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旸 1,2 , 黄理宾 1,3 , 王自强 1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成都 610041);
  • 2. 成都上锦南府医院普通外科(成都 611730);
  • 3.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 2011 年 1 月至 2012 年 12 月期间诊治的 101 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 结果  101 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 28(27.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体类型为凹陷型(P=0.013)、侵及黏膜下层(P<0.001)及组织分化不佳型(包括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癌,P=0.044)及有脉管侵犯(P=0.020)有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大体类型(RR=4.742,P=0.009)、分化类型(RR=6.369,P=0.011)及浸润深度(RR=15.218,P<0.001)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淋巴结转移的 28 例患者中,有14 例患者只有 1 枚淋巴结转移,有 4 例患者存在 7 枚以上淋巴结转移。其中,第 6 组淋巴结受累最多(10 例)。19 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局限于 D1 站范围内,3 例患者在无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出现了第 8a 组或第 9 组淋巴结转移。 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的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与其淋巴结转移有关,深入研究并在术前综合评估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可以为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引用本文: 李旸, 黄理宾, 王自强. 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规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 25(7): 812-816. doi: 10.7507/1007-9424.201801050 复制

  • 上一篇

    高龄对超低位直肠或肛管癌患者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
  • 下一篇

    3.0T 磁共振联合序列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