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急诊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 2. 呼和浩特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急救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内毒素(LPS)、磷脂酶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和机制。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82例创伤指数(TI)≥17分、排除颅脑损伤及在急诊科死亡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重症胸腹创伤组)的临床资料,男58例,女24例;年龄16~76(43.59±16.33)岁。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65例;坠落伤23例,交通伤47例,钝性打击伤8例,锐器剌伤4例。选取本院门诊部42例体检的正常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4~47(37.32±10.45)岁。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浆D-二聚体(D-D)、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 结果 重症胸腹创伤组PLT低于对照组[(83.44±38.52)×109/L vs.(191.52±23.31)×109/L],D-D[(1 823.89±608.02)U/L vs.(105.78±44.53)U/L]、APTT[(68.24±24.12)s vs.(22.47±9.41)s]、LPS[(438.66±106.02)U/L vs.(87.38±46.51)U/L]、PLA2[(41.35±14.26)ng/ml vs.(7.47±5.27)ng/ml]和PAF[(15 765.31±4 431.65)ng/L vs.(3 823.45±529.72)ng/L]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LT与损伤因子LPS、PLA2、PAF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小于-0.9335,呈显著负相关。D-D、APTT与损伤因子LPS、PLA2、PAF之间的r值均大于0.921 6,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 LPS、PLA2、PAF参与了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过程。对LPS、PLA2、PAF进行早期干预,或有可能改善重症胸腹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引用本文: 李志伟, 王著军, 徐旭, 乔帅, 梁永刚, 马之嘉, 高文华, 付芳. 内毒素、磷脂酶A2、血小板活化因子与重症胸腹创伤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机制.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4, 21(1): 29-32. doi: 10.7507/1007-4848.20140009 复制

  • 上一篇

    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下一篇

    乳头状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方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