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重庆 40004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机器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22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机器人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和非心律失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机器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46例患者,其中男55例、女91例,平均年龄(43.03±13.11)岁。心律失常组23例,非心律失常组123例。院内死亡1例(0.49%)。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体重、体重指数、糖尿病、心功能(NYHA)分级、左房前后径、左室前后径、右室前后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红细胞宽度、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类型与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有关(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直接胆红素水平[OR=1.334,95%CI(1.003,1.774),P=0.048]、主动脉阻断时间[OR=1.018,95%CI(1.005,1.031),P=0.008]是机器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心律失常组术后气管带管时间(P<0.001)、监护室停留时间(P<0.001)、术后住院时间(P<0.001)明显延长,术后大剂量输血事件明显增加(P=0.002)。结论  术前直接胆红素水平、主动脉阻断时间是机器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心律失常患者术后气管带管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大剂量输血事件显著增加。

引用本文: 吴文军, 丁任重, 陈建明, 袁烨, 宋毅, 严曼榕, 胡义杰. 机器人心脏外科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5): 745-750. doi: 10.7507/1007-4848.202208023 复制

  • 上一篇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209例危险因素分析及早期预防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下一篇

    主动脉手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支持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