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脏外科(沈阳 11000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骨骼化左乳内动脉(LIMA)移植的临床经验。 方法 选取2013年1~4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单纯CABG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22例,其中男77例、女45例,年龄41~76(62.8±10.5)岁。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60例,使用骨骼化LIMA;B组,62例,使用带蒂LIMA,LIMA均吻合到前降支上。 结果 术中获取LIMA过程中,A、B组各有1例失败而改为大隐静脉移植,被排除在外。术后A组和B组的其余病例分别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2例(3.4%)和3例(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各死亡1例,死亡率分别为1.7%和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纵隔感染,B组有1例纵隔感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游离LIMA时间长于B组[(30.7±7.2)min vs(17.2±5.6)mi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0个月,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CT显示A、B两组LIMA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6.8%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合适的技术获取骨骼化LIMA作为血管材料进行CABG的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引用本文: 房勤, 谷天祥, 刘波, 师恩祎, 张玉海, 喻磊.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骨骼化与带蒂左乳内动脉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4): 332-336. doi: 10.7507/1007-4848.20150092 复制

  • 上一篇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学习见闻
  • 下一篇

    新西兰大白兔心肌梗死模型的改进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