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心血管外科,重庆 40004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分析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停跳与不停跳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施行右侧腋下小切口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5例。包括心脏不停跳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3.2±2.1)岁,体重(13.1±4.0)kg,房间隔缺损中央型20例,下腔型2例,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2.2±5.1)mm;心脏停跳组23例,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2.5)岁,体重(12.9±3.3)kg,房间隔缺损中央型18例,上腔静脉窦型3例,下腔型2例,平均房间隔缺损直径(11.6±4.7)mm。测定患者术前、停机时、术后6 h和术后24 h外周静脉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 结果 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右肺不张1例,右侧气胸1例。心脏不停跳组体外循环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心脏停跳组(P<0.05),但两组病例在术中输血量、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后心功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K、CK-MB、AST和cTnI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外循环术后均不同程度升高,心脏停跳组上升更快(P<0.05);心脏不停跳组术后CK、CK-MB、AST和cTnI均低于心脏停跳组(P<0.05)。 结论 对于单纯性房间隔缺损病例,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切口美观、手术时间短且心肌损伤程度较轻的手术方式。

引用本文: 邓建英, 钟前进, 陈建明, 李志平, 胡义杰, 沈诚. 右侧腋下小切口心脏停跳与不停跳下单纯性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疗效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6): 783-787. doi: 10.7507/1007-4848.20140224 复制

  • 上一篇

    结直肠癌外科的新理念与挑战
  • 下一篇

    胃淋巴瘤肝转移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