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呼吸疾病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广东广州 510120);
  • 2.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无症状和肺功能正常的胸内型结节病患者2年的预后。 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诊的82例胸内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2年内临床症状、肺功能、炎症指标和病理学的改变,比较病情进展者和自愈者在临床和病理上的差异。 结果 24个月观察期间,有26例(31.7%)结节病患者部分或全部自愈,32例(39.0%)病情进展恶化,24例(29.3%)病情稳定。自愈组和稳定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观察开始至结束期无明显差异,但进展组有17.1%出现FEV1下降,73.8%出现用力肺活量(FVC)下降,28.3%出现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观察开始时,进展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173.5±37.8) μg/mL比(102.6±82.7) μg/mL和(131.7±57.9) μg/mL,P<0.05],进展组患者在观察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高于观察开始时[(229.2±76.7) μg/mL比(173.5±37.8) μg/mL,P<0.05]。进展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自愈组[(10.6±4.6)%比(8.68±5.2)%,P<0.01]。进展组与自愈组患者的病变肺组织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进展组、稳定组和自愈组支气管黏膜非干酪样肉芽肿阳性率在观察开始时分别为63.6%、54.9%和58.4%,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结束时进展组明显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69.1%比12.7%和36.2%,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阳性率无论是观察开始时还是结束时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无症状性结节病患者部分病情进展,血TNF-α和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预示病情将进展。

引用本文: 程璘令, 刘雅雅, 苏柱泉, 刘君, 顾莹莹, 钟南山. 无症状性结节病的预后临床观察.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4, 13(3): 286-290. doi: 10.7507/1671-6205.2014069 复制

  • 上一篇

    白塞病并复发性肺动脉瘤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
  • 下一篇

    普米克令舒、爱全乐和万托林三联雾化吸入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