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珈 1 , 张东芳 1 , 杨国栋 1 , 曲迪 1 , 张静 1 , 戚超 2
  • 1.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山东青岛 266073);
  • 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山东青岛 2661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重建术(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PCLR)中,股骨隧道在股骨内侧髁的开口是否会造成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医源性损伤,并估计股骨隧道放置的安全角度。 方法 使用13具甲醛浸泡人体膝关节标本,捐赠者男8例,女5例;年龄49~71岁,平均61岁。仔细解剖每个膝关节标本股骨内侧区,明确MCL在股骨内侧走行与附着的区域,并沿此区域前缘作1条标记线,通过这条标记线将股骨内侧髁分割为MCL覆盖区和无MCL分布的相对安全区域。然后将膝关节标本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切断以暴露PCL股骨附着区,在120° 屈曲角度固定的膝关节标本上,模拟PCL单束重建术中股骨隧道制备,采用由内向外技术从膝关节内部的PCL股骨足迹处向股骨内侧方向进行股骨隧道钻孔,并通过轴面和冠状面两平面角度组合的方式实现不同方向股骨隧道的创建。选取15种角度组合[0°/30°、0°/45°、0°/60°、15°/30°、15°/45°、15°/60°、30°/30°、30°/45°、30°/60°、45°/30°、45°/45°、45°/60°、60°/30°、60°/45°和60°/60°(轴面/冠状面)],验证股骨隧道放置角度是否为损伤MCL的危险因素,并通过检验各角度组合产生的股骨隧道开口点与MCL前缘标记线的最短距离是否存在差异来估计股骨隧道放置的安全角度。 结果 在PCLR中创建股骨隧道时,存在MCL被股骨隧道出口损伤的风险,发生率为0~100%,当轴平面钻孔角度为0° 和15° 时,MCL损伤发生率高达69.23%~100%。并且股骨隧道放置角度不同,其MCL损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195,P<0.001)。通过组间比较发现,以45°/45°、45°/60°、60°/30°、60°/45° 和60°/60°(轴面/冠状面)这5个角度组合创建的股骨隧道,其隧道出口点与标记线最短距离与0°/45°、0°/60°、15°/45°、15°/60° 和30°/30°(轴面/冠状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最短距离的中位数发现,这5个角度组合的股骨隧道出口点更远离标记线及其后方的MCL。 结论 在PCLR中股骨隧道的创建会造成MCL医源性损伤,且损伤风险受隧道角度影响,推荐以45°/45°、45°/60°、60°/30°、60°/45° 和60°/60°(轴面/冠状面)角度组合创建股骨隧道,以降低MCL的医源性损伤风险。

引用本文: 郭珈, 张东芳, 杨国栋, 曲迪, 张静, 戚超. 后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股骨隧道角度与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12): 1492-1499. doi: 10.7507/1002-1892.202208108 复制

  • 上一篇

    新型“鸡尾酒”局部浸润镇痛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观察——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下一篇

    头月关节融合术两种手术入路植入螺钉参数比较:一项基于正常腕关节CT的影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