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安徽合肥?23002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方法  复习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 结果  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仍占据住院患者群体的一大部分。在其治疗过程中,肠内营养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能够改善患者不良临床结局,如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肠内营养途径有口服和管饲,目前喂养管放置技术包括鼻胃置管、鼻空肠置管、术中胃或空肠造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空肠置管等。在实施肠内营养(尤其是术后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重视患者的耐受性,如腹胀腹泻、反流和误吸,以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结论  专业化和个体化应始终贯彻在临床肠内营养支持的全过程。

引用本文: 陈博, 熊茂明, 孟翔凌. 对肠内营养支持的再认识.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 23(6): 756-760. doi: 10.7507/1007-9424.20160199 复制

  • 上一篇

    大数据时代的精准影像医学:放射组学
  • 下一篇

    乳腺癌分子病理学指标分布的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