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创面修复外科(江苏无锡 214062);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带蒂(肌)皮瓣治疗糖尿病患者胫骨慢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2017 年 1 月—2019 年 3 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 22 例合并胫骨慢性骨髓炎的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男 15 例,女 7 例;年龄 44~65 岁,平均 52 岁。糖尿病病程 3~12 年,平均 6.1 年。骨髓炎病程 4 个月~7 年,平均 3.3 年;Cierny-Mader 分型:Ⅲ型 9 例,Ⅳ型 13 例。细菌培养显示单一细菌感染 21 例,混合细菌感染 1 例。术前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 CT 血管造影检查证实胫前、胫后动脉通畅无闭塞。第 1 阶段治疗首先彻底清创,病灶清除后骨缺损长 4~9 cm,平均 5.6 cm;软组织缺损范围 5 cm×2 cm~10 cm×7 cm。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分别填塞骨与软组织缺损区域;7~10 d 后取出骨水泥填塞物,另取抗生素骨水泥填塞骨缺损区域,同时行带蒂(肌)皮瓣修复创面。待 7~12 周炎症指标均恢复正常时行第 2 阶段治疗,即采用自体髂骨或联合人工骨植骨修复缺损。观察创面及骨缺损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治疗成功例数,评价皮瓣疗效满意度及患肢功能。结果 术后 3 例发生皮瓣边缘局部表皮坏死,创面延期愈合;其余 19 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28 个月,平均 20 个月。术后 12 个月内 2 例感染复发,再次采用改良诱导膜技术治疗后骨缺损愈合;骨缺损愈合率达 100%,愈合时间 6~10 个月,平均 8.9 个月;感染控制率和治疗成功率均为 90.9%(20/22)。术后 12 个月,参照张浩等制定的皮瓣疗效满意度评分标准疗效均为满意;患肢功能按 Johner-Wruhs 邻近关节功能评定方法获优 13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为 90.9%。结论 无血管闭塞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胫骨慢性骨髓炎时,采用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带蒂(肌)皮瓣能修复骨与软组织缺损同时控制感染,早中期疗效良好。

引用本文: 卜凡玉, 薛明宇, 王进, 郭晓峰. 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带蒂(肌)皮瓣治疗糖尿病患者胫骨慢性骨髓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21, 35(6): 716-721. doi: 10.7507/1002-1892.202101013 复制

  • 上一篇

    尼斯结技术间接复位治疗髌骨横形骨折
  • 下一篇

    后踝固定与否对不同 Haraguchi 分型后踝骨折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