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在转录后可以被超过170种化学修饰标记,这些化学修饰被统称为RNA修饰,其打开了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新篇章,成为了近年来一大研究热点。RNA修饰通过调节RNA的命运,从转录组层面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到多项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发生及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体现出RNA修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其不容被忽视的生理学意义和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引用本文: 曹潇月, 石毓君. 复杂多样的RNA修饰与癌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2, 29(10): 1270-1272. doi: 10.7507/1007-9424.202208074 复制
表观遗传学是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桥梁。在动物细胞中,发生在蛋白质和RNA上的修饰是种类最多的两种。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RNA修饰以来,至今已发现了超过170种RNA修饰[1]。尽管如此,在过去几十年,由于研究技术的局限,科学家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蛋白质修饰、DNA修饰等方面,这也促进了许多针对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治疗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针对RNA修饰的抗体、更灵敏的质谱等新技术及改进技术的发展,揭开了RNA修饰的神秘面纱;而且RNA修饰对基因表达的直接调控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使得对RNA修饰的研究迎来了一波热潮。
各类不同RNA如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等中的不同位置(4种碱基、核糖)均存在RNA修饰,但RNA上的修饰数量和化学计量通常都较低[2]。其中哺乳动物的mRNA上,最广泛存在的是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约25%的转录本中存在超过10 000个m6A修饰位点,约占所有RNA修饰的60%;其次是假尿嘧啶核苷(pseudouridine,Ψ)和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修饰,存在约100~1 000个修饰位点;再次是N1-甲基腺苷(N1-methyladenosine,m1A)修饰,其修饰位点数量也较低,约是m6A修饰位点数的1/10;另外,虽然有部分实验检测到mRNA上存在N7-甲基鸟苷(N7-methylguanosine,m7G)、N4-乙酰胞嘧啶(N4-acetylcytidine,ac4C)和核糖甲基化(ribose methylations,Nm)修饰,但仍需要更加全面的证据。尽管如此,对RNA修饰功能的研究发现,任何RNA修饰的缺失均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的异常或疾病的发生。因此,即使RNA修饰的占比较低,但其重要性却不可低估。
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特征之一是可逆性,催化表观遗传学修饰形成的酶(Writer)和擦除修饰的酶(Eraser)共同作用,使得它们在不同组织和生物学过程中动态变化。与其他表观遗传学修饰相似的是,RNA修饰通常由特异且高度保守的酶催化形成。①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14,METTL14)-肾母细胞瘤1关联蛋白(Wilms tumor 1 associated protein,WTAP)等形成复合体在mRNA的“(G/A)(m6A)C”保守序列上催化m6A形成[3]。② 其他的RNA修饰在mRNA上的修饰位点与其在其他RNA(特别是tRNA)上的修饰位点相似,没有特异的针对mRNA的修饰序列[2],如假尿苷酸合酶7(pseudouridine synthase 7,PUS7)主要催化mRNA上的“UGUAG”序列处形成Ψ修饰,而该序列是典型的tRNA序列;NOL1/NOP2/SUN结构域家族成员2(NOL1/NOP2/SUN domain family member 2,NSUN2)介导具有tRNA样二级结构的mRNA形成m5C修饰;tRNAs甲基转移酶(tRNAs methyltransferase,TRMT)6/TRMT61A复合物对m1A的催化需要类似于tRNA的茎环结构;N-乙酰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含THUMP结构域的蛋白1(THUMP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THUMPD1)复合体主要催化“CCG”序列处ac4C的形成,该序列也存在于所有已知的tRNA和rRNA中。③ 另外,m6A修饰倾向于发生在mRNA的终止密码子和3′非编码区域附近,而m5C修饰则偏向于5′ 和3′ 非编码区域附近,除此之外的RNA修饰在mRNA上并没有特别偏向特定区域。
虽然大部分RNA修饰的Writer已经陆续被发现,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的RNA修饰存在Eraser,仅有少部分RNA修饰可以被特定的酶去除,如肥胖基因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和alkB同源蛋白5(alkB homolog 5,ALKBH5)可以特异性地去除m6A,ALKBH1和ALKBH3催化m1A的去除,10-11易位蛋白(ten-eleven translocation proteins,TETs)则可以去除m5C修饰,但如ψ、m7G、ac4C等RNA修饰的Eraser则尚未被发现,并且也需判断这些RNA修饰是否需要Eraser。尽管如此,RNA修饰仍然在不同组织或不同环境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如哺乳动物细胞在血清饥饿、过氧化氢处理或热休克时可引起ψ修饰水平变化,ac4C修饰水平受到细胞生长温度的调节,热休克和过氧化氢则可诱导m7G修饰水平增加。
RNA修饰在生物学过程或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几乎可以调控RNA代谢的每一个阶段,包括RNA的剪接、出核、稳定性、翻译等,继而调控胚胎发育或癌症等相关生物学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① m6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个RNA修饰。通过与不同的m6A特异性结合蛋白(Reader)作用,m6A在不同组织或不同生物学过程中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基因表达,如YTH结构域家族(YTH domain family,YTHDF)与m6A结合后通常促进mRNA的出核、降解和翻译,而含YTH结构域蛋白质(YT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YTHDC)则主要促进m6A修饰mRNA的翻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 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促进m6A修饰mRNA的稳定性。② m5C修饰的存在可以促进mRNA的运输和稳定性以及通过减少核糖体在mRNA上的附着,从而降低m5C修饰mRNA的翻译效率。③ mRNA上的ψ修饰除了促进剪接、稳定性和翻译外,还可将无义密码子转换为有义密码子,从而抑制mRNA翻译终止,这也可能是导致蛋白质多样性的新机制。④ m1A和Nm在体外环境下均倾向于抑制mRNA的翻译。此外,由于其他RNA修饰具有较低的化学计量,导致关于其功能的研究仍有很多争议或尚未涉及之处;同时RNA修饰同样出现在tRNA和rRNA上,而后者的变化也导致了mRNA表达的变化。可见,RNA修饰的功能机制是个非常复杂的网络,仍然需要更加深入与全面的研究。
RNA修饰在癌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4]。① m6A与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超过20种癌症息息相关。首先,虽然m6A在胚胎发育等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癌症中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基因的m6A甲基化及另一部分基因的去甲基化均可以促进或抑制癌症的发展,如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的m6A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促癌作用,而Bcl2/腺病毒E1B 19 kDa结合蛋白3(Bcl2/ adenovirus E1B 19 k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m6A去甲基化促进乳腺癌;其次,由于m6A具有庞大的Writer复合体,不同Writer介导的m6A修饰可以在同一个癌症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METTL3和METTL14分别介导的m6A在肝癌中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② 目前大部分研究显示,m5C更倾向于在各类癌症中发挥促癌作用,与m6A相似的是,不同Writer介导的m5C修饰在同一癌症中可发挥不同作用,如NSUN1介导的m5C在白血病中发挥促癌作用,而NSUN3和DNA甲基转移酶2(DNA-methyltransferase 2,DNMT2)介导的m5C则在白血病中起到抑癌作用。③ ψ修饰则在结直肠癌、肝癌等7类癌症中均发挥促癌作用。
RNA修饰的多样性及其在癌症中初步显示的重要作用,预示了癌症治疗中RNA表观遗传学时代的开始。目前已经报道了针对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和FTO的几种特异性抑制剂,其中一种抑制剂已在临床前研究中验证了其对FTO的特异性和有效抑制[5];另外,由于一些RNA修饰的Writer与其他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甲基转移酶具有共同的结构[6],如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DOT1L与m6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ETTL3-METTL14及m5C甲基转移酶NSUN2属于同一甲基转移酶家族,而DOT1L特异性抑制剂正在进行白血病治疗的临床试验。因此可以考虑将已知强效和特异的抑制剂做调整,从而靶向RNA修饰,同时这也提示了RNA修饰的编辑酶作为靶点开发药物的潜力。
近年来,对RNA修饰的研究不断刷新着科学家们对RNA修饰的认知。尽管如此,面对如此多样且复杂的RNA修饰,目前仍然是一知半解。RNA修饰发生在转录后也增加了转录组的复杂性。RNA修饰对RNA命运的调控使得基因被转录并不直接代表基因的高表达,而且转录组水平的升高也并不一定直接代表蛋白水平的升高。毋庸置疑,关于RNA修饰还有许多需要挖掘和填补的地方,但其生物学意义远超乎人们的想象。RNA修饰为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必将持续成为研究的热点。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中的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无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曹潇月整理资料与撰写论文初稿;石毓君指导选题与修改文章。
表观遗传学是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桥梁。在动物细胞中,发生在蛋白质和RNA上的修饰是种类最多的两种。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RNA修饰以来,至今已发现了超过170种RNA修饰[1]。尽管如此,在过去几十年,由于研究技术的局限,科学家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蛋白质修饰、DNA修饰等方面,这也促进了许多针对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治疗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近年来,针对RNA修饰的抗体、更灵敏的质谱等新技术及改进技术的发展,揭开了RNA修饰的神秘面纱;而且RNA修饰对基因表达的直接调控作用以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使得对RNA修饰的研究迎来了一波热潮。
各类不同RNA如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等中的不同位置(4种碱基、核糖)均存在RNA修饰,但RNA上的修饰数量和化学计量通常都较低[2]。其中哺乳动物的mRNA上,最广泛存在的是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约25%的转录本中存在超过10 000个m6A修饰位点,约占所有RNA修饰的60%;其次是假尿嘧啶核苷(pseudouridine,Ψ)和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m5C)修饰,存在约100~1 000个修饰位点;再次是N1-甲基腺苷(N1-methyladenosine,m1A)修饰,其修饰位点数量也较低,约是m6A修饰位点数的1/10;另外,虽然有部分实验检测到mRNA上存在N7-甲基鸟苷(N7-methylguanosine,m7G)、N4-乙酰胞嘧啶(N4-acetylcytidine,ac4C)和核糖甲基化(ribose methylations,Nm)修饰,但仍需要更加全面的证据。尽管如此,对RNA修饰功能的研究发现,任何RNA修饰的缺失均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过程的异常或疾病的发生。因此,即使RNA修饰的占比较低,但其重要性却不可低估。
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特征之一是可逆性,催化表观遗传学修饰形成的酶(Writer)和擦除修饰的酶(Eraser)共同作用,使得它们在不同组织和生物学过程中动态变化。与其他表观遗传学修饰相似的是,RNA修饰通常由特异且高度保守的酶催化形成。① 甲基转移酶样蛋白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蛋白14(methyltransferase like 14,METTL14)-肾母细胞瘤1关联蛋白(Wilms tumor 1 associated protein,WTAP)等形成复合体在mRNA的“(G/A)(m6A)C”保守序列上催化m6A形成[3]。② 其他的RNA修饰在mRNA上的修饰位点与其在其他RNA(特别是tRNA)上的修饰位点相似,没有特异的针对mRNA的修饰序列[2],如假尿苷酸合酶7(pseudouridine synthase 7,PUS7)主要催化mRNA上的“UGUAG”序列处形成Ψ修饰,而该序列是典型的tRNA序列;NOL1/NOP2/SUN结构域家族成员2(NOL1/NOP2/SUN domain family member 2,NSUN2)介导具有tRNA样二级结构的mRNA形成m5C修饰;tRNAs甲基转移酶(tRNAs methyltransferase,TRMT)6/TRMT61A复合物对m1A的催化需要类似于tRNA的茎环结构;N-乙酰转移酶10(N-acetyltransferase 10,NAT10)-含THUMP结构域的蛋白1(THUMP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1,THUMPD1)复合体主要催化“CCG”序列处ac4C的形成,该序列也存在于所有已知的tRNA和rRNA中。③ 另外,m6A修饰倾向于发生在mRNA的终止密码子和3′非编码区域附近,而m5C修饰则偏向于5′ 和3′ 非编码区域附近,除此之外的RNA修饰在mRNA上并没有特别偏向特定区域。
虽然大部分RNA修饰的Writer已经陆续被发现,但是目前的研究显示,并不是所有的RNA修饰存在Eraser,仅有少部分RNA修饰可以被特定的酶去除,如肥胖基因相关蛋白(fat mass and obesity-associated protein,FTO)和alkB同源蛋白5(alkB homolog 5,ALKBH5)可以特异性地去除m6A,ALKBH1和ALKBH3催化m1A的去除,10-11易位蛋白(ten-eleven translocation proteins,TETs)则可以去除m5C修饰,但如ψ、m7G、ac4C等RNA修饰的Eraser则尚未被发现,并且也需判断这些RNA修饰是否需要Eraser。尽管如此,RNA修饰仍然在不同组织或不同环境下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如哺乳动物细胞在血清饥饿、过氧化氢处理或热休克时可引起ψ修饰水平变化,ac4C修饰水平受到细胞生长温度的调节,热休克和过氧化氢则可诱导m7G修饰水平增加。
RNA修饰在生物学过程或疾病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几乎可以调控RNA代谢的每一个阶段,包括RNA的剪接、出核、稳定性、翻译等,继而调控胚胎发育或癌症等相关生物学过程中关键基因的表达。① m6A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个RNA修饰。通过与不同的m6A特异性结合蛋白(Reader)作用,m6A在不同组织或不同生物学过程中既可以促进也可以抑制基因表达,如YTH结构域家族(YTH domain family,YTHDF)与m6A结合后通常促进mRNA的出核、降解和翻译,而含YTH结构域蛋白质(YT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YTHDC)则主要促进m6A修饰mRNA的翻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 结合蛋白2(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 binding protein 2,IGF2BP)促进m6A修饰mRNA的稳定性。② m5C修饰的存在可以促进mRNA的运输和稳定性以及通过减少核糖体在mRNA上的附着,从而降低m5C修饰mRNA的翻译效率。③ mRNA上的ψ修饰除了促进剪接、稳定性和翻译外,还可将无义密码子转换为有义密码子,从而抑制mRNA翻译终止,这也可能是导致蛋白质多样性的新机制。④ m1A和Nm在体外环境下均倾向于抑制mRNA的翻译。此外,由于其他RNA修饰具有较低的化学计量,导致关于其功能的研究仍有很多争议或尚未涉及之处;同时RNA修饰同样出现在tRNA和rRNA上,而后者的变化也导致了mRNA表达的变化。可见,RNA修饰的功能机制是个非常复杂的网络,仍然需要更加深入与全面的研究。
RNA修饰在癌症中发挥重要的作用[4]。① m6A与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等超过20种癌症息息相关。首先,虽然m6A在胚胎发育等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癌症中似乎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基因的m6A甲基化及另一部分基因的去甲基化均可以促进或抑制癌症的发展,如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的m6A甲基化在结直肠癌中发挥促癌作用,而Bcl2/腺病毒E1B 19 kDa结合蛋白3(Bcl2/ adenovirus E1B 19 kDa interacting protein 3,BNIP3)的m6A去甲基化促进乳腺癌;其次,由于m6A具有庞大的Writer复合体,不同Writer介导的m6A修饰可以在同一个癌症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如METTL3和METTL14分别介导的m6A在肝癌中发挥完全相反的作用。② 目前大部分研究显示,m5C更倾向于在各类癌症中发挥促癌作用,与m6A相似的是,不同Writer介导的m5C修饰在同一癌症中可发挥不同作用,如NSUN1介导的m5C在白血病中发挥促癌作用,而NSUN3和DNA甲基转移酶2(DNA-methyltransferase 2,DNMT2)介导的m5C则在白血病中起到抑癌作用。③ ψ修饰则在结直肠癌、肝癌等7类癌症中均发挥促癌作用。
RNA修饰的多样性及其在癌症中初步显示的重要作用,预示了癌症治疗中RNA表观遗传学时代的开始。目前已经报道了针对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和FTO的几种特异性抑制剂,其中一种抑制剂已在临床前研究中验证了其对FTO的特异性和有效抑制[5];另外,由于一些RNA修饰的Writer与其他表观遗传学修饰的甲基转移酶具有共同的结构[6],如组蛋白赖氨酸甲基转移酶DOT1L与m6A甲基转移酶复合体METTL3-METTL14及m5C甲基转移酶NSUN2属于同一甲基转移酶家族,而DOT1L特异性抑制剂正在进行白血病治疗的临床试验。因此可以考虑将已知强效和特异的抑制剂做调整,从而靶向RNA修饰,同时这也提示了RNA修饰的编辑酶作为靶点开发药物的潜力。
近年来,对RNA修饰的研究不断刷新着科学家们对RNA修饰的认知。尽管如此,面对如此多样且复杂的RNA修饰,目前仍然是一知半解。RNA修饰发生在转录后也增加了转录组的复杂性。RNA修饰对RNA命运的调控使得基因被转录并不直接代表基因的高表达,而且转录组水平的升高也并不一定直接代表蛋白水平的升高。毋庸置疑,关于RNA修饰还有许多需要挖掘和填补的地方,但其生物学意义远超乎人们的想象。RNA修饰为各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必将持续成为研究的热点。
重要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本研究中的全体作者阅读并理解了《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的政策声明,我们无相互竞争的利益。
作者贡献声明:曹潇月整理资料与撰写论文初稿;石毓君指导选题与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