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心脏外科, 北京 10004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升高的临床意义及其对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1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单纯OPCAB手术的患者240例,其中男164例、女76例,年龄36~83 (62.07±8.24) 岁。监测术后4~6 h、12~18 h血清cTnI水平,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对术后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4~6 h血清cTnI值(TNI0)为(1.28±0.40) ng/ml,术后12~18 h血清cTnI值(TNI1)为(3.60±0.74) ng/ml。以中值为切点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桥血管数目是TNI0 (P=0.000)及TNI1 (P=0.010)的显著影响因素,术后12~18 h的cTnI值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但相关关系并不密切(相关系数<0.5)。ROC曲线分析提示术后12~18 h的cTnI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P<0.05),术后12~18 h的cTnI>1.49 ng/ml对术后心电图(ECG)改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使用及住院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结论 OPCAB术后早期cTnI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合心电图改变可用于早期诊断围术期心肌梗死,对早期预后具有较大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 杨威,陈彧,凌云鹏,陈生龙,刘刚,董穗欣,李辉,鲍黎明.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心肌肌钙蛋白I检测的临床价值.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6): 658-663. doi: 10.7507/1007-4848.20130206 复制

  • 上一篇

    医用伤口修复液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
  • 下一篇

    医用伤口修复液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