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嘉宇 1,2 , 唐瑗玲 1,2 , 古诗渊 1,2 , 王辛 1,2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病房(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疗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也位居前列。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结直肠癌的诊疗策略在不断进步和更新。治疗目标不仅为延长患者生存,还致力于保留器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模式逐渐多样化,需选择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对于转移性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错配修复缺陷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患者的一线和后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新靶点和新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疗效和长期生存;另外,微小残留病灶潜在的预测价值和指导治疗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备受关注。笔者总结了近年来结直肠癌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指南更新内容和重要学术会议报道。

引用本文: 段嘉宇, 唐瑗玲, 古诗渊, 王辛. 结直肠癌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5): 523-529. doi: 10.7507/1007-9424.202404039 复制

  • 上一篇

    卫氏线引导的保留邓氏筋膜直肠癌根治术(iTME)的实施标准及应用现状
  • 下一篇

    全球及中国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