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程黎. 肝癌患者血清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5, 22(8): 995-997. doi: 10.7507/1007-9424.20150260 复制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75万新发病例,其死亡率较高,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1-2]。我国是乙肝大国,也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死亡患者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3]。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肿瘤学标志物只有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但是AF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不高。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与恶性肿瘤血管增殖有关的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4-5]。有文献[6-7]报道,TSGF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水平也增高,并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癌手术患者术前血清中TSGF水平,以探讨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其他治疗,排除同时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22~72岁,(46.5±9.8)岁。按照2010版TNM分期标准[8],Ⅰ期18例,Ⅱ期35例,Ⅲ期23例;高分化26例,中分化31例,低分化19例。选取同时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5~68岁,(48.5±9.5)岁。2组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标本的采集和测定
采集末梢静脉血8 mL注入预冷的试管内,每个试管2 mL,以3 000 r/min(r=5 cm)、4℃离心10 min,取血浆保存在-70℃冰箱内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SGF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市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德国SIEMENS 2400。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TSGF值≥64 U/mL定为阳性,< 64 U/mL定为阴性。
1.3 随访
术后前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术后3个月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5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采用门诊、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主要终点为死亡,随访截止时间至2014年12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1.5 结果
1.5.1 2组血清TSGF水平的比较
肝癌组血清TSGF水平为(86.25±10.52)U/mL(26.34~142.87 U/mL),表达阳性率为76.32%(58/76);对照组血清TSGF水平为(25.32±6.54)U/mL(6.5~76.4 U/mL),表达阳性率为6.67%(3/45)。肝癌组血清TSGF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5.019,P < 0.001;χ2=52.097,P < 0.001)。
1.5.2 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见,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有无癌栓、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肝硬变有关(P < 0.05),但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有无包膜、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及HbsAg无关(P > 0.05)。

1.5.3 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随访时间为6.1~59.6个月(平均32.85个月),随访率为88.16%(67/76),3年总生存率为62.2%。血清TSGF水平阳性表达者50例,3年总生存率为55.0%;血清TSGF水平阴性表达者17例,3年总生存率为85.7%。血清TSGF水平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GF水平阴性表达者(χ2=4.502,P=0.034),见图 1。

2 讨论
TSGF不仅对恶性肿瘤的血管形成有重要作用,而且与肿瘤的生长、消退、浸润、转移等也密切相关,但与非肿瘤性的血管增生无关,因此其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广泛性,在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10]。TSGF由肿瘤细胞自身合成,其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肿瘤血管的增生情况,也间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血清TSGF水平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则越高,侵袭性也越强[11]。
本研究检测76例肝癌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为(86.25±10.52)U/mL,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25.32±6.54)U/mL,且其阳性率高达76.32%。这说明TSGF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异常增高对肝癌的诊断有提示作用,有可能可以作为一种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对已诊断明确的肝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对11项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癌栓、TNMⅢ期、中-低分化的患者血清TSGF水平要明显高于未合并癌栓、Ⅰ~Ⅱ期、高分化的患者。肿瘤≥5 cm、无包膜的肝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较肿瘤< 5 cm、有包膜的血清TSGF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有关。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有无肝硬变与血清TSGF水平亦有关。在急性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变、活动性结核等良性疾病情况下,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清TSGF暂时性的升高,其机制目前不明[12-13]。因此,对于TSGF升高的肝硬变患者,还需注意鉴别是否合并肝癌。
本研究75例肝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2.2%,与文献[14-15]报道类似。血清TSGF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通过log-rank检验二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存分析提示,血清TSGF水平是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也佐证了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的恶性程度相关。康从利等[7]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要显著高于术后未复发患者。
综上所述,TSGF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有无癌栓、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肝硬变有关,其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性有关,有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一个新指标。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约有75万新发病例,其死亡率较高,居恶性肿瘤死亡原因的第3位[1-2]。我国是乙肝大国,也是肝癌大国,每年肝癌的死亡患者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0%以上,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3]。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肿瘤学标志物只有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但是AF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不高。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与恶性肿瘤血管增殖有关的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水平明显升高[4-5]。有文献[6-7]报道,TSGF在肝癌患者的血清中表达水平也增高,并对肝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本研究通过检测肝癌手术患者术前血清中TSGF水平,以探讨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肝癌切除术且经病理证实为肝癌,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或其他治疗,排除同时合并其他肿瘤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22~72岁,(46.5±9.8)岁。按照2010版TNM分期标准[8],Ⅰ期18例,Ⅱ期35例,Ⅲ期23例;高分化26例,中分化31例,低分化19例。选取同时期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5~68岁,(48.5±9.5)岁。2组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标本的采集和测定
采集末梢静脉血8 mL注入预冷的试管内,每个试管2 mL,以3 000 r/min(r=5 cm)、4℃离心10 min,取血浆保存在-70℃冰箱内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SGF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市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仪器为德国SIEMENS 2400。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TSGF值≥64 U/mL定为阳性,< 64 U/mL定为阴性。
1.3 随访
术后前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术后3个月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5年后每半年随访1次。采用门诊、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随访主要终点为死亡,随访截止时间至2014年12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1.5 结果
1.5.1 2组血清TSGF水平的比较
肝癌组血清TSGF水平为(86.25±10.52)U/mL(26.34~142.87 U/mL),表达阳性率为76.32%(58/76);对照组血清TSGF水平为(25.32±6.54)U/mL(6.5~76.4 U/mL),表达阳性率为6.67%(3/45)。肝癌组血清TSGF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5.019,P < 0.001;χ2=52.097,P < 0.001)。
1.5.2 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见,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有无癌栓、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肝硬变有关(P < 0.05),但与肝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有无包膜、肿瘤数目、血清AFP水平及HbsAg无关(P > 0.05)。

1.5.3 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随访时间为6.1~59.6个月(平均32.85个月),随访率为88.16%(67/76),3年总生存率为62.2%。血清TSGF水平阳性表达者50例,3年总生存率为55.0%;血清TSGF水平阴性表达者17例,3年总生存率为85.7%。血清TSGF水平阳性表达者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TSGF水平阴性表达者(χ2=4.502,P=0.034),见图 1。

2 讨论
TSGF不仅对恶性肿瘤的血管形成有重要作用,而且与肿瘤的生长、消退、浸润、转移等也密切相关,但与非肿瘤性的血管增生无关,因此其对恶性肿瘤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广泛性,在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10]。TSGF由肿瘤细胞自身合成,其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反映肿瘤血管的增生情况,也间接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和侵袭性。血清TSGF水平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则越高,侵袭性也越强[11]。
本研究检测76例肝癌患者血清中TSGF水平为(86.25±10.52)U/mL,明显高于正常人群的(25.32±6.54)U/mL,且其阳性率高达76.32%。这说明TSGF与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其异常增高对肝癌的诊断有提示作用,有可能可以作为一种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
对已诊断明确的肝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对11项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癌栓、TNMⅢ期、中-低分化的患者血清TSGF水平要明显高于未合并癌栓、Ⅰ~Ⅱ期、高分化的患者。肿瘤≥5 cm、无包膜的肝癌患者血清TSGF水平较肿瘤< 5 cm、有包膜的血清TSGF水平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有关。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有无肝硬变与血清TSGF水平亦有关。在急性炎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变、活动性结核等良性疾病情况下,部分患者可出现血清TSGF暂时性的升高,其机制目前不明[12-13]。因此,对于TSGF升高的肝硬变患者,还需注意鉴别是否合并肝癌。
本研究75例肝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2.2%,与文献[14-15]报道类似。血清TSGF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通过log-rank检验二者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生存分析提示,血清TSGF水平是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也佐证了血清TSGF水平与肝癌的恶性程度相关。康从利等[7]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TSGF水平要显著高于术后未复发患者。
综上所述,TSGF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且与有无癌栓、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肝硬变有关,其可能与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性有关,有可能成为肝癌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一个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