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 上海, 2000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研究恒河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髓鞘变性与再生的变化规律及其轴突密度差异情况。 方法 取健康成年恒河猴9只,雌雄不限,体质量3.5~4.5 kg,通过锐性切割造成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离断损伤模型。术中取3只动物,于损伤平面以远5 mm处切取长5 mm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作为正常对照;余6只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修复后,于术后3、8周各取3只行大体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并切取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吻合口远端神经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髓鞘变化情况,计算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轴突密度和轴突再生率。 结果 术后实验动物均出现下肢肌肉萎缩及足趾不同程度溃疡。大体观察见吻合部神经膨大,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明显。术后3周未检测到胫神经及腓总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potential,CMAP),8周腓总神经CMAP波幅小于胫神经。组织学观察示,术后3周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轴突均发生不同程度变性,以腓总神经变性明显,腓总神经轴突再生率为13.2%,显著低于胫神经的44.5%;术后8周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均可见再生轴突,腓总神经轴突再生率为10.3%,仍显著低于胫神经的35.3%。 结论 与腓总神经相比,胫神经损伤修复后轴突退变速度慢、再生速度快,轴突再生比例高,其靶器官有更多神经纤维支配,靶肌肉CAMP恢复快、幅度高,胫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引用本文: 张强, 陈汇浩, 刘国辉, 宗海洋, 林浩东, 侯春林. 恒河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预后差异的研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 30(5): 608-611. doi: 10.7507/1002-1892.20160123 复制

  • 上一篇

    尺神经松解前置联合手内在肌重建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
  • 下一篇

    被动运动干预对大鼠失神经萎缩骨骼肌中miRNA-1表达和成肌细胞分化的影响