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西安 710054);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AD)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42例可复性AAD患者,其中23例采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计算机组),19例采用Mazor X脊柱机器人导航辅助手术(机器人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T值、身体质量指数、病因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螺钉植入时间、术中出血量、手腕部辐射暴露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Gertzbein分类法进行植钉准确度评估;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JOA评分和NDI评价功能;末次随访时通过颈部三维CT观察螺钉状态以及骨融合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计算机组手术时间和手腕部辐射暴露量均明显多于机器人组(P<0.05),两组螺钉植入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4个月,平均19.6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采用Gertzbein分类法评估,两组均为安全植钉,两组螺钉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计算机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外,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椎动脉损伤及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两组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计算机组21例(91.3%)、机器人组18例(94.7%)患者寰枢椎获满意骨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均安全有效,但机器人导航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辐射暴露。

引用本文: 邹鹏, 于小钧, 王晓东, 郝定均, 赵元廷. 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导航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治疗可复性寰枢椎脱位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8): 911-916. doi: 10.7507/1002-1892.202406018 复制

  • 上一篇

    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的历史、前沿与未来趋势
  • 下一篇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徒手植钉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