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重庆 400016);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比较前、后路腰大肌脓肿清除及脓腔内局部化疗联合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路腰大肌脓肿清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 2012 年 6 月—2015 年 12 月治疗的 37 例胸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根据腰大肌脓肿清除的手术入路不同分为 A 组(21 例,行后路脓肿清除及脓腔内局部化疗)和 B 组(16 例,行前路脓肿清除及脓腔内局部化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术前红细胞沉降率、术前 C 反应蛋白、腰大肌脓肿侧别、腰大肌脓肿最大横径及纵径、伴随脓肿、脓腔分隔情况、术前病变节段 Cobb 角、术前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脓肿吸收时间及骨融合时间;观察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病变节段 Cobb 角变化情况;采用 ASIA 分级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结果除 B 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 A 组(t=–2.985,P=0.005)外,两组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脓肿吸收时间及骨融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8~47 个月,平均 31.1 个月。术中及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发生。A 组 4 例二次行前方脓肿清除置管化疗。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脓肿均吸收,红细胞沉降率及 C 反应蛋白均正常。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 Cobb 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病变节段 Cobb 角以及矫正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 9 例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者中,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16,P=0.007)。结论治疗胸腰椎结核伴腰大肌脓肿,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联合脓肿清除及脓腔内局部化疗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特殊情况下仍需行前路脓肿清除。

引用本文: 彭琪琪, 欧云生, 朱勇, 赵增辉, 罗伟, 杜兴, 李剑箫. 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联合不同入路腰大肌脓肿清除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结核.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8, 32(7): 912-919. doi: 10.7507/1002-1892.201801068 复制

  • 上一篇

    3D 打印导航模板辅助 Ludloff 截骨矫形术治疗中重度外翻
  • 下一篇

    损伤单元矢状位非稳定区对称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