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晓龙, 陈新涛, 曲戈, 马海波, 马军, 李印, 秦建军. miR-155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5, 22(1): 61-65. doi: 10.7507/1007-4848.20150018 复制
食管癌是目前全世界八大常见的肿瘤之一,同样也是六大导致死亡的癌症之一[1]。尽管食管癌的治疗已取得巨大进展,预后仍然较差,总生存率小于10%,术后5年生存率为20%~40%[2]。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寻找有效的分子生物治疗靶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的迫切需求。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基因病,几乎在所有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癌基因的过表达和/或抑癌基因的表达缺失。微小RNA (miRNA)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21~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基因定位于肿瘤关联基因的脆性位点或相关遗传区域,并对这些基因行转录后调控,起到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3]。Has-miR-155位于染色体21q21.3,定位于GRCh37。微小RNA-155(MicroRNA 155,miR-155)由一个非编码基因BIC(B-cell integration cluster,BIC)转录而成,位于BIC的第3个外显子[4]。研究表明miR-155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包括增殖、凋亡和转移[5-7],但miR-155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SYBR Green q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miR-155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病历资料,探讨miR-155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组织标本来源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的新鲜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术前均未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等任何治疗,且无家族史。每例标本均采集肿瘤组织(T,避免取肿瘤坏死区)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N,距离癌组织>5 cm)。所取标本离体时间均<30 min。将组织块剪至1 cm3大小,迅速置于液氮中2~3 min速冻,然后转存于-80 ℃中供提取RNA使用。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号码、病理资料等。每例标本最终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原发性食管鳞癌。其中男47例、女7例,年龄45~82岁,中位年龄为61岁;Ⅰ+Ⅱ期40例,Ⅲa+b期14例。肿瘤分级、TNM分期分别按照2009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标准判定。
1.2 主要研究材料和仪器
主要材料:miRNA提取试剂盒(miRNeasy Mini kit,Cat.No.217004)、反转录试剂盒(miScript Reverse Transcription Kit,Cat.No.218061)及荧光实时定量试剂盒(miScript SYBR Green PCR Kit,Cat.No.218073)。引物Hs_miR-155*_1 miScript Primer Assay (MS0000-8778),Hs_RNU6-2_1 (MS00033740) 均为购自Qiagen公司的成品。
主要仪器:匀浆仪(Fastprep-24)、普通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2720 Thermal Cycler) 及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
1.3 实验方法
1.3.1 总RNA的提取
参照miRNeasy Mini kit(QIAGEN)说明书提取细胞总RNA。主要步骤:取冰冻标本,加入Qiazol,使用匀浆机反复研磨至匀浆,室温下静置5 min,移至1.5 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氯仿,剧烈震荡30 s,室温下静置约5 min;4 ℃ 12 000转/min离心15 min,小心吸取无色上清液至另一1.5 ml EP管(不要碰到中间的白膜),加入无水乙醇,混匀,然后以每次700 μl移至离心柱内,以10 000转/min离心15 s;然后参照说明书用试剂盒内的Buffer纯化RNA,最后以RNase-free water溶解RNA;取1 μl使用RNA核酸定量仪测定OD值,另取5 μl应用1%琼脂糖电泳检测是否具有清晰的3 条带,其余80 ℃保存供反转录使用。
1.3.2 逆转录
在冰上配制逆转录反应液,体系组成见表 1。反应循环参数:37 ℃ 60 min,95 ℃ 5 min,4 ℃forever。

1.3.3 SYBR Green qRT-PCR扩增在冰上配置20 μl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见表 2。反应条件为:95 ℃ 15 min,94 ℃ 15 s,57 ℃ 30 s,70 ℃ 34 s,40个循环。记录每个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到达所设立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即Ct值。将原始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后用内参基因U6B进行归一化,得出ΔCt,ΔCt=CtmiR-155-CtU6B,应用2-ΔCt分别计算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然后应用2-ΔΔCt方法计算食管鳞癌组织相对于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miR-155表达水平[8]。其中ΔΔCt=ΔCt(癌组织)-ΔCt(癌旁正常组织)。2-ΔΔCt表示肿瘤组织中所检测目的基因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倍数。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于结果数据为非正态分布资料,故对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两个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RNA质量检测及qRT-PCR结果
使用miRNA专用提取试剂盒(miRNeasy Mini kit)分别从5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提取总RNA后,运用核酸定量仪测定OD值,D260/D280的比值范围在1.8~2.1;1%琼脂糖电泳检测有3条清晰的rRNA带,分别为28 s、18 s和5 s。以上结果表明总RNA样品完整性好,其纯度、浓度符合荧光qRT-PCR的要求。qRT-PCR结果见图 1。

注:A:miR-155基因PCR产物的熔解曲线峰值约在74.4 ℃;B:U6B基因PCR产物的溶解曲线约在75 ℃,溶解温度均较为均一,峰的形态明显,显示扩增的为特异性序列;C:miR-155扩增曲线良好;D:U6B扩增曲线良好
2.2 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量的中位数为0.014 6,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表达量的中位数为0.051 7;在54例食管鳞癌标本中,有44例(81%)miR-155的相对表达量下降。应用非参数配对秩和检验,食管鳞癌与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5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58,P=0.000),提示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见图 2。

2.3 miR-155相对于正常黏膜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对54例食管鳞癌组织相对于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miR-15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iR-155的相对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浸润深度、肿瘤p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15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相对表达较低,见表 3。

3 讨论
miRNA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21~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可通过与靶mRNA的3′UTRs (untranslated regions,非翻译区)近乎完全互补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使其降解,或者与之不完全互补结合在翻译水平抑制蛋白合成,从而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9]。miRNA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首先被转录为长的初始片段(pri-miRNAs),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过程生成成熟的miRNA,其过程共分3步:首先细胞核中的miRNA基因生成原始转录片段(pri-miRNAs);然后经RNA内切酶ⅢDrosha剪切及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生成70 nt长度的miRNA前体(pre-miRNAs);随后pre-miRNAs被转运到细胞质,在这里被Dicer酶切割成成熟的miRNA[10]。成熟的miRNA能够通过核酸序列互补识别特定的目标mRNA,使之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调控基因表达的目的。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1/3的基因,参与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11]。根据mi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不同,有关研究提出了“癌miRNA”与“抑癌miRNA”的观点。例如,miR-21作为一个致癌miRNA,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miR-2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食管癌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它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来调控细胞增殖与侵袭[12]。Mori等[13]研究证实,miR-21可以与抑癌基因PTEN的3′-UTR结合。Ma等[14]研究发现,miR-21可能通过调节PTEN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哈萨克族人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而let-7通过抑制HMGA2的表达在食管鳞癌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15]。
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5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55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Roldo等[16]研究发现miR-155在胰腺胰岛细胞癌和腺泡细胞癌中均无表达,但是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有表达。同时有关miR-155的肿瘤抑制作用也有报道。Dorsett等[17]证实miR-155是通过减少AID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deaminase)产生的潜在癌基因转位而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miR-15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食管鳞癌分子防治的相关靶点。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miR-155在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已经确认miR-155的高表达与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联系[18-20]。这可能与miRNA在不同组织的肿瘤中表达具有差异性有关。
在炎症及免疫的病理生理过程中,miR-155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作为炎症和免疫关键细胞之一,在多种炎症递质诱导下miR-155表达增加[21]。Vigorito等[22]证实在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及生发中心的形成中miR-155发挥着重要作用。Rodriguez等[23]发现miR-155基因敲除鼠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受限。另外,miR-155基因敲除鼠生发中心的功能、T细胞依赖的抗体反应及细胞因子产生均降低[24],而目前研究发现炎症细胞是肿瘤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miR-155相对表达的降低可能导致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及相关抑癌机制的失调,进而促进了食管鳞癌的发生。本实验结合病理资料分析,miR-155的相对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浸润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miR-155的表达较低。食管鳞癌中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miR-155相对表达量的下降可能导致相关抑癌机制的失调,进而有利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miR-155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食管鳞癌诊断和治疗靶点。
食管癌是目前全世界八大常见的肿瘤之一,同样也是六大导致死亡的癌症之一[1]。尽管食管癌的治疗已取得巨大进展,预后仍然较差,总生存率小于10%,术后5年生存率为20%~40%[2]。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寻找有效的分子生物治疗靶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的迫切需求。肿瘤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基因病,几乎在所有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有癌基因的过表达和/或抑癌基因的表达缺失。微小RNA (miRNA)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21~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miRNA基因定位于肿瘤关联基因的脆性位点或相关遗传区域,并对这些基因行转录后调控,起到类似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3]。Has-miR-155位于染色体21q21.3,定位于GRCh37。微小RNA-155(MicroRNA 155,miR-155)由一个非编码基因BIC(B-cell integration cluster,BIC)转录而成,位于BIC的第3个外显子[4]。研究表明miR-155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包括增殖、凋亡和转移[5-7],但miR-155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详细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SYBR Green q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miR-155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病历资料,探讨miR-155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组织标本来源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确诊为食管癌并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的新鲜食管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术前均未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等任何治疗,且无家族史。每例标本均采集肿瘤组织(T,避免取肿瘤坏死区)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N,距离癌组织>5 cm)。所取标本离体时间均<30 min。将组织块剪至1 cm3大小,迅速置于液氮中2~3 min速冻,然后转存于-80 ℃中供提取RNA使用。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号码、病理资料等。每例标本最终组织病理学诊断均为原发性食管鳞癌。其中男47例、女7例,年龄45~82岁,中位年龄为61岁;Ⅰ+Ⅱ期40例,Ⅲa+b期14例。肿瘤分级、TNM分期分别按照2009年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标准判定。
1.2 主要研究材料和仪器
主要材料:miRNA提取试剂盒(miRNeasy Mini kit,Cat.No.217004)、反转录试剂盒(miScript Reverse Transcription Kit,Cat.No.218061)及荧光实时定量试剂盒(miScript SYBR Green PCR Kit,Cat.No.218073)。引物Hs_miR-155*_1 miScript Primer Assay (MS0000-8778),Hs_RNU6-2_1 (MS00033740) 均为购自Qiagen公司的成品。
主要仪器:匀浆仪(Fastprep-24)、普通PCR仪(Applied Biosystems 2720 Thermal Cycler) 及7500 Real Time PCR System。
1.3 实验方法
1.3.1 总RNA的提取
参照miRNeasy Mini kit(QIAGEN)说明书提取细胞总RNA。主要步骤:取冰冻标本,加入Qiazol,使用匀浆机反复研磨至匀浆,室温下静置5 min,移至1.5 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氯仿,剧烈震荡30 s,室温下静置约5 min;4 ℃ 12 000转/min离心15 min,小心吸取无色上清液至另一1.5 ml EP管(不要碰到中间的白膜),加入无水乙醇,混匀,然后以每次700 μl移至离心柱内,以10 000转/min离心15 s;然后参照说明书用试剂盒内的Buffer纯化RNA,最后以RNase-free water溶解RNA;取1 μl使用RNA核酸定量仪测定OD值,另取5 μl应用1%琼脂糖电泳检测是否具有清晰的3 条带,其余80 ℃保存供反转录使用。
1.3.2 逆转录
在冰上配制逆转录反应液,体系组成见表 1。反应循环参数:37 ℃ 60 min,95 ℃ 5 min,4 ℃forever。

1.3.3 SYBR Green qRT-PCR扩增在冰上配置20 μl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见表 2。反应条件为:95 ℃ 15 min,94 ℃ 15 s,57 ℃ 30 s,70 ℃ 34 s,40个循环。记录每个反应管中的荧光信号到达所设立的阈值时经历的循环数即Ct值。将原始数据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后用内参基因U6B进行归一化,得出ΔCt,ΔCt=CtmiR-155-CtU6B,应用2-ΔCt分别计算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iR-155的相对表达量。然后应用2-ΔΔCt方法计算食管鳞癌组织相对于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miR-155表达水平[8]。其中ΔΔCt=ΔCt(癌组织)-ΔCt(癌旁正常组织)。2-ΔΔCt表示肿瘤组织中所检测目的基因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倍数。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于结果数据为非正态分布资料,故对配对样本采用非参数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两个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RNA质量检测及qRT-PCR结果
使用miRNA专用提取试剂盒(miRNeasy Mini kit)分别从54例食管鳞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提取总RNA后,运用核酸定量仪测定OD值,D260/D280的比值范围在1.8~2.1;1%琼脂糖电泳检测有3条清晰的rRNA带,分别为28 s、18 s和5 s。以上结果表明总RNA样品完整性好,其纯度、浓度符合荧光qRT-PCR的要求。qRT-PCR结果见图 1。

注:A:miR-155基因PCR产物的熔解曲线峰值约在74.4 ℃;B:U6B基因PCR产物的溶解曲线约在75 ℃,溶解温度均较为均一,峰的形态明显,显示扩增的为特异性序列;C:miR-155扩增曲线良好;D:U6B扩增曲线良好
2.2 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量的中位数为0.014 6,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表达量的中位数为0.051 7;在54例食管鳞癌标本中,有44例(81%)miR-155的相对表达量下降。应用非参数配对秩和检验,食管鳞癌与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5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58,P=0.000),提示miR-15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见图 2。

2.3 miR-155相对于正常黏膜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对54例食管鳞癌组织相对于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的miR-155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miR-155的相对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浸润深度、肿瘤p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iR-15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相对表达较低,见表 3。

3 讨论
miRNA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21~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可通过与靶mRNA的3′UTRs (untranslated regions,非翻译区)近乎完全互补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使其降解,或者与之不完全互补结合在翻译水平抑制蛋白合成,从而在基因表达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9]。miRNA在细胞核及细胞质中首先被转录为长的初始片段(pri-miRNAs),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过程生成成熟的miRNA,其过程共分3步:首先细胞核中的miRNA基因生成原始转录片段(pri-miRNAs);然后经RNA内切酶ⅢDrosha剪切及一系列复杂的过程,生成70 nt长度的miRNA前体(pre-miRNAs);随后pre-miRNAs被转运到细胞质,在这里被Dicer酶切割成成熟的miRNA[10]。成熟的miRNA能够通过核酸序列互补识别特定的目标mRNA,使之降解或抑制其翻译,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达到调控基因表达的目的。据推测,miRNA调节着人类1/3的基因,参与机体诸多生理病理过程[11]。根据miRNA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不同,有关研究提出了“癌miRNA”与“抑癌miRNA”的观点。例如,miR-21作为一个致癌miRNA,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miR-21在食管鳞癌组织和食管癌细胞系中显著高表达,它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相关分子来调控细胞增殖与侵袭[12]。Mori等[13]研究证实,miR-21可以与抑癌基因PTEN的3′-UTR结合。Ma等[14]研究发现,miR-21可能通过调节PTEN蛋白的表达而影响哈萨克族人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而let-7通过抑制HMGA2的表达在食管鳞癌中扮演着抑癌基因的角色[15]。
本研究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54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55表达显著低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Roldo等[16]研究发现miR-155在胰腺胰岛细胞癌和腺泡细胞癌中均无表达,但是在正常胰腺组织中有表达。同时有关miR-155的肿瘤抑制作用也有报道。Dorsett等[17]证实miR-155是通过减少AID (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deaminase)产生的潜在癌基因转位而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因此,我们推测miR-155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抑癌基因的作用,有望成为食管鳞癌分子防治的相关靶点。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miR-155在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中呈高表达,已经确认miR-155的高表达与白血病、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的形成和发展有直接联系[18-20]。这可能与miRNA在不同组织的肿瘤中表达具有差异性有关。
在炎症及免疫的病理生理过程中,miR-155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作为炎症和免疫关键细胞之一,在多种炎症递质诱导下miR-155表达增加[21]。Vigorito等[22]证实在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及生发中心的形成中miR-155发挥着重要作用。Rodriguez等[23]发现miR-155基因敲除鼠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受限。另外,miR-155基因敲除鼠生发中心的功能、T细胞依赖的抗体反应及细胞因子产生均降低[24],而目前研究发现炎症细胞是肿瘤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我们推测miR-155相对表达的降低可能导致机体炎症、免疫反应及相关抑癌机制的失调,进而促进了食管鳞癌的发生。本实验结合病理资料分析,miR-155的相对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浸润深度、肿瘤的pTNM分期及分化程度等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miR-155的表达较低。食管鳞癌中miR-155的相对表达水平在食管鳞癌进展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miR-155相对表达量的下降可能导致相关抑癌机制的失调,进而有利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miR-155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食管鳞癌诊断和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