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切除术会导致乳房的缺失及手术疤痕,女性不仅会经历与癌症诊断相关的情感创伤,还会经历自我形象和身体功能的变化,失去女性魅力、吸引力,感觉畸形和自卑[1-4]。然而,保乳术与单纯的全乳切除术相比,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却较好保留了乳房的整体外形。因此,保乳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青睐,且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优先选择。
日间手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99年,由被称为“日间手术之父”的Nicoll[5]提出。由于日间手术相对于普通住院手术,有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床位周转率,高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等优点[6-8],因此日间手术迅速在全世界开展。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已超过肺癌,成为第一大癌症。2020年,中国有42万例乳腺癌患者[9]。因此,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保乳术也逐渐应用于日间手术,但大多研究仅对术后的安全性进行讨论,对术后医疗费用及心理应激的研究则较少。我院自2020年3月起在日间手术中心开展乳腺癌保乳术,本研究对我院日间与住院部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资料进行比较,为广大医院开展日间乳腺癌保乳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单一医疗组乳腺癌(经术前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保乳术的所有住院部(病房组)及日间手术中心(日间组)的女性患者。所有接受乳腺癌保乳术的日间患者均纳入回顾性研究,而纳入研究的住院部患者需同样满足日间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0]后方能纳入本项研究。对于电子病例系统中缺乏术后并发症记录的患者,则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同时要求患者对并发症提供相应的病历资料,缺乏相应资料证明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单一医疗组乳腺癌(经术前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保乳术的所有住院部(病房组)及日间手术中心(日间组)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术后至门诊参加随访,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住院费用(日间患者包含术前院外检查费用)、术后换药费用、换药产生的交通费用(包含院外租房费用)、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11]等均记录于病例报告表中。本研究中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于门诊采取问卷填写方式收集。术后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结局指标,经济效益(医疗费用)及社会心理满意度(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
日间乳腺癌保乳术的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无严重合并症,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3)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Ⅱ级;(4)从住所到医院在2 h车程内,24 h出院后有成年人陪护。排除标准:(1)有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2)妊娠期乳腺癌;(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4)多发肺结节考虑肺内转移或有远处转移;(5)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不能耐受全身麻醉者;(6)乳腺癌保乳术以外的其他手术患者。
1.2 术后并发症的定义
并发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麻醉相关并发症和外科手术相关并发症。麻醉相关并发症主要指术后24 h内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与术中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胸闷、心悸等。按是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是否需要紧急抢救将并发症分为紧急并发症与非紧急并发症。紧急并发症指术后3 d内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需要紧急抢救的并发症,如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等;非紧急并发症主要是指术后无需紧急抢救的并发症。此外,术后并发症还根据Clavien-Dindo分类进行定义[12],其中Ⅰ~Ⅱ级定义为轻微并发症,Ⅲ级(需要手术、内窥镜或放射干预)或Ⅳ级(危及生命)定义为主要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当n≥40时采用χ2检验,当n<40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1.4 伦理审查
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均获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分别为:2022年审(570)号)、2021年审(592)号。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病房组15例,日间组27例;前瞻性研究共纳入39例,其中病房组18例,日间组21例。患者筛选流程见图1。

在回顾性研究中,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均<50岁,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以开放手术为主。此外,两组患者术前活检方式均为穿刺或微创旋切,无切除活检,也无保乳失败;见表1。

在前瞻性研究中,日间组6例患者有高血压,住院组无高血压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病房组4例患者为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保乳术,日间组无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术后病理方面,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在日间组患者中,2例因两次扩切后切缘仍为阳性而更改手术方式,其中1例接受基于植入物的腔镜乳房重建手术,另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在回顾性研究中,日间组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紧急至院行手术治疗,但在外科总并发症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此外,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46);见表2。

在前瞻性研究中,无术后紧急并发症和麻醉并发症。在外科总并发症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见表2。
2.3 费用
在前瞻性研究中,日间组中位住院费用为13139.96(11405.79,14874.17)元,病房组中位住院费用为17587.02(12154.65,23019.39)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02)。日间组中位术后换药费用为375.51(280.50,562.61)元,住院组为363.99(206.82,639.21)元(Z=0.39,P=0.693);日间组因换药产生的交通费用及住宿费用为152.00(62.00,249.00)元,住院组为110.50(62.25,166.75)元(Z=0.82,P=0.4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总体费用(日间组包含术前院外检查费用)方面,日间组中位总费用为13600.84(11767.14,15434.54)元,病房组中位总费用为18409.76(12648.52,24171.00)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02)。
2.4 BREAST-Q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社交、性生活、乳房满意度、胸壁情况评分整体均表现为术后2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个月回升的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自1909年提出日间手术至今,手术日间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13]。日间手术是指将选定的患者收治到日间手术中心进行手术,且患者于当天办理出院,这是一条临床管理路径,而不是特定的手术或程序[10]。
对我院日间乳腺癌保乳术进行回顾性及早期前瞻性分析发现,仅少量患者发生术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但日间组及病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Stjernberg等[14]的研究结果相同。
在手术相关并发症中,仅在回顾性研究中1例日间组患者因术后出血至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虽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这也证实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居住地需距离医院较近的重要性。因此,在术前筛选日间手术患者时,术后居住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此外,术后严格随访也极为重要。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当并发症发生时可能无法及时分辨。因此,术后电话随访时,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询问患者术后引流及伤口情况等,并给出恰当的建议,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得到相应处理。
在回顾性研究中,保乳术基本为开放手术,而在前瞻性研究中,则腔镜保乳术相对于回顾性研究中开展更多。由于腔镜保乳术的手术切口位于腋窝,这使得患者术后乳房不遗留瘢痕,更符合保乳术保留乳房外形的初衷。同时,在早期前瞻性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这也证实了腔镜保乳术的早期安全性。且目前日间腔镜保乳术尚无确切报道,其安全性的证实有助于腔镜保乳术在日间手术中心广泛开展。
费用方面,日间组患者在住院费用(包含院外术前检查费用)方面显著低于病房组,这与文献[15-16]报道结果相同。由于出院较早,日间患者术后换药及换药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应高于住院患者。而这些研究仅仅计算在院治疗费用,未将术后因换药需要在院外租房、术后换药、换药交通费用等费用计算在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们的前瞻性研究中,这些费用均计算在内,并且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换药、交通费用(包含院外租房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提出的是,本研究发现,部分病房组患者术后换药及交通费用高于日间组患者,详细询问患者后发现患者术后换药地点、术后伤口是否发生相应并发症、术后换药频率等与患者术后换药费用的高低有较大关系,而患者术后换药的交通费用则受患者交通方式影响较大。但在总体费用中,日间组则显著低于病房组,这提示日间乳腺癌保乳术相对于住院手术确实能节约费用。
部分学者[17]认为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出院早,可回到熟悉的环境疗养,从而患者满意度高;但部分学者[18]认为由于日间手术住院时间短,与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接触减少,日间手术患者面临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我们的前瞻性研究中,在社交、性生活、乳房满意度及胸壁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表明日间手术并不会对患者术后心理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单一医疗组中保乳术患者较少,因此早期前瞻性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产生偏倚的可能性稍大。在未来几年的前瞻性研究中,我们将扩大样本量,并通过长期随访证实日间保乳术的安全性。综上所述,在管理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于日间手术中心行乳腺癌保乳术安全可靠,且日间手术相对于住院手术更节约医疗费用,也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周娇负责实施研究及撰写文章;肖小潇负责收集数据及修改论文;杨加彬、冯玉、张晴、刘洋负责资料采集;邱梦雪、杨焕佐负责文献解读;黄明君、梁鹏、杜正贵负责研究方案制定及设计,指导研究。
乳房切除术会导致乳房的缺失及手术疤痕,女性不仅会经历与癌症诊断相关的情感创伤,还会经历自我形象和身体功能的变化,失去女性魅力、吸引力,感觉畸形和自卑[1-4]。然而,保乳术与单纯的全乳切除术相比,局部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无显著差异,但却较好保留了乳房的整体外形。因此,保乳术近年来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青睐,且成为乳腺癌患者的优先选择。
日间手术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899年,由被称为“日间手术之父”的Nicoll[5]提出。由于日间手术相对于普通住院手术,有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床位周转率,高效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等优点[6-8],因此日间手术迅速在全世界开展。
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逐渐增高,已超过肺癌,成为第一大癌症。2020年,中国有42万例乳腺癌患者[9]。因此,作为主要的手术方式之一,保乳术也逐渐应用于日间手术,但大多研究仅对术后的安全性进行讨论,对术后医疗费用及心理应激的研究则较少。我院自2020年3月起在日间手术中心开展乳腺癌保乳术,本研究对我院日间与住院部的乳腺癌保乳术患者资料进行比较,为广大医院开展日间乳腺癌保乳术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和分组
回顾性纳入2020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单一医疗组乳腺癌(经术前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保乳术的所有住院部(病房组)及日间手术中心(日间组)的女性患者。所有接受乳腺癌保乳术的日间患者均纳入回顾性研究,而纳入研究的住院部患者需同样满足日间手术患者纳入标准[10]后方能纳入本项研究。对于电子病例系统中缺乏术后并发症记录的患者,则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同时要求患者对并发症提供相应的病历资料,缺乏相应资料证明的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前瞻性纳入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我院接受单一医疗组乳腺癌(经术前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保乳术的所有住院部(病房组)及日间手术中心(日间组)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术后至门诊参加随访,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住院费用(日间患者包含术前院外检查费用)、术后换药费用、换药产生的交通费用(包含院外租房费用)、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11]等均记录于病例报告表中。本研究中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于门诊采取问卷填写方式收集。术后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结局指标,经济效益(医疗费用)及社会心理满意度(手术前后BREAST-Q评分)为次要结局指标。
日间乳腺癌保乳术的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无严重合并症,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异常;(3)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Ⅱ级;(4)从住所到医院在2 h车程内,24 h出院后有成年人陪护。排除标准:(1)有凝血机制障碍及出血倾向;(2)妊娠期乳腺癌;(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4)多发肺结节考虑肺内转移或有远处转移;(5)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不能耐受全身麻醉者;(6)乳腺癌保乳术以外的其他手术患者。
1.2 术后并发症的定义
并发症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麻醉相关并发症和外科手术相关并发症。麻醉相关并发症主要指术后24 h内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与术中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头晕、低血压、胸闷、心悸等。按是否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是否需要紧急抢救将并发症分为紧急并发症与非紧急并发症。紧急并发症指术后3 d内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且需要紧急抢救的并发症,如休克、大出血、呼吸衰竭等;非紧急并发症主要是指术后无需紧急抢救的并发症。此外,术后并发症还根据Clavien-Dindo分类进行定义[12],其中Ⅰ~Ⅱ级定义为轻微并发症,Ⅲ级(需要手术、内窥镜或放射干预)或Ⅳ级(危及生命)定义为主要并发症。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M(P25,P75)]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以频数和百分比描述,当n≥40时采用χ2检验,当n<40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1.4 伦理审查
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均获得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分别为:2022年审(570)号)、2021年审(592)号。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回顾性研究共纳入42例患者,其中病房组15例,日间组27例;前瞻性研究共纳入39例,其中病房组18例,日间组21例。患者筛选流程见图1。

在回顾性研究中,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均<50岁,且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均以开放手术为主。此外,两组患者术前活检方式均为穿刺或微创旋切,无切除活检,也无保乳失败;见表1。

在前瞻性研究中,日间组6例患者有高血压,住院组无高血压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病房组4例患者为新辅助化疗后接受保乳术,日间组无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术后病理方面,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在日间组患者中,2例因两次扩切后切缘仍为阳性而更改手术方式,其中1例接受基于植入物的腔镜乳房重建手术,另1例接受根治性切除术,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0);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在回顾性研究中,日间组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紧急至院行手术治疗,但在外科总并发症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此外,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246);见表2。

在前瞻性研究中,无术后紧急并发症和麻醉并发症。在外科总并发症中,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9);见表2。
2.3 费用
在前瞻性研究中,日间组中位住院费用为13139.96(11405.79,14874.17)元,病房组中位住院费用为17587.02(12154.65,23019.39)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02)。日间组中位术后换药费用为375.51(280.50,562.61)元,住院组为363.99(206.82,639.21)元(Z=0.39,P=0.693);日间组因换药产生的交通费用及住宿费用为152.00(62.00,249.00)元,住院组为110.50(62.25,166.75)元(Z=0.82,P=0.4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总体费用(日间组包含术前院外检查费用)方面,日间组中位总费用为13600.84(11767.14,15434.54)元,病房组中位总费用为18409.76(12648.52,24171.00)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6,P=0.002)。
2.4 BREAST-Q评分
两组患者术后社交、性生活、乳房满意度、胸壁情况评分整体均表现为术后2周较术前降低,术后1个月回升的趋势,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自1909年提出日间手术至今,手术日间化已逐渐成为世界潮流[13]。日间手术是指将选定的患者收治到日间手术中心进行手术,且患者于当天办理出院,这是一条临床管理路径,而不是特定的手术或程序[10]。
对我院日间乳腺癌保乳术进行回顾性及早期前瞻性分析发现,仅少量患者发生术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但日间组及病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Stjernberg等[14]的研究结果相同。
在手术相关并发症中,仅在回顾性研究中1例日间组患者因术后出血至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虽然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但这也证实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居住地需距离医院较近的重要性。因此,在术前筛选日间手术患者时,术后居住地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此外,术后严格随访也极为重要。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当并发症发生时可能无法及时分辨。因此,术后电话随访时,医护人员应当详细询问患者术后引流及伤口情况等,并给出恰当的建议,以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得到相应处理。
在回顾性研究中,保乳术基本为开放手术,而在前瞻性研究中,则腔镜保乳术相对于回顾性研究中开展更多。由于腔镜保乳术的手术切口位于腋窝,这使得患者术后乳房不遗留瘢痕,更符合保乳术保留乳房外形的初衷。同时,在早期前瞻性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这也证实了腔镜保乳术的早期安全性。且目前日间腔镜保乳术尚无确切报道,其安全性的证实有助于腔镜保乳术在日间手术中心广泛开展。
费用方面,日间组患者在住院费用(包含院外术前检查费用)方面显著低于病房组,这与文献[15-16]报道结果相同。由于出院较早,日间患者术后换药及换药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应高于住院患者。而这些研究仅仅计算在院治疗费用,未将术后因换药需要在院外租房、术后换药、换药交通费用等费用计算在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我们的前瞻性研究中,这些费用均计算在内,并且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后换药、交通费用(包含院外租房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值得提出的是,本研究发现,部分病房组患者术后换药及交通费用高于日间组患者,详细询问患者后发现患者术后换药地点、术后伤口是否发生相应并发症、术后换药频率等与患者术后换药费用的高低有较大关系,而患者术后换药的交通费用则受患者交通方式影响较大。但在总体费用中,日间组则显著低于病房组,这提示日间乳腺癌保乳术相对于住院手术确实能节约费用。
部分学者[17]认为日间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出院早,可回到熟悉的环境疗养,从而患者满意度高;但部分学者[18]认为由于日间手术住院时间短,与医院环境及医务人员接触减少,日间手术患者面临更多的心理应激反应。我们的前瞻性研究中,在社交、性生活、乳房满意度及胸壁情况方面,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表明日间手术并不会对患者术后心理健康造成明显影响。
本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单一医疗组中保乳术患者较少,因此早期前瞻性研究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产生偏倚的可能性稍大。在未来几年的前瞻性研究中,我们将扩大样本量,并通过长期随访证实日间保乳术的安全性。综上所述,在管理机制完善的情况下,于日间手术中心行乳腺癌保乳术安全可靠,且日间手术相对于住院手术更节约医疗费用,也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周娇负责实施研究及撰写文章;肖小潇负责收集数据及修改论文;杨加彬、冯玉、张晴、刘洋负责资料采集;邱梦雪、杨焕佐负责文献解读;黄明君、梁鹏、杜正贵负责研究方案制定及设计,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