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张芸瑞, 张鑫, 张迎强, 林岩松. 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8): 952-960. doi: 10.7507/1007-9424.202404049 复制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数的95%以上[1]。放射性碘治疗于1946年首次被应用于甲状腺癌[2],现已成为DTC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3],它可特异性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及摄碘性癌灶,排除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病灶监测的干扰,利于对DTC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监测,并提高碘-131全身显像诊断摄碘性DTC转移灶的灵敏度,利于术后随访监测,降低中高危患者的复发及死亡风险[4]。DTC放射性碘治疗经过80余年的应用,目前已形成了包括TNM分期、复发风险分层、疗效反应评估等多种治疗决策方法体系,将碘-131治疗的目标分为清除残余甲状腺、辅助治疗潜在病灶、清除结构性病灶[5-6]。如何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如频率、剂量、随访周期在内的个体化放射性碘诊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大收益是DTC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重点且仍存争议[7]。因此,对该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其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于完善放射性碘诊疗体系十分必要。
文献计量学是近年来针对特定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利用词汇分析、引文分析、共词分析等手段,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等数据的关系进行可视化,用以探索特定学科领域研究者、机构和国家的学科研究趋势和重点。截至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在甲状腺领域中已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良恶性疾病的研究热点归纳与发展趋势分析,在DTC方面涵盖超声诊断、正电子显像、免疫治疗等内容[8-9],但在放射性碘应用方面缺乏计量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是文献计量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之一。本研究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SCI-E数据库中DTC放射性碘治疗的相关文献,运用Bibliometrix、Flourish等可视化软件对发表文献数量(简称“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主题及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启发研究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文献检索
为了确保目标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选择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同时设定了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了尽量减少分析中潜在的偏差,设定纳入文献的标准:① 时间跨度: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② 文章类型:包括“Article”和“Review”;③ 语言类型:英文。再利用Web of Science的高级检索,输入主题词检索式:(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O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OR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OR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AND (Iodine therapy OR RAI OR 131I) 。将检索出的文献导出为“纯文本文件”,记录内容为“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获得全部文献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导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至RStudio统计分析软件的Bibliometrix软件包,以实现对该平台高级分析功能的全面访问。
通过选择“Annual Scientific Production”分析,获得总体年发文量和各个国家年发文量(依据每篇文献的通信作者所在国家确定其来源),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筛选出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绘制出以年份为横坐标、各国发文量为纵坐标的堆积柱状图。
选择“Country Collaboration Map”分析,获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往来关系和频次,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增加国家对应大洲的字段,利用Flourish软件工具的和弦图模块绘制国家间合作关系图谱。
选择“Affiliations’ Productions Over Year”分析,获得各个机构年累计发文量(以每篇文章的所有机构计数),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绘制出以年份为横坐标、机构年累计发文量为纵坐标的折线图。
选择“Most Relevant Authors”分析,获得各个作者的发文量和贡献量(统计包括所有署名作者)。贡献量即作者的贡献按照某种标准(如论文的篇数、作者顺序等)进行分配,从而得到每个作者在该文献集合中的“分数化”贡献值。将这些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筛选出发文量前10位作者,以表格的形式将发文量和贡献量进行直观的可视化展示。
“Co-occurrence Network”和“Trend Topics”的功能分别直接提供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研究主题趋势的直观视图。
2 结果
2.1 DTC放射性碘治疗的总体发文量趋势分析
根据检索条件,共检索到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研究共2 018篇文献,各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局部存在小幅度波动,见图1,提示学术界对于DTC 放射性碘治疗的研究兴趣逐年增加。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日本是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其中中国的发文量最多(共422篇),占总发文量的1/5,自2021年起我国的发文量增长迅速,随后3年的发文量较前几年倍增;美国和意大利总发文量分列第2和3位,分别为374篇和182篇,并且每年发文量比较稳定。总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中亚洲有3个国家,共同为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科研贡献。

2.2 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的国家间合作
图2展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国家间合作的情况。整体来看,五大洲之间合作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东亚之间,而非洲基本未参与到全球性合作网络中。美洲以美国和加拿大作为核心科研力量,其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关系最为密切,主导合作289次,居世界首位,与美国合作次数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意大利(33次)、中国(21次)和法国(21次)。欧洲方面,形成了以意大利为首的合作集群,它主导合作83次,排名仅次于美国,其中意德合作16次、意法合作20次。而我国主导的合作相对较少,共52次,排名第5位,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为7、6和5次。

红色表示北美洲,粉色表示欧洲,蓝色表示亚洲,黄色表示南美洲,橙色表示大洋洲,黑色表示非洲
2.3 机构发文量
总共有1 924个相关的机构被纳入考量,图3列出发文量前6位的机构及其累计发文量的年度变化趋势。这些机构中有一半来自美国,其中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来自法国的Unicancer(135篇,占比1.4%)、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134篇,占比1.4%)和美国的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89篇,占比0.9%)。这些机构的发文量趋势一致,呈现出共同向上的趋势。近10年中,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法国的Unicancer起步较晚,但从2019年后发文量翻倍增加。我国的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位列第19和23位,发文量分别为46篇和44篇。

2.4 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
结果见表1。前10位最具科研生产力的作者中,来自美国的Tuttle RM的发文量和贡献量均排名第1位,2014–2023年间共发表了48篇论文,展现出该作者在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我国有2位作者进入发文量排名前10位,林岩松发表32 篇相关论文,位列发文量的第2位和贡献量的第3位;谭建位列发文量(25篇)和贡献量的第6位。来自瑞士的Giovanella L位列发文量的第3位和贡献量的第2位。

2.5 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
本研究所依据的关键词来源于每篇文献中所列出的关键词,这些数据已包含在Web of Science导出的文件中。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指的是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关键词。图4展示了共现次数最多的前50个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旨在揭示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模式。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图,将研究热点主要划分为以下4个聚类,各个聚类互相关联并存在交叉。① 绿色聚类主要聚焦于DTC的规范化管理,如“管理(management)”“治疗(therapy)”“指南(guidelines)”,同时还有“风险(risk)”“手术(surgery)”“结果(outcomes)”“影响(impact)”等描述规范化诊治体系的关键词频繁出现。② 蓝色聚类主要包括DTC放射性碘围治疗期、治疗后“随访(follow-up)”及涉及的检查项目,包括放射性碘治疗如“131I(I-131 therapy)”“剂量测定(dosimetry)”,血清学与影像学评估方法如“血清甲状腺球蛋白(serum thyroglobulin)”“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全身扫描(whole-body scan)”,“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等关键词。③ 紫色聚类以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为研究中心,涵盖了常见的基因突变“BRAFV600E突变(BRAF V600E mutation)”、高恶性程度的“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es)”等关键词。④ 红色聚类则展示了对DTC 碘难治性的靶向治疗的研究探索,集中在“二期临床试验(phase-Ⅱ trial)”“双盲(double-blind)”Ⅲ期试验、“索拉非尼(sorafenib)”等关键词。

2.6 主题趋势
图5展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在2014–2023年这一时期的热点话题和演变历程。2014年初,研究者集中探讨尿碘水平所反映的体内摄碘状态与DTC之间的潜在联系。2015年,研究的热点转向了DTC的高发病问题及其原因探讨。2016–2019年,随着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注增加,颈部超声技术在鉴别良恶性结节方面的应用成为研究的新焦点;同时,自2016年起,DTC领域的创新研究如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相继开展,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二期临床研究(phase-Ⅱ trial);2019年左右,研究的重点逐步从“随访(follow-up)”“风险分层(risk)”“治疗(therapy)”“全程管理(management)”转向了对患者“预后(survival)”的整体评估,“指南(guidelines)”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并广泛讨论,甲状腺结节的监测,以及基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风险预测也日益受到重视。从2020年开始,研究更加聚焦于DTC的侵袭性病理亚型等特征。至2022年,临床试验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应对碘难治性DTC或具有特定分子标记的DTC。

aggressive variants:侵袭性变异;open-label:开放标签;placebo:安慰剂;prediction:预测;association:关联;association guidelines:关联指南;adult patients:成人患者;survival-guidelines:生存指南;nodules:结节;carcinoma:癌;management:管理;cancer:癌症;therapy:治疗;follow-up:随访;risk:风险;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adioiodine ablation:放射性碘治疗;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ancer patients:癌症患者;phase-Ⅱ trial:二期临床;lymph-nodes:淋巴结;high prevalence:高患病率;neck ultrasonography:颈部超声检查;benign:良性;urinary lodine:尿碘
3 讨论
近年来,为了改善DTC患者的预后,研究者们在放射性碘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对2014–2023年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的2 018篇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从发文趋势,最具科学生产力的国家、机构、作者,研究趋势,关键词等方面揭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在这段时期内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和热点,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在数据源的选择上使用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这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高质量文献数据库,被广泛用于文献计量分析[10]。相比于其他数据库如PubMed或Scopus,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和文献质量,而且信息获取也更加便捷[11]。
3.1 一般信息
3.1.1 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近10年来,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年发文量在波动中小幅上升,在2021年发文量达高峰(259篇),这一趋势反映了学术界对DTC放射性碘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提示DTC放射性碘治疗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投入。
3.1.2 全球不同区域发文量变化趋势
本研究共分析了发文量靠前的64个国家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领域的发文情况,超过半数的文献来自于东亚、北美洲和西欧,提示了这一领域科研生产力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我国位列发文量第1位,但起步较晚,合作也更多地局限于亚洲国家,缺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切合作。美国在发文量位列第2位,但在合作关系图谱中展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合作关系图谱显示,北美与欧洲以及欧洲各国之间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领域的合作频繁,而中国、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较为密切,说明该领域最具生产力的国家之间有着良好的国际交流模式。
3.1.3 全球机构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对文献发表机构进行分析是明确该领域核心机构的关键。本研究涉及了1 925个机构,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法国的Unicancer、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和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另外,发文量前6位的机构半数来自美国,与国家的合作关系谱分析结果一致,再次证明美国位于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亚洲仅有1个韩国的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进入前10位,这可能与韩国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有关。2020年甲状腺癌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2]发现,韩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45/100 000,韩国男女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最高。为确保术后甲状腺癌管理研究的更好推广,建议密切合作的国家和机构继续保持学术交流,同时与合作较少的国家和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共同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相关研究,促进术后甲状腺癌管理研究的全球化。
3.1.4 全球发文作者的变化趋势
根据对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分析可以看出,Tuttle RM在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作为该领域发文量第1位的作者,发表了48篇文献,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关于DTC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治疗剂量的选择、治疗后的随访策略以及复发风险的评估,其研究推动了放射性碘治疗的优化,包括对治疗剂量的调整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有助于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同时提高治疗效果[13-15]。我国的林岩松教授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创新、指南制定与推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研究涉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放射性碘治疗的剂量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积极参与了多个关于甲状腺癌治疗的指南制定工作,这些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和评估标准,有助于提高DTC治疗的整体水平[16-17]。
3.2 热点和前沿
3.2.1 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
本研究中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分析发现,四大研究方向覆盖了目前DTC放射性碘治疗评估、决策、分子机制以及放射性碘治疗抵抗后靶向治疗药物的探索,展现了近10年来本领域的发展和进步。DTC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体现了对该疾病规范化管理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在风险分层和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手术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从血清学到影像学角度全方位的对DTC治疗前决策及疗效评估理念的重视。此外,PTC作为DT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内容丰富,如对BRAFV600E等关键基因突变的聚焦进一步揭示了对PTC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对精准治疗路径的积极探索;相比之下,滤泡状甲状腺癌等较为罕见的病理类型的研究较少,因而在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中未得到体现[18]。而对于DTC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出现的抵抗问题,研究也在探索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在后续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19]。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了DTC治疗领域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2.2 主题趋势
2014–2023年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变迁不仅体现了医学研究的深入,也反映了对患者治疗需求的不断适应和创新。① 初始,医学界对尿碘水平与DTC间的关系展开了初步探索,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解碘摄入与甲状腺癌发生风险之间潜在的联系[20]。② 在2015年左右,随着对DTC流行病学数据的积累,研究者们开始关注DTC的高发病率,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因素[21]。③ 在2016–2020年期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和评估成为了DTC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颈部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新视角[22]。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超声检查在评估局部病灶放射性碘治疗疗效及在监测放射性碘难治性或复发DTC中的意义受到重视[23]。在此背景下,医学界还开展了多项关于DTC放射性碘治疗的创新性探索,如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在DTC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随诊中的作用,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晚期DTC诊治中的应用,凸显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学在晚期DTC管理中的优势[24-25]。这些探索推动了DTC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同时也促进了一系列Ⅱ期临床研究的开展,包括:治疗前的准备,研究放射性碘治疗前使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放射性碘治疗剂量的优化,研究不同剂量的放射性碘治疗对DT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治疗疗效监测、最佳随访和监测策略探索,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监测、颈部超声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使用。这些均体现了研究者们在放射性碘的围治疗期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及其探究[26-28]。随着对DTC放射性碘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逐渐从单一治疗手段转向了对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视,开始更加注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涵盖了从“随访”“风险分层”到“治疗”“预后”的整体评估。特别是在2019年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前评估专家共识》[29]等指南的陆续推出,标志着DTC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规范化阶段。这些指南提供了明确的治疗路径和评估标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甲状腺结节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结节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等特征的分析,医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结节的恶性潜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建议[30]。此外,对DTC病理亚型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特别是对侵袭性病理亚型的关注,有助于识别那些预后较差的患者群体,并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31]。④ 到了2020年,研究的焦点进一步扩展到了DTC的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以应对碘难治性DTC或具有特定分子标记的DTC如BRAFV600E突变[32]。研究探索了将靶向治疗药物(如BRAF抑制剂)与放射性碘联合使用的疗效,通过安慰剂对照试验等方法,期望为DTC治疗带来新的突破[33-34]。这些进展不仅显示了医学界对DTC认识的深化,也预示着未来治疗策略将趋向个体化和精准化。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在文献检索时使用了特定的数据库,并设定了语言、出版物类型等限制条件,这些限制因素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语言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文献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文献来源范围,包括其他数据库和多种语言的文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和工具,以进一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结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35]。
4 结论
2014–2023年期间,全球研究者们对DTC放射性碘治疗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热度呈现增长态势。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揭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美国和欧洲等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合作和发文量上居于领先地位。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且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我国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加强甲状腺癌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甲状腺癌防治意识,在甲状腺癌治疗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36]。我国在DTC放射性碘治疗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在合作规模上不占优势,但近年来的发文量持续增加,连续位居榜首,10年间的总发文量也达到全球首位。从收集到的英文文献,我国共有2位作者进入发文量排名前10位,不仅推动了国内DTC放射性碘治疗水平的提升及为甲状腺癌的防治做出了贡献,也为全球DTC放射性碘治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从发展趋势看,研究热点和前沿经历了从应用技术到管理理念的全面转变,实现诊疗意识上的提升,这一演变不仅促进了对DTC放射性碘治疗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结合,治疗抵抗机制的研究,治疗后的长期随访和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改善DT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DTC放射性碘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张芸瑞负责资料收集、分析并撰写文稿;张鑫和林岩松指导和修改文稿;张迎强参与数据分析与相关讨论及修改。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数的95%以上[1]。放射性碘治疗于1946年首次被应用于甲状腺癌[2],现已成为DTC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3],它可特异性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及摄碘性癌灶,排除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病灶监测的干扰,利于对DTC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监测,并提高碘-131全身显像诊断摄碘性DTC转移灶的灵敏度,利于术后随访监测,降低中高危患者的复发及死亡风险[4]。DTC放射性碘治疗经过80余年的应用,目前已形成了包括TNM分期、复发风险分层、疗效反应评估等多种治疗决策方法体系,将碘-131治疗的目标分为清除残余甲状腺、辅助治疗潜在病灶、清除结构性病灶[5-6]。如何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制定包括如频率、剂量、随访周期在内的个体化放射性碘诊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大收益是DTC术后放射性碘治疗的重点且仍存争议[7]。因此,对该领域内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其研究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对于完善放射性碘诊疗体系十分必要。
文献计量学是近年来针对特定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种新方法,利用词汇分析、引文分析、共词分析等手段,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国家、机构等数据的关系进行可视化,用以探索特定学科领域研究者、机构和国家的学科研究趋势和重点。截至目前,文献计量分析在甲状腺领域中已用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等良恶性疾病的研究热点归纳与发展趋势分析,在DTC方面涵盖超声诊断、正电子显像、免疫治疗等内容[8-9],但在放射性碘应用方面缺乏计量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是文献计量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之一。本研究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收集SCI-E数据库中DTC放射性碘治疗的相关文献,运用Bibliometrix、Flourish等可视化软件对发表文献数量(简称“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主题及关键词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以启发研究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及文献检索
为了确保目标文章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本研究的数据来源选择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同时设定了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了尽量减少分析中潜在的偏差,设定纳入文献的标准:① 时间跨度: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② 文章类型:包括“Article”和“Review”;③ 语言类型:英文。再利用Web of Science的高级检索,输入主题词检索式:(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 OR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OR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OR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OR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OR 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 AND (Iodine therapy OR RAI OR 131I) 。将检索出的文献导出为“纯文本文件”,记录内容为“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获得全部文献资料。
1.2 研究方法
导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至RStudio统计分析软件的Bibliometrix软件包,以实现对该平台高级分析功能的全面访问。
通过选择“Annual Scientific Production”分析,获得总体年发文量和各个国家年发文量(依据每篇文献的通信作者所在国家确定其来源),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筛选出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绘制出以年份为横坐标、各国发文量为纵坐标的堆积柱状图。
选择“Country Collaboration Map”分析,获得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往来关系和频次,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增加国家对应大洲的字段,利用Flourish软件工具的和弦图模块绘制国家间合作关系图谱。
选择“Affiliations’ Productions Over Year”分析,获得各个机构年累计发文量(以每篇文章的所有机构计数),将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绘制出以年份为横坐标、机构年累计发文量为纵坐标的折线图。
选择“Most Relevant Authors”分析,获得各个作者的发文量和贡献量(统计包括所有署名作者)。贡献量即作者的贡献按照某种标准(如论文的篇数、作者顺序等)进行分配,从而得到每个作者在该文献集合中的“分数化”贡献值。将这些数据导出至Microsoft Excel并筛选出发文量前10位作者,以表格的形式将发文量和贡献量进行直观的可视化展示。
“Co-occurrence Network”和“Trend Topics”的功能分别直接提供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和研究主题趋势的直观视图。
2 结果
2.1 DTC放射性碘治疗的总体发文量趋势分析
根据检索条件,共检索到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研究共2 018篇文献,各年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局部存在小幅度波动,见图1,提示学术界对于DTC 放射性碘治疗的研究兴趣逐年增加。中国、美国、意大利、韩国和日本是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其中中国的发文量最多(共422篇),占总发文量的1/5,自2021年起我国的发文量增长迅速,随后3年的发文量较前几年倍增;美国和意大利总发文量分列第2和3位,分别为374篇和182篇,并且每年发文量比较稳定。总发文量前5位的国家中亚洲有3个国家,共同为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科研贡献。

2.2 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的国家间合作
图2展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国家间合作的情况。整体来看,五大洲之间合作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东亚之间,而非洲基本未参与到全球性合作网络中。美洲以美国和加拿大作为核心科研力量,其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范围最广、数量最多、关系最为密切,主导合作289次,居世界首位,与美国合作次数排名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意大利(33次)、中国(21次)和法国(21次)。欧洲方面,形成了以意大利为首的合作集群,它主导合作83次,排名仅次于美国,其中意德合作16次、意法合作20次。而我国主导的合作相对较少,共52次,排名第5位,合作对象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分别为7、6和5次。

红色表示北美洲,粉色表示欧洲,蓝色表示亚洲,黄色表示南美洲,橙色表示大洋洲,黑色表示非洲
2.3 机构发文量
总共有1 924个相关的机构被纳入考量,图3列出发文量前6位的机构及其累计发文量的年度变化趋势。这些机构中有一半来自美国,其中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来自法国的Unicancer(135篇,占比1.4%)、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134篇,占比1.4%)和美国的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89篇,占比0.9%)。这些机构的发文量趋势一致,呈现出共同向上的趋势。近10年中,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法国的Unicancer起步较晚,但从2019年后发文量翻倍增加。我国的北京协和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位列第19和23位,发文量分别为46篇和44篇。

2.4 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
结果见表1。前10位最具科研生产力的作者中,来自美国的Tuttle RM的发文量和贡献量均排名第1位,2014–2023年间共发表了48篇论文,展现出该作者在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影响力。我国有2位作者进入发文量排名前10位,林岩松发表32 篇相关论文,位列发文量的第2位和贡献量的第3位;谭建位列发文量(25篇)和贡献量的第6位。来自瑞士的Giovanella L位列发文量的第3位和贡献量的第2位。

2.5 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
本研究所依据的关键词来源于每篇文献中所列出的关键词,这些数据已包含在Web of Science导出的文件中。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指的是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关键词。图4展示了共现次数最多的前50个关键词的聚类分析结果,旨在揭示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联模式。通过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图,将研究热点主要划分为以下4个聚类,各个聚类互相关联并存在交叉。① 绿色聚类主要聚焦于DTC的规范化管理,如“管理(management)”“治疗(therapy)”“指南(guidelines)”,同时还有“风险(risk)”“手术(surgery)”“结果(outcomes)”“影响(impact)”等描述规范化诊治体系的关键词频繁出现。② 蓝色聚类主要包括DTC放射性碘围治疗期、治疗后“随访(follow-up)”及涉及的检查项目,包括放射性碘治疗如“131I(I-131 therapy)”“剂量测定(dosimetry)”,血清学与影像学评估方法如“血清甲状腺球蛋白(serum thyroglobulin)”“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全身扫描(whole-body scan)”,“生活质量(quality-of-life)”等关键词。③ 紫色聚类以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为研究中心,涵盖了常见的基因突变“BRAFV600E突变(BRAF V600E mutation)”、高恶性程度的“远处转移(distant metastases)”等关键词。④ 红色聚类则展示了对DTC 碘难治性的靶向治疗的研究探索,集中在“二期临床试验(phase-Ⅱ trial)”“双盲(double-blind)”Ⅲ期试验、“索拉非尼(sorafenib)”等关键词。

2.6 主题趋势
图5展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在2014–2023年这一时期的热点话题和演变历程。2014年初,研究者集中探讨尿碘水平所反映的体内摄碘状态与DTC之间的潜在联系。2015年,研究的热点转向了DTC的高发病问题及其原因探讨。2016–2019年,随着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注增加,颈部超声技术在鉴别良恶性结节方面的应用成为研究的新焦点;同时,自2016年起,DTC领域的创新研究如重组人促甲状腺素(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相继开展,期间还进行了一系列二期临床研究(phase-Ⅱ trial);2019年左右,研究的重点逐步从“随访(follow-up)”“风险分层(risk)”“治疗(therapy)”“全程管理(management)”转向了对患者“预后(survival)”的整体评估,“指南(guidelines)”一词也开始频繁出现并广泛讨论,甲状腺结节的监测,以及基于其临床特征的相关风险预测也日益受到重视。从2020年开始,研究更加聚焦于DTC的侵袭性病理亚型等特征。至2022年,临床试验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应对碘难治性DTC或具有特定分子标记的DTC。

aggressive variants:侵袭性变异;open-label:开放标签;placebo:安慰剂;prediction:预测;association:关联;association guidelines:关联指南;adult patients:成人患者;survival-guidelines:生存指南;nodules:结节;carcinoma:癌;management:管理;cancer:癌症;therapy:治疗;follow-up:随访;risk:风险;recombinant human thyrotropin: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radioiodine ablation:放射性碘治疗;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ancer patients:癌症患者;phase-Ⅱ trial:二期临床;lymph-nodes:淋巴结;high prevalence:高患病率;neck ultrasonography:颈部超声检查;benign:良性;urinary lodine:尿碘
3 讨论
近年来,为了改善DTC患者的预后,研究者们在放射性碘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对2014–2023年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的2 018篇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从发文趋势,最具科学生产力的国家、机构、作者,研究趋势,关键词等方面揭示了DTC放射性碘治疗在这段时期内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和热点,并预测了该领域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在数据源的选择上使用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这是一个涵盖多个领域的高质量文献数据库,被广泛用于文献计量分析[10]。相比于其他数据库如PubMed或Scopus,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影响力和文献质量,而且信息获取也更加便捷[11]。
3.1 一般信息
3.1.1 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近10年来,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年发文量在波动中小幅上升,在2021年发文量达高峰(259篇),这一趋势反映了学术界对DTC放射性碘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提示DTC放射性碘治疗近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投入。
3.1.2 全球不同区域发文量变化趋势
本研究共分析了发文量靠前的64个国家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领域的发文情况,超过半数的文献来自于东亚、北美洲和西欧,提示了这一领域科研生产力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我国位列发文量第1位,但起步较晚,合作也更多地局限于亚洲国家,缺乏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密切合作。美国在发文量位列第2位,但在合作关系图谱中展现出绝对的主导地位。合作关系图谱显示,北美与欧洲以及欧洲各国之间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研究领域的合作频繁,而中国、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较为密切,说明该领域最具生产力的国家之间有着良好的国际交流模式。
3.1.3 全球机构发文量的变化趋势
对文献发表机构进行分析是明确该领域核心机构的关键。本研究涉及了1 925个机构,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发文量前3位的机构分别是法国的Unicancer、美国的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和UT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另外,发文量前6位的机构半数来自美国,与国家的合作关系谱分析结果一致,再次证明美国位于该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亚洲仅有1个韩国的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进入前10位,这可能与韩国甲状腺癌的高发病率有关。2020年甲状腺癌全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2]发现,韩国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为45/100 000,韩国男女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最高。为确保术后甲状腺癌管理研究的更好推广,建议密切合作的国家和机构继续保持学术交流,同时与合作较少的国家和机构建立学术联系,共同开展高质量的多中心相关研究,促进术后甲状腺癌管理研究的全球化。
3.1.4 全球发文作者的变化趋势
根据对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分析可以看出,Tuttle RM在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作为该领域发文量第1位的作者,发表了48篇文献,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关于DTC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涉及治疗剂量的选择、治疗后的随访策略以及复发风险的评估,其研究推动了放射性碘治疗的优化,包括对治疗剂量的调整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有助于减少治疗的副作用,同时提高治疗效果[13-15]。我国的林岩松教授在DTC放射性碘治疗的临床研究与治疗创新、指南制定与推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研究涉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放射性碘治疗的剂量和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积极参与了多个关于甲状腺癌治疗的指南制定工作,这些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标准化的治疗流程和评估标准,有助于提高DTC治疗的整体水平[16-17]。
3.2 热点和前沿
3.2.1 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
本研究中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分析发现,四大研究方向覆盖了目前DTC放射性碘治疗评估、决策、分子机制以及放射性碘治疗抵抗后靶向治疗药物的探索,展现了近10年来本领域的发展和进步。DTC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体现了对该疾病规范化管理的日益重视,特别是在风险分层和精细化管理理念以及手术干预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从血清学到影像学角度全方位的对DTC治疗前决策及疗效评估理念的重视。此外,PTC作为DTC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研究得到了广泛关注并且内容丰富,如对BRAFV600E等关键基因突变的聚焦进一步揭示了对PTC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和对精准治疗路径的积极探索;相比之下,滤泡状甲状腺癌等较为罕见的病理类型的研究较少,因而在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中未得到体现[18]。而对于DTC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出现的抵抗问题,研究也在探索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在后续治疗中的疗效和应用[19]。这些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了DTC治疗领域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3.2.2 主题趋势
2014–2023年期间,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变迁不仅体现了医学研究的深入,也反映了对患者治疗需求的不断适应和创新。① 初始,医学界对尿碘水平与DTC间的关系展开了初步探索,该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解碘摄入与甲状腺癌发生风险之间潜在的联系[20]。② 在2015年左右,随着对DTC流行病学数据的积累,研究者们开始关注DTC的高发病率,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因素[21]。③ 在2016–2020年期间,颈部淋巴结的检查和评估成为了DTC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颈部超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提供了新视角[22]。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疗后,超声检查在评估局部病灶放射性碘治疗疗效及在监测放射性碘难治性或复发DTC中的意义受到重视[23]。在此背景下,医学界还开展了多项关于DTC放射性碘治疗的创新性探索,如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在DTC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随诊中的作用,以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在晚期DTC诊治中的应用,凸显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学在晚期DTC管理中的优势[24-25]。这些探索推动了DTC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化,同时也促进了一系列Ⅱ期临床研究的开展,包括:治疗前的准备,研究放射性碘治疗前使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或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放射性碘治疗剂量的优化,研究不同剂量的放射性碘治疗对DT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治疗疗效监测、最佳随访和监测策略探索,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水平的监测、颈部超声检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使用。这些均体现了研究者们在放射性碘的围治疗期的精细化管理理念及其探究[26-28]。随着对DTC放射性碘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研究重点逐渐从单一治疗手段转向了对患者全程管理的重视,开始更加注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疾病控制,涵盖了从“随访”“风险分层”到“治疗”“预后”的整体评估。特别是在2019年我国《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前评估专家共识》[29]等指南的陆续推出,标志着DTC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规范化阶段。这些指南提供了明确的治疗路径和评估标准,从而提高了治疗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甲状腺结节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结节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等特征的分析,医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结节的恶性潜力,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合适的治疗建议[30]。此外,对DTC病理亚型的研究也逐渐深化,特别是对侵袭性病理亚型的关注,有助于识别那些预后较差的患者群体,并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31]。④ 到了2020年,研究的焦点进一步扩展到了DTC的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以应对碘难治性DTC或具有特定分子标记的DTC如BRAFV600E突变[32]。研究探索了将靶向治疗药物(如BRAF抑制剂)与放射性碘联合使用的疗效,通过安慰剂对照试验等方法,期望为DTC治疗带来新的突破[33-34]。这些进展不仅显示了医学界对DTC认识的深化,也预示着未来治疗策略将趋向个体化和精准化。
3.3 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在文献检索时使用了特定的数据库,并设定了语言、出版物类型等限制条件,这些限制因素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语言的限制,可能会影响到文献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为了进一步完善研究结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文献来源范围,包括其他数据库和多种语言的文献,从而更全面地了解DTC放射性碘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和趋势;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分析方法和工具,以进一步验证和补充现有研究结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科学性[35]。
4 结论
2014–2023年期间,全球研究者们对DTC放射性碘治疗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热度呈现增长态势。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揭示了这一领域的发展脉络,美国和欧洲等的国家、机构和作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合作和发文量上居于领先地位。在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且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我国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加强甲状腺癌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甲状腺癌防治意识,在甲状腺癌治疗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36]。我国在DTC放射性碘治疗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在合作规模上不占优势,但近年来的发文量持续增加,连续位居榜首,10年间的总发文量也达到全球首位。从收集到的英文文献,我国共有2位作者进入发文量排名前10位,不仅推动了国内DTC放射性碘治疗水平的提升及为甲状腺癌的防治做出了贡献,也为全球DTC放射性碘治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从发展趋势看,研究热点和前沿经历了从应用技术到管理理念的全面转变,实现诊疗意识上的提升,这一演变不仅促进了对DTC放射性碘治疗更深层次的理解,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结合,治疗抵抗机制的研究,治疗后的长期随访和管理等方面寻求突破,从而改善DT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DTC放射性碘治疗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张芸瑞负责资料收集、分析并撰写文稿;张鑫和林岩松指导和修改文稿;张迎强参与数据分析与相关讨论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