、过去1年住院次数、FEV1 %pred、FEV1/FVC比较均无差别(P > 0.05),病程中无入ICU患者。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见表 1。

2.呼吸支持组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进行低流量吸氧1~2 L/min每日15 h,同时予以氨溴索15 mg一日2次进行雾化,敦促患者进行长期使用吸入型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每日早晚各1次。对照组维持现有的医疗模式,在入选的时候给患者处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160μg、4.5μg/吸)每日早晚各1次,同时告知对照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氧疗和长期雾化氨溴索15 mg一日2次,嘱每月门诊随访就诊。观察24个月,两组患者一旦发生急性加重需要住院则送入同一大型三甲医院的呼吸科进行诊治,待进入稳定期后呼吸支持组则立即转入社区呼吸支持中心进行继续治疗。
3.依从性:为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中心设立棋牌娱乐室、阅览室,鼓励中心内患者组建歌友会、交际舞会、太极拳等,患者在呼吸支持期间可以边娱乐边进行呼吸支持治疗;定期邀请大型三甲医院教授来中心举行关于慢阻肺的讲座,让患者更进一步了解慢阻肺的防治知识。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在治疗24个月后,1名社区医生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对照组遵医行为进行统计。
4.综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慢阻肺综合评估比较,主要指标包括:(1)治疗前后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2)治疗前后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3)治疗前后FEV1 %pred测定;(4)6分钟步行距离(6MWD)。根据以上指标结合过去1年中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按照慢阻肺的最新防治指南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未来的风险[4]。
5.客观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SpO2、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的检测。
6.质量控制:严格执行设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所有入选的慢阻肺患者均由同一社区医生向他们讲解自制问卷勾选方法、mMRC问卷及CAT问卷的内容及评分方法,由患者独立完成问卷回答。肺功能检测和各种抽血检测均由受过培训的医师执行。所有的统计学指标均由2名观察者分别核对,确保所统计出的值一致。
三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失访率为0,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12个月、治疗24个月时完成相关检测和评估,呼吸支持组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也无患者中途退出呼吸支持治疗。
二 对照组的遵医行为情况
对照组治疗期间的遵医行为见表 2,长期使用是指使用频率大于80%,频繁使用是指使用频率60%~80%,间断使用是指使用频率30%~60%,偶尔使用是指使用频率30%以下。

三 两组患者研究终点的情况
呼吸支持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和住院次数比对照组减少(P < 0.05),对照组有2例ICU治疗,两组均无死亡患者。结果见表 3。经2年治疗后,呼吸支持组患者肺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好转,而对照组肺功能和症状较治疗前恶化。两组患者治疗前慢阻肺综合评估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 > 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配对资料的t检验提示:呼吸支持组CAT、mMRC下降(P < 0.05),6MWD、FEV1 %pred上升(P < 0.05),进入综合评估C组的人数增加;对照组CAT、mMRC上升(P < 0.05),FEV1 %pred下降(P < 0.05),6MWD未见明显改变(P > 0.05),进入综合评估D组的人数增加。结果见表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客观指标无明显差异(P > 0.05),配对资料的t检验提示:呼吸支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pO2、PaO2、BMI、Alb上升,Hb、PaCO2下降(P < 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未见改变(P > 0.05)。结果表 5。



讨论
慢阻肺缓解期治疗的目的是延缓病情的进展和肺功能的下降速度,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降低未来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慢阻肺患者由于缺氧导致肺上皮细胞损伤引起气道重塑,随着肺循环阻力的升高出现肺动脉高压,引起肺功能及运动耐量的下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慢阻肺的气道病变特征是慢性呼吸道炎症,在肺的不同部位有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和中性粒细胞的增加,整个气道呈高反应性。长期使用布地奈德可以抑制气道平滑肌增殖,切断炎性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和中性粒细胞炎性反应的中间环节,同时可以增加支气管平滑肌对β2受体的敏感性[5]。因此,最新的慢阻肺防治指南推荐对FEV1 %pred<60%的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4]。慢阻肺患者往往有长期的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痰液淤积在气道内可以增加感染的风险,长期雾化氨溴索激活呼吸道黏膜纤毛功能,促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可以溶解痰液,使痰液容易咯出,从而减少感染的机会。LTOT能提高患者的SpO2、PaO2,改善慢阻肺患者的低氧血症,减轻呼吸肌疲劳。Nonoyama等[6]研究显示,LTOT患者5年生存率为62%,不接受LTOT患者只有16%,建议在活动时SpO2出现降低但休息时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慢阻肺患者持续吸氧。国内的研究也发现,持续家庭氧疗,可以抑制气道重构,有助于改善预后[7]。
本研究中,以上三种措施的联合使用使呼吸支持治疗组通过2年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使FEV1%pred上升、肺氧合得到改善,从而使SpO2、PaO2上升,Hb、PaCO2下降,6MWD上升,增加了患者的运动耐力。慢阻肺患者由于全身缺氧和右心衰竭导致胃肠道淤血引起纳差、消化不良,从而出现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体重下降。呼吸支持组BMI、Alb较治疗前上升(P < 0.05),其原因是以上三种措施使慢阻肺患者的胃肠道淤血得到了改善,食欲增加,消化和吸收功能提高,从而使机体营养不良状况好转。
Vestbo等[8]通过慢阻肺患者对吸入药物依从性的研究表明:依从性差的组因病情加重需住院治疗年度率为27%, 而依从性好的则为15%, 两组有差异(P < 0.05)。本研究中对照组在家进行呼吸支持,由于缺乏专业的监督、氧气和雾化源得不到满足、嫌到医院就诊麻烦、忘记用药、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费用高以及部分患者认为只需要用药不需要氧疗和雾化等因素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对照组长期使用加上频繁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一共才14例,占对照组人数的43.75%,长期加上频繁使用雾化和氧疗的患者分别才3例和9例,仅分别占对照组的9.38%和28.13%。可见对照组大部分患者依从性极差,大部分仅重视急性加重期的治疗,对慢阻肺的危害性未引起重视,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性、气道的氧合均没有好转使对照组肺功能下降,所以FEV1 %pred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O2、PaO2有下降的趋势,入院次数和急性加重次数均较呼吸支持组增加,甚至有2例患者入住ICU。由于患者症状多、CAT和mMRC评分高、风险大,因此综合评估进入D组的患者增加。此外,对照组患者的Hb、PaCO2、BMI、6MWD未见明显变化,可能因为观察时间较短的原因,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指标也会逐渐出现异常。
Wood-Baker等[9]的研究表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在社区护士的定期指导下可以明显使Kaplan-Meier生存分析曲线上移。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患者之间通过在呼吸支持同时进行娱乐活动,专家定期讲座使患者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这种患者之间相互影响和医患之间相互影响、相互监督的关系使得患者依从性高。此外社区呼吸支持中心与在家进行呼吸支持还有以下优势:(1)方便、节约资源:传统的在家进行呼吸支持,患者需要自行购买制氧机和雾化器。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所有患者使用同一来源的氧气,雾化器可以经消毒后重复交叉使用,节约了费用和成本。(2)便于观察病情变化:慢阻肺稳定期治疗的另一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急性加重,并根据急性加重的程度和临床表现确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所有患者均建立了健康档案,一旦发生急性加重均转往医院早期进行治疗。由于在中心内的均为稳定期患者,因此不会导致社区呼吸支持中心交叉感染。
综上所述,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社区呼吸支持中心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的恶化,降低急性加重次数和入院次数,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而且治疗方案规范、方便、节约资源,是将来患者和医生可以选择的一种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