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北京 10003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新型微创接骨板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0月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内翻型踝关节炎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内侧撑开踝上截骨术联合腓骨截骨,采用新型微创接骨板固定截骨。男7例,女8例;年龄16~71岁,平均49.8岁。踝关节炎病因:骨折后畸形愈合1例,扭伤8例,后天马蹄足1例,无明显诱因5例。病程1~12年,平均4.1年。比较手术前后Takakura分期、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部功能指数(FF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胫骨远端关节面正位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TAS)、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胫骨远端关节面侧位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8个月。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FFI、VAS评分及Takakura分期均较术前改善(P<0.05)。X线片复查示术后3个月随访时截骨均愈合;末次随访时TAS较术前增大、TT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L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包括1例术中螺钉断裂,2例患足神经损伤。随访期间患者均未诉放置钢板处明显不适,无内固定物松动发生。患者自评满意度达非常满意11例,比较满意4例。结论  新型微创接骨板用于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具有良好早期疗效,可缓解踝关节疼痛,矫正畸形,改善下肢力线及踝关节功能,且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引用本文: 王学文, 李恒, 龚晓峰, 赖良鹏, 李文菁, 王岩, 杜辉, 李莹, 孙宁, 武勇. 新型微创接骨板治疗内翻型踝关节炎的早期疗效.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3, 37(7): 776-781. doi: 10.7507/1002-1892.202303099 复制

  • 上一篇

    踝关节炎:保踝手术与踝关节置换术
  • 下一篇

    跟骨外移截骨并外侧韧带修复治疗Takakura Ⅱ期内翻型踝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