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露 1,2 , 鲁亚 3 , 刘曦娇 1 , 伍兵 1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41);
  • 2.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41);
  •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7 月至 2016 年8 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手术并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 15 例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肿瘤的位置、边界、密度/信号、强化等征象。 结果  15 例患者中,单发型 4 例,多发型 5 例,融合型6 例。13 例以肝包膜下分布为主,均伴“肝包膜回缩征”。14 例见“棒棒糖征”,7 例见“核心模式”。CT 平扫表现为肝内稍低密度的结节、团块影;MRI 平扫表现为 T1 稍低信号,T2 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表现为轻度强化、边缘环形强化及渐进向心性强化。 结论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 CT 和 MRI 影像学表现差异大,“肝包膜回缩征”、“棒棒糖征”及“核心模式”有一定特征性。

引用本文: 刘露, 鲁亚, 刘曦娇, 伍兵.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8, 25(2): 229-234. doi: 10.7507/1007-9424.201801007 复制

  • 上一篇

    甲状旁腺全切除+前臂自体移植术对肾功能衰竭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关节周围软组织钙化患者的疗效分析
  • 下一篇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出血的诊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