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即使患者在发病早期接受了最佳的手术方案和严格的药物治疗,慢性期并发症(如动脉瘤产生以及假腔扩张)的发生仍不容忽视。所以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成像手段,准确检测相关的预后因子来判断是否会发生此类并发症。因此,我们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通过比较传统的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慢性主动脉夹层中的作用,讨论如何使用 MRI 扩大现有的主动脉夹层评估技术。

引用本文: 肖正华, 胡佳, 蒙炜. 慢性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诊疗进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7, 24(7): 558-562. doi: 10.7507/1007-4848.201608063 复制

  • 上一篇

    晚期肺类癌的诊治进展
  • 下一篇

    心脏电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电生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