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综述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现状,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广泛查阅国内外近年关于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文献,从手术指征、手术禁忌证、手术入路及截骨术式选择、围术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是脊柱结核患者常见并发症,后凸畸形如逐步进展,易造成神经功能损害、恶化以及迟发性瘫痪等严重后果,需要手术干预。目前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矫形手术入路包括前路、后路以及前后联合入路。对于脊髓受压严重、后凸畸形程度轻的患者,可以采用前路手术;后凸畸形严重但神经功能受损不严重患者,可以采用后路手术;若要兼顾椎管减压和矫形则可以选择前后联合入路。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式包括Smith-Peterson截骨(Smith-Peterson osteotomy,SPO)、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脊柱切除(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ertebral column decancellation,VCD)、后路脊柱切除(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VCR)、经畸形复合椎截骨(deformed complex vertebral osteotomy,DCVO)、Y形截骨。SPO、PSO手术难度较低、手术风险也较小,可以提供15°~30° 矫正效果。VCR、PVCR是截骨矫形代表术式,全脊柱切除后凸矫形可达50°,适用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患者。VCD、DCVO、Y形截骨是近年新兴术式,手术风险相对VCR有所降低,治疗效果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康复是围术期重要一环,应给予重视。结论  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未达成共识,截骨矫形手术创伤大一直是临床关注问题,应尽可能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选择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

引用本文: 郑舒鑫, 宋跃明, 汪雷. 脊柱结核角状后凸畸形手术治疗现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4, 38(4): 487-492. doi: 10.7507/1002-1892.202311059 复制

  • 上一篇

    基于Notch/STAT3信号通路探讨bFGF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机制
  • 下一篇

    距骨缺血性坏死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