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脊柱外科(济南 2500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髓核摘除术(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discectomy,UBED)与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47例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的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D组(160例)、PELD组(86例)、UBED组(101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节段分布、病程以及术前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手术前后下肢VAS评分和ODI评价患者疼痛和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FD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PELD组与UBED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PELD组与UBED组(P<0.05);PELD组和UBE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D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PELD组,PELD组高于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6个月。3组患者术后下肢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 d UBED组下肢VAS评分明显优于PELD组和FD组(P<0.05),PELD组与F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下肢VAS评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手术前后差值FD组和UBED组略优于PELD组(P<0.05),FD组与UBE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D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高于PELD组(12.8%)和UBED组(6.9%),PELD组高于UBED组(P<0.05)。切口感染均发生于FD组(12例),症状性椎间盘囊肿和类脊髓高压症各1例均发生于PELD组。 结论 UBED、PELD和FD治疗LDH早期缓解下肢疼痛疗效相当;与FD相比,UBED与PELD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势。

引用本文: 王海峰, 宋扬, 王乃国.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经皮内镜及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2, 36(10): 1200-1206. doi: 10.7507/1002-1892.202205129 复制

  • 上一篇

    经椎板间入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与经椎板间窗单通道内镜技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 下一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Ⅰ、Ⅱ度腰椎滑脱症近期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