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潘新月, 张浩, 王征. 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3, 30(7): 802-807. doi: 10.7507/1007-9424.202303044 复制
目前乳腺癌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1],相关肿瘤生物学标志物、钼靶、超声、乳腺MRI等辅助检查的应用,以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的应用,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但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依然较高[2]。乳腺癌在女性中占1/6的癌症死亡病例,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3]。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是胰腺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4],ALDH1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5]。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作为SOX家族成员之一,能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ALDH1及SOX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入组标准:① 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② 术前未接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等;③ 临床资料完整;④ 年龄 >18岁。排除标准:① 患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② 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③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④ 有远处转移。本研究经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8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7岁,中位年龄51岁;组织学分级:Ⅰ ~ Ⅱ级34 例, Ⅲ级 46 例;TNM分期:Ⅰ ~ Ⅱ期 24例,Ⅲ ~ Ⅳ期56例;有淋巴结转移57例。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及SOX2蛋白表达情况。取8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常规经10%中性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为3 μm。 常规脱蜡,高压修复,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冲洗后滴加一抗(即用型兔抗人SOX2单克隆抗体、ALDH1单抗),4 ℃过夜后PBS冲洗,滴加二抗(酶标羊抗鼠/兔聚合物),行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着色情况。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病理组织切片,阴性对照为PBS代替一抗。 抗-ALDH1抗体和抗-SOX2抗体分别购自Bioss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郑州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SOX2抗体采用即用型工作液,抗-ALDH1抗体采用浓缩型抗体1∶300倍稀释。
1.3 结果判读
① 年龄根据中位年龄结合多项研究中的报道,将50岁作为年龄的截断值;② 肿瘤大小指肿瘤最大径,根据美国肿瘤联合会乳腺癌T分期标准及多项研究,将2 cm作为肿瘤大小的截断值;③ Ki-67表达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Ki-67 增殖指数 ≤30%为低表达,反之为高表达。ALDH1和 SOX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7-8],以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或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采用半定量积分法,根据染色强度(未着色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及阳性细胞所占比例(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占比 ≤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为4分)综合评分,两项评分相加,<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
1.4 随访方法
从患者确诊当日起,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复诊,以随访结束是否系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结局指标。终点事件为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无失访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卡方或配对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通过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随访后达到DFS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ALDH1与S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曲线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见图1。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5),具体见表1。


2.2 乳腺癌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乳腺癌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激素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rmone receptor 2,HER2)、Ki-67、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均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P<0.05)。具体见表2。

2.3 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与S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与S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07,P<0.001)。具体见表3。

2.4 随访结束为DFS与非DF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结果
本研究8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随访结束达到DFS者42例,出现复发、转移28例,死亡10例,将复发、转移和死亡者归为非DFS患者。随访结束为DFS与非DF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2组患者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ALDH1蛋白及SOX2蛋白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以及与临床有关的特征指标纳入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以及ALDH1蛋白和SOX2蛋白的表达均与随访后达到DFS无关(P>0.05,这有可能受样本数少及发生终点事件例数较少的影响所致)。具体见表5。


2.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以ALDH1蛋白及SOX2蛋白是否阳性表达将乳腺癌患者分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DFS率的差异。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LDH1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累积DFS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7,P<0.05);SOX2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累积DFS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98,P<0.05)。具体见图2。

3 讨论
乳腺癌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9]。诱发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不合理生活方式等[10]。ER、PR、HER2和Ki-67都是乳腺癌患者预测疗效的重要临床分子生物学标志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诊治逐渐步入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模式[11]。尽管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12],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仍逐年升高。因此,寻找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及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标志物是至关重要的。
ALDH 超家族有19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分布广泛,在醛代谢中发挥关键的作用[13-14],ALDH1作为ALDH家族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组织,其负责将视黄醇氧化为视黄酸,从而参与调节细胞分化[15]。ALDH1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16], Yao等[17]的研究发现,ALDH1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Wakamatsu等[18]的研究发现,在胃癌中ALDH1表达的增加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其表达在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新研究[19]发现,ALDH1可通过调节乳腺肿瘤中的pH值,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应答,参与乳腺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本研究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5.0%,高于癌旁组织的30.0%(P<0.05),其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与徐晶晶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ALDH1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癌变过程。
SOX2是SOX 家族中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属于B1组,基因编码 31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1]。有研究[22–24]表明,SOX2与多种肿瘤治疗耐药性和不良预后有关,沉默SOX2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25]。 本研究结果显示,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2.5%及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状态相关,这与Yang等[26]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提示SOX2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展进程。
本研究以ALDH1及SOX2是否阳性表达将乳腺癌患者分组,预后指标为DFS率,中位随访37.0个月。虽然多因素分析随访结束后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者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累积DFS率高于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P<0.05),ALDH1和SOX2蛋白阴性表达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更晚,而阳性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更早。提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s)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能力。 Ginestier等[27]在2007年首次鉴定ALDH1阳性表达乳腺癌细胞表现出肿瘤干细胞特性;而SOX2是BCSCs发展的关键转录因子[28]。大量研究[29–32]发现,SOX2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ALDH1及SOX2均作为BCSCs表达基因,在本研究中进一步分析发现ALDH1与SOX2表达成正相关性,这表明ALDH1及SOX2或许通过某种机制共同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影响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对于ALDH1和SOX2蛋白高表达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综上,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二者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ALDH1与SOX2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表明二者可能共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多因素分析结果虽然表明ADH1和SOX2蛋白与乳腺癌预后无关,但生存曲线比较提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提示检测乳腺癌患者中的ALDH1和SOX2蛋白表达对预后评估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潘新月负责文献收集和资料与数据的提取、分析及论文撰写;张浩及王征负责论文选题、对文章的设计、撰写和修改给予指导。
伦理声明:本研究通过了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批文编号:SDP-IRB-KYLW-031)。
目前乳腺癌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1],相关肿瘤生物学标志物、钼靶、超声、乳腺MRI等辅助检查的应用,以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的应用,虽然极大地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但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及死亡率依然较高[2]。乳腺癌在女性中占1/6的癌症死亡病例,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3]。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是胰腺癌、结肠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干细胞标志物[4],ALDH1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显著相关[5]。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作为SOX家族成员之一,能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6]。但是目前国内外关于ALDH1及SOX2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入组标准:① 病理确诊为乳腺恶性肿瘤;② 术前未接受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等;③ 临床资料完整;④ 年龄 >18岁。排除标准:① 患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② 合并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如肺癌、卵巢癌;③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原发疾病;④ 有远处转移。本研究经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80例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77岁,中位年龄51岁;组织学分级:Ⅰ ~ Ⅱ级34 例, Ⅲ级 46 例;TNM分期:Ⅰ ~ Ⅱ期 24例,Ⅲ ~ Ⅳ期56例;有淋巴结转移57例。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及SOX2蛋白表达情况。取8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常规经10%中性甲醛液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为3 μm。 常规脱蜡,高压修复,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冲洗后滴加一抗(即用型兔抗人SOX2单克隆抗体、ALDH1单抗),4 ℃过夜后PBS冲洗,滴加二抗(酶标羊抗鼠/兔聚合物),行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着色情况。阳性对照为已知阳性病理组织切片,阴性对照为PBS代替一抗。 抗-ALDH1抗体和抗-SOX2抗体分别购自Bioss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郑州赛诺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SOX2抗体采用即用型工作液,抗-ALDH1抗体采用浓缩型抗体1∶300倍稀释。
1.3 结果判读
① 年龄根据中位年龄结合多项研究中的报道,将50岁作为年龄的截断值;② 肿瘤大小指肿瘤最大径,根据美国肿瘤联合会乳腺癌T分期标准及多项研究,将2 cm作为肿瘤大小的截断值;③ Ki-67表达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评估,Ki-67 增殖指数 ≤30%为低表达,反之为高表达。ALDH1和 SOX2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7-8],以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或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采用半定量积分法,根据染色强度(未着色0分,浅黄色1分,棕黄色2分,棕褐色3分)及阳性细胞所占比例(阴性为0分,阳性细胞占比 ≤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为4分)综合评分,两项评分相加,<3分为阴性,≥3分为阳性。
1.4 随访方法
从患者确诊当日起,通过电话随访及门诊复诊,以随访结束是否系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结局指标。终点事件为患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无失访病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卡方或配对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通过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随访后达到DFS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ALDH1与S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曲线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
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见图1。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P<0.05),具体见表1。


2.2 乳腺癌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乳腺癌组织中ALDH1和SOX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生长因子激素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rmone receptor 2,HER2)、Ki-67、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及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均无关(P>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P<0.05)。具体见表2。

2.3 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与S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与S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507,P<0.001)。具体见表3。

2.4 随访结束为DFS与非DF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结果
本研究8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5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0个月,末次随访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随访结束达到DFS者42例,出现复发、转移28例,死亡10例,将复发、转移和死亡者归为非DFS患者。随访结束为DFS与非DF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2组患者在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ALDH1蛋白及SOX2蛋白表达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以及与临床有关的特征指标纳入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状态以及ALDH1蛋白和SOX2蛋白的表达均与随访后达到DFS无关(P>0.05,这有可能受样本数少及发生终点事件例数较少的影响所致)。具体见表5。


2.5 Kaplan-Meier生存分析
以ALDH1蛋白及SOX2蛋白是否阳性表达将乳腺癌患者分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阳性表达和阴性表达患者的DFS率的差异。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LDH1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累积DFS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7,P<0.05);SOX2蛋白阳性表达乳腺癌患者的累积DFS率低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98,P<0.05)。具体见图2。

3 讨论
乳腺癌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9]。诱发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不合理生活方式等[10]。ER、PR、HER2和Ki-67都是乳腺癌患者预测疗效的重要临床分子生物学标志物,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诊治逐渐步入以分子分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模式[11]。尽管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多种多样[12],但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仍逐年升高。因此,寻找乳腺癌治疗新靶点及评估病情发展及预后标志物是至关重要的。
ALDH 超家族有19种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分布广泛,在醛代谢中发挥关键的作用[13-14],ALDH1作为ALDH家族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组织,其负责将视黄醇氧化为视黄酸,从而参与调节细胞分化[15]。ALDH1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16], Yao等[17]的研究发现,ALDH1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Wakamatsu等[18]的研究发现,在胃癌中ALDH1表达的增加与肿瘤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性,其表达在反映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新研究[19]发现,ALDH1可通过调节乳腺肿瘤中的pH值,从而抑制免疫细胞应答,参与乳腺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本研究对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ALDH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5.0%,高于癌旁组织的30.0%(P<0.05),其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与徐晶晶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ALDH1的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了癌变过程。
SOX2是SOX 家族中一个关键转录因子,属于B1组,基因编码 31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21]。有研究[22–24]表明,SOX2与多种肿瘤治疗耐药性和不良预后有关,沉默SOX2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迁移[25]。 本研究结果显示,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在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62.5%及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腋窝淋巴结状态相关,这与Yang等[26]的研究结果相符合,提示SOX2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展进程。
本研究以ALDH1及SOX2是否阳性表达将乳腺癌患者分组,预后指标为DFS率,中位随访37.0个月。虽然多因素分析随访结束后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者D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阴性患者的累积DFS率高于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患者(P<0.05),ALDH1和SOX2蛋白阴性表达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更晚,而阳性者发生终点事件的时间更早。提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BCSCs)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能力。 Ginestier等[27]在2007年首次鉴定ALDH1阳性表达乳腺癌细胞表现出肿瘤干细胞特性;而SOX2是BCSCs发展的关键转录因子[28]。大量研究[29–32]发现,SOX2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ALDH1及SOX2均作为BCSCs表达基因,在本研究中进一步分析发现ALDH1与SOX2表达成正相关性,这表明ALDH1及SOX2或许通过某种机制共同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影响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对于ALDH1和SOX2蛋白高表达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关注。
综上,ALDH1和SOX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二者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状态有关。ALDH1与SOX2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表明二者可能共同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多因素分析结果虽然表明ADH1和SOX2蛋白与乳腺癌预后无关,但生存曲线比较提示ALDH1和SOX2蛋白表达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提示检测乳腺癌患者中的ALDH1和SOX2蛋白表达对预后评估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没有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潘新月负责文献收集和资料与数据的提取、分析及论文撰写;张浩及王征负责论文选题、对文章的设计、撰写和修改给予指导。
伦理声明:本研究通过了南阳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批文编号:SDP-IRB-KYLW-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