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心外科(重庆 400016);
  • 2.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胸外科(重庆 400037);
  • 3. 重庆医科大学 病理科(重庆 40001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至上叶间淋巴结(11s 组淋巴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1 月—2020 年 7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157 例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 98 例、女 59 例,年龄 23~86(60.01±10.58)岁。所有患者接受了肺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同时接受了 11s 组淋巴结清扫。根据 11s 组淋巴结是否受累将患者分为 11s(+)组和 11s(–)组。结果 11s 组淋巴结受侵共 31 例,总转移发生率为 19.75%,其中中叶肿瘤转移率为 13.64%,下叶肺癌转移率为 20.74%。11s 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是 2R+4R 组淋巴结受侵(P=0.026);第 7 组淋巴结受累和下纵隔区淋巴结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11s 组淋巴结转移与否和肿瘤位置无关,并且不是影响无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右肺中叶或下叶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中都应该清扫 11s 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及下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右肺中叶或下叶肺癌术后无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11s 组淋巴结可能是右肺中叶或下叶肺癌发生 2R+4R 组淋巴结转移的中转站,值得进一步研究证实。

引用本文: 陈亮, 李庆姝, 葛明建. 右肺中下叶非小细胞肺癌转移至上叶间淋巴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2, 29(12): 1612-1617. doi: 10.7507/1007-4848.202101095 复制

  • 上一篇

    肌少症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影响的临床分析
  • 下一篇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